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李拓梓
8 月 11,2013
【週日想想】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在變
蔣經國一生講過有道理的話不多,但面臨解嚴的關鍵時刻,這句「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在變」確實影響了後來台灣的方向。很多「唯蔣是從」的人都很愛引用這句話來突顯蔣經國對台灣民主化的重要性,但這些引用的人,卻總是最無法參悟這句話的人。只要有改革的機會,他們一定要站在時代、環境與潮流的對立面。國會改選,不行。總統直選,不行。廢除監院,不行。精簡台灣省,不行。公民投票,不行。軍務改革,國軍士氣會受影響...
傅偉哲
8 月 08,2013
【貓貍想想】2014縣長爭奪戰與強拆大埔四戶之謎
日前,苗栗縣國民黨籍現任立委徐耀昌因為十三年前,在擔任頭份鎮長任上,違法販賣土方,遭到台北地方法院判刑九年,褫奪公權六年。這宣判無疑對徐耀昌的縣長之路造成衝擊,等於是宣告他2014年無緣以「國民黨」旗幟參選縣長。 雖然全案仍未定讞,可再上訴。不過,徐耀昌則是在判決出來的隔兩天,大動作的在苗栗地方版買下了半版廣告發出「沈痛聲明」,指出這個案子十三年來遲遲不開庭,...
教育文化
張睿銓、黎映辰
8 月 06,2013
十二年國教──表演藝術課在哪裡?
李國修先生的殞落,意謂台灣失去一塊表演藝術界瑰寶,除令人不捨,也感嘆下一位李國修在哪裡。然而,綜觀台灣教育體制,藝術教育一直是被忽略的一個領域,君不見目前大眾對於十二年國教的討論,多著重於高中入學方式和考試科目,對藝術教育的檢討少之又少。 就整體藝術教育而言,有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那就是表演藝術(戲劇和舞蹈)課程在國中和高中職兩階段嚴重斷層。國中階段,因為表演藝術是課綱的一部分,...
王威中
7 月 31,2013
高華柱走,林毅夫來
一名下士之死,讓國軍高層成了全民公敵,這恐怕是秉持一皮天下無難事的馬政府所始料未及。極可能是人為造成、用以掩蓋真相的80分鐘黑畫面,反而導致各家媒體對本案以馬拉松式的報導連播了近一個月,至今不輟,這也促使了心裡早已倒數饅頭的國防部長高華柱提前下台。 「你靠得越近,越看不清真相。」這是前陣子很賣座的一部好萊塢電影宣傳詞,電影中的主角競相致力於掌控局面,想「永遠當全場最聰明的人」。戲如人生,...
歷史書寫
林濁水
7 月 12,2013
【鄉巴佬異藝錄】二十六:李喬變台獨的關鍵──蔣經國
本土小說家中台獨旗幟舉得最鮮明,李喬無疑是遙遙領先的第一名了。不像其他本土派文學界大老,十分矜持,說起台獨半吞不吐,他台獨是嗆明的,不只用說的,還著書立說直接宣揚,著書立書而不夠,更身體力行投身運動走上街頭。 不過這樣一位勇猛的李喬,不要以為他是多麼先知先覺之士。前幾天他嚇了我一跳,在電話中他告訴我,說他直到1970年代末期還不知道什麼是台獨,這還其次,他更嚇人地說,他成為台獨關鍵是蔣經國...
環境經濟
Mattel
6 月 25,2013
【週一想想】數字台灣:地震、海嘯與核安
地震、海嘯與核電安全問題,在日本311大地震所造成的福島核災後,飽受全球關注;不過,馬英九不顧核四包商擅自變更設計、工程缺失以及核四廠位於斷層上等等問題,依然執意續建核四並商轉。6月2日的南投地震撼動了全台,不過馬英九在地震這一天,無視於絕大多數的反核四民意,還是持續強銷他的核四政策。 表一是日治時期以來,筆者整理出來的12則台灣重大地震災害列表。其實,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
南嘉生
6 月 22,2013
【時事想想】依附在被唾棄的中華民國影像下的囈語─ 評陳芳明的〈民進黨的國家論述〉
6月14日,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在聯合報發表〈民進黨的國家論述〉,文中對現況的論述,不僅與現實差距頗大,連立論結構也讓人懷疑他曾經是台獨海外政論家與民進黨文宣部主任。 陳芳明以去年趙少康先生發言「北京與民進黨的立場完全一樣,都否認中華民國存在。這種說法,可謂一針見血。」做為起始,開始陳述民進黨決定參與選舉就是承認中華民國體制,而且還選上總統,但這樣的政黨竟然否定中華民國,...
房慧真
4 月 08,2013
【時事想想】詹益樺的萬華兄弟
晚上經過萬華一家檳榔攤,玻璃窗掛上了反核的旗幟,我對這面時常見於文青咖啡館、文青書店的旗子並不陌生,但這裡是「檳榔攤」。我停下來,旗子下有兩張照片,一張鄭南榕的畫像,一張鄭南榕出殯時的照片。 對了,今天是四月七號,鄭南榕的忌日。(而我會知道這個,是拜被洗版的臉書之賜) 見我駐足,檳榔攤頭家走了出來,他叫鄭南榕「Nylon」,他說每年四月七號就會把這兩張相擺出來,僅此一天,...
媒體觀察
呂東熹
3 月 27,2013
素描黎智英三之一:不處危牆、又在危牆下
我跟黎智英不熟,因為只有工作三個月,見過幾次面、開過幾次會、吃過兩頓飯,那是2002年9月至12月之間的事,所以對他並不算了解。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蘋果日報》三個月的文化洗腦,以及觀察他在台灣10幾年來辦報的淺見,算為自己人生一段經歷,做個註腳。 算起來,應該是30年前的故事。這是黎智英說過的,一個「不處危牆下」的故事,以下我用第一人稱來敘述:「20年前,我曾經與人合夥做生意,當時,...
歷史書寫
劉進興
3 月 26,2013
《台灣民主國的藍底黃虎旗》 (上)
二二八公園的台灣博物館,正在展出「黃虎旗再現」特展(註一)。藍地黃虎旗是曇花一現的台灣民主國國旗,這次展覽以旗的修復為主題。但我導覽的觀眾對黃虎旗背後的歷史更感興趣。 <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的起因,看過韓劇【明成皇后】的人都知道。一八九四年三月,東學黨起義,清國派兵幫忙平亂,日本也以保護使館為由派軍入韓。亂平之後日本不肯撤兵,反而發動六月政變囚禁高宗,...
‹
…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