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雨蒼
12 月 26,2012
隱隱成形的中國黑手(中)
中國目前最大的兩個社交網路分別為新浪微博,以及騰訊公司透過聊天軟體QQ及手機軟體微信結合而成的即時聊天網路。在新浪微博,用戶如果發表具有敏感詞的內容,可能會被直接刪除,或是只有作者才可以看到(註13)。在騰訊的QQ及微信建立起來的社交網路也有類似狀況。QQ本身就會掃描使用者電腦中的檔案。如果發出任何敏感詞,QQ聊天系統的後台會立刻記錄下來(註14、15)。在微信,如果發佈的訊息包含敏感詞,...
殺破狼
12 月 25,2012
沒有人是孤島:香港台灣命運休戚與共
台灣壹傳媒早前簽訂賣盤交易合約,買家包括親中商人蔡衍明。蔡的背景親中,並透過旺中集團掌控印刷、電視等跨媒體業務,引起台灣社會極大不安,尤其憂慮台灣出現赤化及傳媒霸權。壹傳媒及其旗下《蘋果》、《壹週刊》作為華人社區最鮮明的反共媒體,今日終於在親中財團的銀彈(大概還有不足為外人道的政治壓力)面前倒下,中共在事件中若隱若現的身影,更無法不教我們心寒。 台灣和香港是最自由文明的華人地區,...
雨蒼
12 月 25,2012
隱隱成形的中國黑手(上)
“If you're not careful, the newspapers will have you hating the people who are being oppressed, and loving the people who are doing the oppressing.” --Malcolm X 「...
文化研究
周盈成
12 月 24,2012
【週一想想】駐外記者的夜半鈴聲
說一段自己跑新聞時的小故事。 2009年4月底,當時的衛生署長葉金川接到世界衛生組織(WHO)邀請函,台灣將以「中華台北」名稱,首次成為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按台北官方說法,這是世衛主動邀請,北京只是「不再反對」。 其實馬英九總統在2008年當選後,各界就預期北京會送這個禮。一年來,兩岸協商過程與內容如何,馬政府面對質疑,始終諱莫如深。 當時,...
司法人權
格瓦推
12 月 24,2012
國家的權力限度——論死刑存廢
本文討論死刑存廢的切入點只有一個——國家權力的限度。 從人權立國的觀點,國家的形成,只能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契約,其邏輯為:為了保障生存、分配資源、分工合作,每個人交付出「部分」個人自由以形成公權力。這是國家各級律法的權力基礎,也是構成國家機器的基本結構。在這種精神下,個人是締約者,國家組織及其律法是契約的具體化;保障個人生存是締約的核心目的,公權力是為了服務此目的的手段。...
文化研究
Quý Miêu
12 月 23,2012
沒有朋友不是錯
十一月中被學校派去出差,地點是八年前住過的北京。開會時,遇到的中國同事知道是台灣來的,有些總是禁不住地要挑戰一下。於是聊天時便出現了以下這般對話。 中國人甲:你們台灣越來越無法獨立了! Moi:(用力挑眉)喔?怎說?(回問時總是納悶無比:明明現狀就是獨立的,真要講也是叫被「併吞」吧?) 中國人甲:因為妳都從台北坐飛機直航北京過來了呀! Moi:(翻白眼狀)台北北京直航就無法獨立?...
李拓梓
12 月 23,2012
【週日想想】說服的過程:談轉型正義與廢死
課堂上的小挑戰 每個學期的「法學緒論」第二堂課,我都會讓學生看談蘇建和事件的「島國殺人紀事」紀錄片,然後第三堂課看鄭文堂導演的「眼淚」。看完之後我會要學生回家google幾個名字,比如誰是江國慶、誰是湯英伸。 我會提醒學生,這些影片有特定的立場,為師者如我,並不要求大家跟著立場走、或者因此改變立場,但我希望大家都可以花點時間,想想我們所以為理所當然的那些事,...
邱顯智
12 月 23,2012
來自死刑犯的生日賀卡
十年以後當思我,舉國若狂欲語誰 梁啟超 ...
全球脈動
董思齊
12 月 22,2012
是「女總統的誕生」還是「轉型正義的完成」?--對朴槿惠勝選意義的重新理解與在地反思
關於朴槿惠的勝選,當台灣各界集中焦點在討論是「女總統的誕生」還是「轉型正義的成功」之時,其實不免讓我感到是用「外於韓國的脈絡」來理解與討論朴槿惠勝選的意義。 對於不同解讀觀點的同情式理解 在對於韓國實際狀況資訊不完全,又得對照與呼應台灣現狀的前提之下,基於論述出發點與論述目的的差異,不同的人對於「朴槿惠的勝選」都會抓著自己所見到的部份,因此無可避免地做出很不同的詮釋與理解。...
運動休閒
,
音樂藝術
CHIU MEi
12 月 22,2012
從歐洲遺產日,思索台灣的觀光文化
《歐洲遺產日》是法國重要的觀光文化活動,從1984年由法國開啟,歐盟亦於1991年起舉辦,每年時間不定, 介於八月到十月,常是剛開學期間,家長也會帶孩子們參與當作開學禮物。歐陸已有五十多國加入這活動,此時的博物館、劇團、市政府、私人花園、歷史遺址等, 開放民眾參觀,除了古蹟建築物,也有各地的語言遺產、工作室、音樂會、朗讀會等活動。 那個週末,...
‹
…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