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歷史書寫
歷史書寫
李拓梓
3 月 31,2013
【週日想想】先有民族還是先有國家?
上星期談到台灣與日本的關係比連續劇還曲折,有些朋友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我所提到被扭轉為日本人認同的的「漢人認同」說,缺乏多元族群的概念。 但我卻認為,當時的人們不太可能具有當今看來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的「多元族群」觀念,因此幾經考量,還是選用了「漢人」字眼。 我選用「漢人」的時候的確有經過一些考慮,我認為中國人、華人或者中華民族,當時都是相當模糊...
歷史書寫
劉進興
3 月 26,2013
《台灣民主國的藍底黃虎旗》 (下)
<高層之不抵抗> 五月二十五日,台灣民主國成立。二十九日,日軍在澳底(貢寮鄉)登陸,向基隆挺進。除在大粗坑、瑞芳短暫受挫外,很快就攻下獅球嶺及基隆。六月四日,基隆潰兵進入台北,四處搶刼。內務大臣俞明震的「台灣八日記」記載,他勸唐景崧退守新竹,唐的左右侍衞以槍威脅,要他閉嘴。當晚唐景崧就躲到淡水,二日後搭徳輪鴨打號逃往廈門。 總統落跑的同日,...
歷史書寫
劉進興
3 月 26,2013
《台灣民主國的藍底黃虎旗》 (上)
二二八公園的台灣博物館,正在展出「黃虎旗再現」特展(註一)。藍地黃虎旗是曇花一現的台灣民主國國旗,這次展覽以旗的修復為主題。但我導覽的觀眾對黃虎旗背後的歷史更感興趣。 <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的起因,看過韓劇【明成皇后】的人都知道。一八九四年三月,東學黨起義,清國派兵幫忙平亂,日本也以保護使館為由派軍入韓。亂平之後日本不肯撤兵,反而發動六月政變囚禁高宗,...
歷史書寫
藍弋丰
3 月 20,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八:紐約大火
據統計,紐約是在好萊塢電影中最常遭到毀滅的城市,就在911事件時,電影中的惡夢成真,不過這不是紐約第一次遭到重大破壞,紐約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大災難,可追溯到美國獨立戰爭,就在《獨立宣言》宣布不久之後。 先前提到華盛頓兵不血刃收復波士頓,大陸會議也發表了《獨立宣言》,美國的獨立大業似乎正一帆風順,然而歷史的安排總是「史實比小說還離奇」,接下來的發展急轉直下。...
歷史書寫
藍弋丰
3 月 14,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七:七月四日誕生
1776年3月17日,困守在波士頓的英軍狼狽不堪撤走,這天日後成為「撤離日」紀念日。兵不血刃奪回波士頓之後,華盛頓發現,城內的防禦工事堅不可摧,如果他先前想要正面進攻的提案沒有遭到民主否決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與英國戰事還沒結束,所有人都預料到接下來雙方決戰的戰場將會在紐約,大陸軍馬不停蹄移防,雖然急行軍相當辛苦,但波士頓的英軍夾著尾巴逃跑,讓士兵們充滿前所未有的自信,...
歷史書寫
藍弋丰
3 月 05,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六:一夜收復波士頓
上回講到了「文鬥」的《常識》,這回讓我們把目光回到「武鬥」的前線戰場上,其實,大陸軍與英軍在波士頓的對峙,不僅是武力之爭,也是思維方式與不同社會組織之爭,這麼說或許有點抽象,簡單一點來說,就是由上而下階級分明的威權體系,與由下而上多元平等的民主體系之爭。 怎麼說?前面提到,邦克丘戰役時,英軍因為階級上下分明,結果三位將軍都屈從爵位、地位最高的郝將軍,否決了柯林頓將軍的作戰方案,...
歷史書寫
董恒秀
3 月 02,2013
作家、貓、網路的三角戀情
網路搜尋引擎巨擘谷歌在2013年2月22日首頁以艾德華葛瑞(Edward Gorey)的插畫組成Google,向這位出生在這天的二十世紀美國著名插畫家、詩人、作家致敬。谷歌此舉讓過世於2000年的貓癡插畫家兼作家突然在網路上熱烈復活! 艾德華葛瑞一點也不介意被冠上貓癡名號,由於沒有後代,他將遺產留給動物,特別是貓。他重視隱私、諷刺黑色幽默的風格,與大腦忙碌、態度悠哉的樣子,...
歷史書寫
陳世昌
2 月 28,2013
我們把二二八變了
臺灣——一個永遠不作根本「轉型正義」之國,造成我們至今未能進入一成熟之民主國家。其中最大原因之一,除了全世界最富有黨產造成畸形、不正義的選舉外,就是1980年代後,臺灣民主化過程中我們選擇一最廉價,無流血,世俗化,快速且無文化修正與提昇之「非轉型正義」。我個人把他分成幾個時期。 一:1986-1990 民主狂飆期 1987年一月,鄭南榕由被莫名其妙因有人控告違反選罷法,...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藍弋丰
2 月 27,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五:獨立是《常識》
1776年1月1日英王的「反分裂」演說引起軒然大波,就在殖民地人對英王的鴨霸態度大感不滿時,一本反擊文章小冊子橫世而出,掀起了美國獨立戰爭「文鬥」的最高潮,這本小冊子名叫《常識》,由湯瑪斯‧派恩所撰,但他並未具名,一推出,三個月內就狂銷12萬本,一年內紅到歐洲,總銷售量達50萬本之多。 12萬本看起來沒什麼,現在美國賣破百萬的書很多不是?不過請記得,當時美國只有13州,...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
音樂藝術
沈政男
2 月 26,2013
台灣的最後夏日藍調
1986年車諾比核災爆發以後,日本出現反核浪潮,1988年有一位日本歌手忌野清志郎,將美國歌手 Eddie Cochran的名曲《Summertime Blues》(夏日藍調)填上反核日文歌詞,準備出唱片,在發行前夕卻被唱片公司東芝EMI取消計畫,因為遭受母公司東芝的龐大壓力,而東芝正是赫赫有名的反應爐製造商。 忌野清志郎的《夏日藍調》(Summertime Blues)如今聽來相當震撼,...
‹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