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五:獨立是《常識》

友善列印版本

1776年1月1日英王的「反分裂」演說引起軒然大波,就在殖民地人對英王的鴨霸態度大感不滿時,一本反擊文章小冊子橫世而出,掀起了美國獨立戰爭「文鬥」的最高潮,這本小冊子名叫《常識》,由湯瑪斯‧派恩所撰,但他並未具名,一推出,三個月內就狂銷12萬本,一年內紅到歐洲,總銷售量達50萬本之多。

12萬本看起來沒什麼,現在美國賣破百萬的書很多不是?不過請記得,當時美國只有13州,而到1776年,含黑奴、原住民在內的總人口才250萬,扣掉黑奴與原住民,大約200萬人,其中識字者又大約僅佔六成(註)。也就是說,在120萬人之中就賣出12萬本。

這有多紅呢?以現在的台灣(識字率98%,人口2331.6萬人)來說,就是相當於賣了228.5 萬本,遠超過台灣所有暢銷書──近年來台灣出版市場最暢銷的書為《秘密》,累積銷售量98萬本,還是望塵莫及──而與電影相較,海角七號電影總票房5.3億元,以平均一票230塊計算的話,約有230萬人次看電影,也就是說,《常識》可說是跟海角七號一樣紅。

《常識》發揮的影響力更是巨大,原本只有反抗思想,並無獨立思想的殖民地人,在《常識》出刊之後,民心轉而倒向獨立,其影響力之重要,讓約翰‧亞當斯不禁讚嘆:「若沒有《常識》作者的筆,華盛頓的舉劍將只是白費力氣。」不僅當世的人驚嘆與讚揚,後世的歷史學者也一致推崇《常識》是美國走向獨立的最大單一要素,真是所謂「筆勝於劍」的最佳典範。

而最讓人驚愕的一點,則是湯瑪斯‧派恩根本不是殖民地人,他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才搬來殖民地沒多久,這個英國人,也因為《常識》的偉大貢獻,日後被尊為美國開國先賢們之一──這就好像哪天要是有中國旅台作家寫了一篇鼓吹台獨的文章,最後被尊為台獨教父一樣離奇。

湯瑪斯‧派恩在書狂賣了50萬本之後,決定把所有版稅捐給華盛頓的大陸軍作為軍費,「筆劍合一」,他說:「我的心願是為被壓迫的人民服務,協助伸張正義與公理,我認為放棄身為作者基本的利潤,可以讓這個心願顯得更崇高。」

到底《常識》都說了些什麼,竟然讓本來大多認為自己是英國人的殖民地人,從此有了美國意識?《常識》有5大章48頁,內容族繁不及備載,在此只節錄其中幾個觀點,湯瑪斯‧派恩認為:

美國不是由英國構成的,而是由全歐洲各國人民與各國的影響力所塑造而成。(在歷史上,影響殖民地的包括荷蘭、瑞典、法國等,除此之外,殖民地還有許多愛爾蘭與德裔移民)

就算英國是美國的「母國」,那她的行動更是可惡,因為沒有一個母親會這樣殘暴對待她的小孩。

身為英國的一部分,將把美國牽扯進不必要的歐洲衝突之中,讓美國沒辦法從它所擅長的國際貿易中獲利。

英國是以自身的利益考量統治殖民地,而不是以殖民地的利益為考量。(殖民地與英國的利益不同,受英國統治,利益一定會受損) 

看起來樸實無華,理性而不訴諸情感,這樣的文章為何可以造就如此大的影響力,成為美國史上最暢銷的作品?這點不但是歷史學家們積極探究,後世所有的作家,還有從事任何社會運動的人,都想知道《常識》成功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歸納歷史學者的研究,《常識》之所以如此成功,有以下原因:

一、時勢造英雄

《常識》固然是「英雄造時勢」,推動了獨立運動,但本身的成功也是「時勢造英雄」的成果。近因正是英王的「反分裂」演說,殖民地人被英王激怒,一股怒氣正不知如何發洩,恰好《常識》推出,成了大家最好的抒發怒氣讀物。

時代背景也有利於《常識》,在當時,殖民地的識字率遠高於英國本土,因此成為《常識》擴散的沃土。

更重要的是,「自由子民」組織已經發展很久,滲透社會每個階層,成為《常識》擴散的最佳管道,當《常識》一出,自由子民們很快人手一本,並且在大街小巷中當街朗讀,一傳十,十傳百,是《常識》可以「點火爆炸」的最大功臣。

二、標題下得好

湯瑪斯‧派恩最初打算用《明顯事實》(Plain Truth)為標題,但是也是美國開國先賢們之一的班傑明‧羅許醫師(Benjamin Rush)看了以後,建議他改用《常識》(Common Sense),其中的奧妙大概只有出版人比較有興趣研究,在此就不多作解釋。

當派恩把標題改為《常識》以後,果然一砲而紅,保王黨看了,決定發行反擊文章,所用的標題剛好就是湯瑪斯‧派恩拋棄不用的《明顯事實》,反擊完全無效。

三、平易近人

當時其他文人流行「高來高去」,討論只有高知識份子才懂,或是高知識份子都不一定了解的高深哲學或政治思想理論,這些文章雖然能在文人圈子內得到共鳴,被尊為大師,但是一般人只能「仰之彌高」,鴨子聽雷。

派恩則相反,他把高深的理念,應用大量譬喻與貼近大眾生活的實例,轉化為「簡單的事實」──表面上看起來簡單,但是要簡單化這些事實,背後的工作可不簡單──於是市井小民亦能朗朗上口。這是《常識》之所以能有爆發性影響力重要原因。

四、偽裝中立敘述

當時一般的獨立主張,往往訴諸強烈的情感,並誓言獨立主張是最正確的,這樣的論述方式,只能鞏固本來就支持獨立的「鐵票」,對主要的訴求對象,即保王派或中間派來說,一聽到這樣的主張,只會覺得是激進主張而退避三舍,導致理念只在小圈子內彼此流傳,無法造成大眾風潮。

派恩則很聰明的避開了這樣的主張陷阱,他不直接推出主張,而是以中立的方式撰文,訴諸理性,提供很多例證與思路,讓讀者自己推導出激進的結果,派恩還為激進的結果先打預防針,說這些結論都是合乎理性邏輯的推論,如果覺得這樣是激進的話,那是因為舊觀念沒跟上時代的結果。這種偽裝成中立敘述的寫作技巧,是派恩最精妙的策略。

五、訴諸利益

派恩除了訴求公理、自由、人權以外,他更直指要害,也就是殖民地與英國的利益衝突。正如馬基維利所說:「殺父之仇易忘,奪財之恨難消。」只訴求公理與正義尚無法得到全面認同,但是若談到利益那就人人都會關切。

派恩闡明了英美利益終究不同的事實,為了自身的利益,即使本來不那麼討厭英國的人,也被說服,而轉投獨立陣營。

六、虛張聲勢

雖然偽裝成中立理性的討論,但派恩在論述中,也難免夾雜著一些虛張聲勢的謊言,例如他聲稱:「我們的數量足以抵擋全世界的入侵(更別說是只有英國)。」這點從後見之明來看,是明顯的謊言,即使是現在成為超級獨強的美國,要是受到全世界所有國家同時入侵,恐怕都還抵擋不住,更不用說當年只有13州、250萬人口的美國了。

但是派恩卻很巧妙的虛張聲勢,先宣稱一定打得贏英國,事後證明,美國終究的確戰勝了英國而獲得獨立,但是整個獨立戰爭中大陸軍其實絕大多數時候佔劣勢,派恩主張美國必可戰勝英國,可說並非1776年初可見的絕對事實,而是「先喊先贏」,因為派恩的主張獲認同,才使長期抗戰終能得勝的自證式預言。

在英王的「反分裂」演說失策,以及《常識》橫世而出之後,英國在「文鬥」上屈居於完全的下風,《常識》紅遍大街小巷,所有本來不關心政治的人們,都開始激辯「統獨問題」,支持獨立並付諸行動的美國鄉民大量增加,緊接著,大陸會議也將跟著行動,發出獨立戰爭中「文鬥」歷史性的一著。

 

註:關於殖民地識字率,有很多不同推算數字,最高有高達9成以上的,顯然不合理,因為當時殖民地並沒有義務教育。這邊採用的數字是:男性識字率為70%,女性識字率則較低,推估為50%。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