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
書評書介
陳唐山
11 月 03,2016
【書摘】陳唐山回憶錄:黑名單與外交部長
書名:陳唐山回憶錄:黑名單與外交部長 作者:陳唐山 出版社:前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4 第二章 第二個二十九年 CAT東京航班 一九六四年我搭乘CAT飛東京航班,展開了我的留學生涯。 目睹二二八事件和成長過程的總總經驗,讓我感受到外來統治者對台灣人的歧視。我和同年代許多大學畢業生一樣,自覺留在台灣有志難伸,...
書評書介
陳柔縉
11 月 03,2016
【書摘】《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日本時代的狗狗、車牌和豪華郵輪
書名: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全新增訂版) 作者:陳柔縉 出版社:麥田出版社 出版日:2016/10/6 狗狗的日本時代 日本幕末,一位荷蘭人的家僕帶一隻外國狗狗,從長崎踏上東瀛土地。接著一八六○年代末期,也就是明治初年,日本門戶向西方大開之際,一隻腳很長、尾巴很細、毛短耳垂的pointer獵犬,跟著牠的英國主人,移居橫濱,...
陳怡秀
11 月 02,2016
【日本想想】PPAP熱潮席捲全球?PIKO太郎「魅力」大解密
最近「鳳梨」和「蘋果」這兩個水果,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風潮,沒錯,原因就出在《PPAP》這首歌,如果你沒聽過,那實在是太落伍了!由三個小學生程度的英文單字構成的45秒歌曲,風靡全世界,在YouTube上的影片瀏覽率近7400萬次,堪稱日本2016下半年最大商業奇蹟,不過到底這首歌紅在哪呢? 「PPAP」是一首歌,出自自稱「PIKO太郎」(ピコ太郎)的一位中年男性藝人之手。...
財政金融
熊百曉
11 月 02,2016
TRF──最高明的龐氏騙局
這次人民幣TRF事件讓高達3800間企業遭受重大損失,其中還包括不少經營良好的企業。探究這些企業淪陷的原因,除了部分是銀行銷售人員不當銷售外,大部分買方其實是心甘情願,甚至還是積極參與的。連銀行的菜鳥財務行銷專員都能賣出上億的業績,究竟這產品為何會對客戶產生如此致命的吸引力呢? 華爾街在2008年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弊案。馬多夫,前那斯達克主席,被控以「龐氏騙局(Ponzi...
音樂藝術
張肇烜
11 月 01,2016
【人心人術】勇敢去愛!倒在畫架旁的畫家:席德進
「做一名戰士,要死在戰場;做一名畫家,要倒在畫架旁。」──席德進 席德進,是台灣最具特色的畫家之一。他出生於中國四川的富裕之家,父親曾任鄉長。席德進5歲就入私塾念書及學習書畫,他在美術方面特別有天分,中學即獲校內美術比賽第一名。 而後席德進就讀成都技藝專科學校,他在這裡接觸到畢卡索和馬蒂斯等畫家的作品,決心走上美術這條路。他轉學就讀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成為繪畫大師林風眠的弟子。...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劉彥甫
11 月 01,2016
台北城南舊夢
「日日城南路,春風聽鷓鴣;最佳煙雨景,一幅輞川圖。」記者尾崎秀真在《台灣日日新報》以詩作歌頌的台北城南,區域內現有留存的歷史建物與博物館密度為全國第一,更是戰後許多詩人、文學家曾於此漫步交流,孜孜不倦創作的魂縈舊夢。隨著北市府將目光聚焦在「白晝之夜」活動的北門與台北西區;行政院則專注於啟動「大南海文化園區」,區域位置恰好處於上述兩者之間的城南,正面臨進退失據與都市更新,可能改變街景容貌的寒顫之中...
教育文化
魏佳卉
10 月 31,2016
【大學問想想】高中畢業一定要考大學嗎?
教育部在這個月提出了「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和「青年體驗學習計畫」,從明年(2017)開始,高中應屆畢業生選擇提早就業,可以向政府申請每月10000元的補助,存入個人專屬的「青年教育與儲蓄帳戶」當中,每位畢業生最多可以連續申請三年,意謂著三年後,就能提領36萬的基金,作為未來繼續升學或創業的第一桶金。 除了鼓勵高中畢業先就業,藉以探索個人生涯志趣之外,同時也鼓勵報名「青年體驗學習計畫...
歷史書寫
阿圖賽
10 月 31,2016
【縮影人間】今天記得先總統 蔣公前面要空一格
多年前,在那個沒有週休二日的年代裡,每逢「國旗日」,就是小朋友最開心的時刻。每當牆上日曆紙出現國旗,即代表該日為國定假日,也正是當年我們這些小孩口中所謂的國旗日。不過,那時最討厭的事,莫過於國旗日還是得到學校參加升旗典禮,而且還要先自行去書店買面小國旗,把國旗帶到學校站在操場曬太陽,聽師長訓示與該紀念日相關的演講,並再高呼反共口號後才能真正放假回家。 翻開牆上的日曆,...
電影戲劇
,
司法人權
辛亞蓓
10 月 30,2016
【電影想想】 從《我就要你好好的》看人類安樂死
今年上映的《Me Before You》(台譯:我就要你好好的)這部催人淚下的電影,不單單是純情的浪漫故事而已,更深層觸及了值得討論的人類安樂死(註:因病人罹患無法治癒的疾病,經由注射藥物或停止醫療等方式,以結束病人的生命)。 劇中四肢癱瘓的威爾(山姆‧克萊弗林飾),本已決心要在六個月後接受安樂死;遇見露伊莎(艾米莉亞‧克拉克飾)之後,儘管彼此真心相愛,最後他還是忠於初衷,...
財政金融
,
政黨政治
吳秉霖
10 月 30,2016
【印度想想】那倫德拉‧穆迪:百億預算的個人品牌行銷
2014年春夏之交,春寒褪盡、日焰已然高漲時,攤開報紙、打開電視,或坐在開著收音機的汽車上、搭配著窗外一幕又一幕飛掠過的公路看板,眼裡看到的、耳裡聽見的,很高的機率會被鋪天蓋地告訴你請投票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 BJP)首相提名人那倫德拉‧穆迪(Narendra Modi)的訊息所淹沒。 到該年5月12日選舉完畢時,...
‹
…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