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電影戲劇
電影戲劇
廖建華
9月 04,2013
記錄我的紀錄片《千甲》:觀看與練習(上)
很多人問我,為何要拍《千甲》這部紀錄片,裡頭涉及的議題是:社區協力農業(CSA)和都市原住民。一年多以前的我不僅沒聽過前者,對後者的印象仍是能歌善舞,喜歡飲酒作樂。居住新竹市多年,也不知有這麼多南部來的原住民。 在此問題之前,我更想從如何接觸紀錄片談起。 總想看/知道點甚麼 國中開始我就愛看所謂的「課外書」,多是一些經典文學,有家國記憶、兒時印象、親情友情,...
文化研究
,
電影戲劇
徐子軒
8 月 31,2013
合夥人的小時代來了
通常經商,若遇到別有所圖的合夥人,大多都是以股權被吞做為結尾。可是就有這麼一種合夥人,錢,不是主要目的。他要的是你的人和心,這個合夥人的名字叫中國。近日馬政府便與其合夥密商,擬定了所謂的服務貿易協定。關於電影項目,中國做出了以下安排,包括解除方言限制、開放中資影片來台後製等,而在ECFA早收清單內,中國已取消台灣電影的配額限制,台灣目前則限制每年10部中資影片。 照官方的看法,...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8 月 30,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蒼蠅在天,神在南方
風聲已久的強打台片《總鋪師》上映後,不到一週即登上全台院線片賣座冠軍,票房迅速破億,延續超出台北票房乘以2的強片模式,大約是乘以3。 自從台片神作《海角七號》(2008)打通了台灣國產電影血脈,像是鋪設了一條台產大片常軌,以往虛無縹緲的億萬票房,已經不再高不可攀,不再是神秘數字,而這當然都還得靠某種台片氣勢的神秘意理。 《總鋪師》的神秘架構,自然是雄踞台灣北中南的憨人師、...
電影戲劇
CHIU MEi
8 月 26,2013
台灣的麥方‧小時候的麥方
小時候,我愛吃麥方。 以前五塊就可以買一顆波蘿,上面灑了幾粒黑芝麻的紅豆麵包,一圈一圈的克林姆也是,台式麥方鬆鬆軟軟的,中間一小坨饀:紅豆泥、克林姆、甜花生,簡單美味。 下課回家的時候,經過復興商工對面有一家小小的麵包店,輕輕向左拉開玻璃拉門進入,老板娘便從工作室走出來對人客微笑,老板娘是一對長得好像的姐妹花,講話很害羞臭拎呆好溫暖,她們家的麥方超級簡單,麵包店很小,...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8 月 23,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既不中華,也不台北
《候鳥來的季節》入圍2012年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主要場景包括台北關渡自然公園與雲林農鄉,入圍者莊凱勛在片中台語運用頗為突出,一場在雲林老家與哥哥衝突扭打的對手戲張力飽滿,堪稱近年來台片經典場景之一。 整體而言,《候鳥來的季節》成績可觀,在自然主題和城鄉男女之間沉著鋪陳出人物情感與視覺美感,為新世紀台片指標,新台語片力作。今年上映的《志氣》,改編自台北景美女中拔河隊贏得世界冠軍的故事...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8 月 16,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總統先生,好久不見!
2006年,國家電影資料館舉辦「慶祝台語電影50週年」系列活動,影展小冊序言談到台語電影的歷史書寫問題,「刻意凸顯與遺忘特定事物,都是對歷史的扭曲」,重新凝視這批電影及其時代,「目的不在將台語電影置放在一個歷史高點崇拜,而是再現其應有的風華」,見證各類型台語電影的「多元性、吸納性與包容性」,以及當年台語電影人「面對票房壓力所產生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以上所謂「...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8 月 09,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歷史高點反倒扁
2006年,民主進步黨政府鄭文燦局長主政的行政院新聞局主辦「台灣國際影視博覽會」,「慶祝台語電影50週年」為其系列活動之一,由國家電影資料館承辦,在全台各地舉行巡迴影展,持續至隔年2007年3月。 當年影展所呈現的,是國家電影資料館搶救流行於1950、60年代老台語片的成果。總產出千餘部的台語片,目前國家電影資料館典藏200部左右,1989到1997年任館長的井迎瑞教授為搶救要角,...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晏山農
7 月 20,2013
他以身體召喚了世界 ──李小龍逝世四十周年
還記得那是燥熱的周末,剛從小學畢業的我正忙著大清早背英文字母,以及演練國中數學題,可這時街頭巷議傳來「李小龍暴斃於女星丁珮床上」的驚人噩耗。怎可能?他可是偉大的武打英雄,最讓人目不轉睛的時代巨星,何況當時他才卅二歲精壯之年,怎會如流星般瞬眼成空呢? 當然,這不會只有我這準國中生會困惑、迷離、扼腕,當日所有人都圍著報紙爭相閱覽相關的報導,至於事件發生地的香港,彼時是如何的驚天動地、...
電影戲劇
丁允恭
7 月 09,2013
【週二想想】從陸上行舟到陸客上舟
如果問說,誰是可以為了拍電影不計一切的人,很多影痴的第一個答案,應該都是Werner Herzog。 當然,沒有誰是真的能夠不計一切代價的,然而Herzog就是可以比別人付出更多上許多。「陸上行舟(Fitzcarraldo)」是顯現他這種偏執的最佳代表作品: Fitzcarraldo是個亞馬遜雨林裡的白種商人,總是失敗於冒險風格的商業計畫、諸如橫越叢林的鐵道興設等等,...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7 月 05,2013
我看台語片:台灣(新)電影的兩條主線
上週五(06/28)開幕的台北電影節,系列活動包括邀請影人選出一部最喜歡的台灣電影,包括陳玉勳、林育賢、楊力州、吳朋奉等名導名演都指名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1986),命中率居首。 另外,侯導的《童年往事》(1985)以及《兒子的大玩偶》(1983)中影公司數位修復版也在今年台北電影節首映。主辦單位表示,《兒子的大玩偶》改編自黃春明小說,開啟當年鄉土文學改編電影的浪潮;《...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