他以身體召喚了世界 ──李小龍逝世四十周年

友善列印版本

還記得那是燥熱的周末,剛從小學畢業的我正忙著大清早背英文字母,以及演練國中數學題,可這時街頭巷議傳來「李小龍暴斃於女星丁珮床上」的驚人噩耗。怎可能?他可是偉大的武打英雄,最讓人目不轉睛的時代巨星,何況當時他才卅二歲精壯之年,怎會如流星般瞬眼成空呢?

當然,這不會只有我這準國中生會困惑、迷離、扼腕,當日所有人都圍著報紙爭相閱覽相關的報導,至於事件發生地的香港,彼時是如何的驚天動地、人心失所,光用想像就可連接那撕心裂肺的場景。港台之外,整個海外華人地乃至美國好萊塢都如受雷殛。因為消逝的不止一人,還是一整個文化意象的驟然停擺,那是英雄隻手打造的新世界,旁人是不可能瓜代替補。

在那純真年代,演藝界最讓人空悲切的,莫過於林黛、樂蒂的先後自殺,男星是到了李小龍的殞落,方始有了縯繹空間(其後是十年前自殺的張國榮)。於是,遺憾串為傳奇,傳奇衍為世界性的「李小龍神話」。猶記得兩年前夏初,前往伊斯坦堡行觀光考古之旅,一日在大市集(Grand Bazaar)附近想買杯土耳其紅茶喝,就和場上的庶民歐吉桑閒聊,不知怎聊到Bruce Lee,我抬腿作樣、鬼叫幾聲,竟惹得他們大樂,茶資竟免了。顯然「李小龍神話」還專我良多啊!

就讓我細說從前,回首透過銀幕初識李小龍的驚奇之旅吧!

其實,就多數人來說(當然也包括我),彼時的李小龍早就是響叮噹的明星,在早些年台視播放的《青蜂俠》(The Green Hornet,一部仿《蝙蝠俠》不成反類犬的庸俗片)影集中,李小龍所飾的助手加藤,由於身手矯健俐落,早獲得眾人青睞,英雄位置早為他虛懸而待;再者,時代環境也略有丕變。長期在邵氏公司裡居要津的鄒文懷,由於功高震主,加上不滿邵氏兄弟的薪資制度,毅然在一九七○年自立門戶,成立嘉禾公司。次年更因緣際會由美國覓得李小龍返港拍片。於是,「英雄創造時勢,時勢締造英雄」的律則全面發動,短短三年時間,李小龍不但成為舉世知名的華人武打巨星,嘉禾公司也迅即打下江山,全然可以和老東家邵氏分庭抗禮。

不過,就我記憶所及,當年在嘉義首次見及的李小龍電影是《精武門》,而非標記時間更早的《唐山大兄》。李小龍在《精武門》裡飾霍元甲弟子陳真,他懷疑其師之死不單純,最終讓他查出一切係日人陰謀。其間他砸踢「東亞病夫」與「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匾,最是大快人心。劇末,他選擇出面就義,以睥睨眼神、隨著尖銳叫聲迎向銀幕飛踢那景,已然是經典畫面。那是國仇家恨得以湔雪的印記,是個人/家國的身體找到出路的確信。所以全然符合了整個時代氛圍,以及英雄/時代的辯證。

當然,《精武門》的成功不止於題材的切合時宜(尤其是當時台灣的國際形勢),更有賴李小龍的個人魅力。他不似前此的打鬥片純以肉體搏鬥取勝,他以靜制動、出奇不意的招式,再佐以殊異的雙節棍技擊,打得敵人落花流水,這看似傳統中國武術的復興(他是詠春拳高手),但究其內容則遠逾於此。他電影中展現定靜安慮得諸內容,乃因他將芭蕾舞技融於其中;他那俊俏不羈、健美有形的身材,眼神不遜、吼聲獨俱,在在都傳遞出迷人的蒙太奇色彩。李小龍就是華人世界的詹姆斯 ‧ 狄恩(James B. Dean),而成就如此,必得傳統和現代綰合不可。

 

《精武門》之後,次年再看《唐山大兄》、《猛龍過江》,更清楚看出,李小龍絕非狹隘的國族復興主義者而已,他的影像武打愈來愈有「現代主義」色調。為此,大導演張徹就說了,「他的長處是把中國傳統和現代結合!他把傳統中國功夫『詠春』練得很好,再吸收了『跆拳道』和『空手道』,而他本身亦充溢著現代氣質。……李小龍死後,香港和台灣出現了一大批不同姓而都叫『小龍』的武打演員,有的甚至是因為有點像李小龍而躍登銀幕,但其中並無一個成功。『形似』無用,必須『神似』,也就是說要有內在氣質,並不是照踢三腳,便可成為第二個『李三腳』的」。

李小龍返港後所拍電影雖僅四部,意象卻是空前絕後。雖說武打片向為華語片主流大宗,但總被握有霸權優勢的西方影藝業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奇技淫巧;直到成長於美國社會的李小龍返港,在表象的傳統集體主義大纛下,挹注了豐富的東方個人武學樣貌,好萊塢震懾之餘也才覺知固有技擊的淺陋。

於是,李小龍之後,袁家班(袁小田率眾子女闖蕩武林,以袁和平為軸心)、劉家良、洪金寶等,不但穩住香江影藝,還進擊好萊塢各地。其後成龍、甄子丹得以在武打天地揚名立萬,也都是站在巨人(李小龍)的肩膀上才如此了得。且武打傳承可以源源不絕,還有另個原因。那就是香港演藝界和武打界,不斷開拓武俠宗師的傳奇和脈絡展延,黃飛鴻、霍元甲、葉問等廣為世人孰知。當然,邵氏原有的武打傳統可沒在李小龍的風潮下就此湮沒,良性競爭之下,到了八○年代後轉為吳宇森式的槍戰美學,凡此都是李小龍身後的廣泛影響。

平心而論,由於李小龍過早從人生舞台謝幕,所以外人汲取他的遺產者,還多為表象的武打技術層面,至於他深層的武術美學(哲學)還少人踏勘;不過,光就技藝層面來說,「中國人不是病夫」的訓示,如今轉為「香港人不是病夫」,在一國兩制的假相裡,香港人始終可以昂揚李小龍的精神而不墜。

反觀台灣,似乎就真把李小龍視為歷史人物而快意切割。看看七○年代的影壇,要不遁入三廳式的文弱世界,就是營造偽善的軍教片(從柯俊雄到「報告班長」系列)。莫說深入肌裡的武俠反抗真義,連表面的武藝技能追求都屬奢望,八○年代還曾透過外國漫畫家弄了個四不像的「李表哥」,結果是東施效顰、乏人問津。沒了強有力的抗爭意象,以致人善被鬼欺,賊仔政府連結資本家分贓搜刮民家民業,無所不用其極!

今日適值李小龍逝世四十周年,遙想《精武門》中他踹飛辱人牌匾,以及劇末憤怒踢向銀幕,那樣的反抗精神正是你我反詐欺、腐敗政權,所應具備的無垠能量啊!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