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黃俊儒
12 月 22,2012
媒體改造,干科學家什麼事?
這個星期三,學校的紫荊大道上沸沸揚揚地舉辦著《123傳播自由週:反財團壟斷、要媒體改革》的活動,當傳播系師生齊聲朗讀活動宣言的時候,活動被推升到高潮,壯烈而感人。我注意到在這個活動中,吸引了許多不同學院及科系的學生參與其中。但是我也注意到,這些師生裡面沒有幾個長的像是「理學院」或「工學院」的人。感覺上,這些事情好像真的跟「科學」或「工程」一點關係都沒有吧? 這讓我回想起今年十月,...
文化研究
許建榮
12 月 21,2012
【週五想想】在南極星下想想台灣:台灣國球就只是贏球!?
澳洲人口大約有2150萬人(2011年普查資料),人口數在全球排名52名,台灣人口數則是第50名,彼此人口排名差異不大,但體育實力卻有極端的落差。1984年以後,台灣重返奧運的歷次獎牌排名分別是1984年第43、1988年獎牌掛零、1992年第49、1996年第61、2000年第58、2004年第31、2008年第79、2012第63。反觀,澳洲在1984年取得第14名成績,...
財政金融
羅毓嘉
12 月 21,2012
新自由主義的真空腦殘
每當政府提出稅制改革,倡議針對富人的實質所得增加稅賦,報章媒體上就會出現一類文章——其例證各異,但主軸內容均不脫「對富人加稅,將會導致富人與產業外移,國內產業空洞化、失業率上升,全民受苦」的恐嚇性說詞。這類呼籲降低國家管制、減稅、減少監控的論調,雖是借用了新自由主義的典範,然而其將政經現實化約為真空市場的論點,看似有理、其實腦殘,姑且稱之為「新自由主義的真空腦殘文」好了。...
顏擇雅
12 月 20,2012
甄嬛 vs. 桑德爾
二月可說是甄嬛月,有三家電視台加入重播陸劇《後宮甄嬛傳》;也可說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月,有三本哲學書雄踞排行榜,六千張演講入場卷以秒殺的速度被索取一空。 桑德爾帶來美國文化最美好的一面,也就是對人的尊重。在他的講堂,人人的見解都受到重視,沒有人應該講話特別大聲。《甄嬛傳》則帶來中華文化最醜陋的一面。劇中名言:「在這後宮中想要升,就必須猜得中皇上的心思。若想要活,...
全球脈動
董思齊
12 月 20,2012
開啟韓國新時代的「門」:文在寅「新政治」的挑戰
在經歷了與安哲秀崎嶇的整合過程,以及保守陣營大集結的雙重壓力之下,文在寅,這位巨濟島之子,這位盧武鉉的最佳戰友,這位永遠站在弱勢者那一方的人權律師,在揚棄舊時代的南韓民眾選擇之下,擊敗了朴槿惠,光榮地當選了第十八屆的大韓民國總統! 韓文中,文在寅的「文」與「門」,皆為「 문」。今天,文在寅以XXX票,當選總統,可說是開啟韓國新時代的「大門」,但是他也面臨諸多挑戰...
沈昆賢
12 月 18,2012
文明與野蠻共存的國度:從康州槍擊案看美國社會(下)
我們從更廣義的「西方文明」的角度來看近日的美國康州校園槍擊案件。這次的悲劇,連中國與伊朗的領導人都致電歐巴馬表示哀悼,這是非常讓人驚訝的現象。在自己國內公開或非公開的屠殺自己無辜人民的這兩個國家(西藏目前因自焚而死亡的人數高達九十七人),都不曾也不會對自己的國民之死感到哀悼,但他們卻反而去安慰死了二十個兒童的美國。為什麼?怎麼會如此荒謬? 這諷刺的行為,顯現出美國作為一個「文明」...
全球脈動
楊虔豪
12 月 18,2012
十分鐘圖解南韓大選 倒數時刻勁爆話題(下):情治介入 媒體淡化
這兩天在南韓社會鬧得轟轟烈烈,但在國外卻不甚為人所知的選舉熱點,便是民主統合黨宣稱接獲情報指稱,國家情報院(簡稱國情院)有系統地集結數十位心理情報團隊成員,組織性地在網路討論頁上留言毀謗文在寅。 文在寅陣營方面不僅向警方告發此事,更公布其中一位疑似女性內部成員工作處與行蹤資料,並直接前往該女職員工作處逮人,女職員不願應門,雙方在現場僵持。...
沈昆賢
12 月 18,2012
文明與野蠻共存的國度:從康州槍擊案看美國社會(上)
對於許多台灣人(以及世界上其他的人)來說,每當美國發生重大槍擊案時,他們對這個未知大國的恐懼情緒總會因此莫名地加深。「你看,美國就是這麼危險,一天到晚都有瘋狂殺人犯,還是不要去好了。趕快打電話問你姑姑有沒有事。」 通常,這樣的情緒還會和恐怖份子、戰爭、少數族裔黑幫、貧困郊區、都市犯罪等等連結在一起。永遠都只能透過媒體與好萊塢電影(《黑色星期五》中的殺人魔傑森?)來了解美國的我們,...
李蔚
12 月 17,2012
評蔡衍明傳「口中之心」
描述旺旺中時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前半生的傳記《口中之心》,十二月一日在台灣上架。十一月三十日,中天電視台早上六點一開播就有備而來:一條足足四分鐘的新聞。旺旺中時集團旗下的所有媒體: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時報周刊和另一家電視台中視,也開足音量,口徑一致地「為閱聽大眾服務」。深怕他們錯過了「先睹為快」的機會。 這樣「指東打東,指西打西」的風格,從蔡衍明入主中時集團以來,台灣媒體圈早已見怪不怪...
文化研究
周盈成
12 月 17,2012
【週一想想】尋求不暴露的自由
如今愈來愈多場合都有全程錄影了,哪怕是在小咖啡店裡舉行的冷門座談會,也往往都有一個人站在三腳架後面,盯著攝影機小螢幕,很認真執行他的任務。 這似乎假設,台上的主講者跟台下的發問者,今天既然來到這裡,都很樂意他們的一切表現,包括失言蠢話,可以在網路上立即並永久公開。 你可能也參加過某些營隊,一節還沒下課,甚至還沒上課,主辦單位已經把系列照片po上臉書,...
‹
…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