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文化研究
藍士博
11 月 30,2014
精神錯亂還是兼容並蓄:從行政院文化獎談戰後台灣文化場域的兩種心靈
文化部24日公布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名單,由甫離世的建築人文學者漢寶德先生與兩位資深文人齊邦媛女士、作家余光中獲獎。諸如此類由官方主辦的國家級獎項無疑代表最高的肯定與尊榮,得獎者往往必須有相當的年資,除了專業成就外更需要對社會有著綜合層面的影響。 有趣的是,本屆除了漢寶德外的兩位獲獎者皆來自於文學領域,特別是齊邦媛、余光中兩人在生命經驗、學思歷程、文化意識與行動實踐的同與不同,...
歷史書寫
艾瑪
11 月 27,2014
【時事想想】紀念中國國民黨建黨120週年:國民黨不告訴你的那些事
中國國民黨在11月歡慶建黨120週年慶,國民黨兩甲子的生日感覺上好像很冷淡,不過國民黨在歷史教科書與媒體上都是中國最「正派」的政黨,不知道為何兩甲子生日如此低調宣傳?或許是因為選舉屆臨,國民黨和馬英九人人唾棄,是選舉票房毒藥,所以只能低調再低調。 有鑑於中國國民黨在歷史上的重要性,筆者整理了教科書不講、被媒體遺忘等鮮為人知的中國國民黨相關編年史懶人包,藉以慶祝中國國民黨生日快樂...
歷史書寫
Mattel
11 月 23,2014
【島嶼邊緣】連勝文的經國路:你不知道的蔣經國
選前一週,全台沸騰,不過大家還是聚焦台北市長選舉。柯連兩大陣營對壘,一邊是嘉年華遊行與晚會,另一頭則是召喚黨國會師。連勝文為了號召泛藍歸隊鞏固基本盤,宣布當選後將把「市府路」改為「經國路」,因為連要緬懷先賢的努力與奮鬥。 連勝文演講時,後方有兩個人高舉經國路的牌子,英文寫著「Jingguo Rd.」,我想蔣經國若知道名字拼音被連勝文從威妥瑪拼音「Ching-Kuo」改為中國的漢語拼音「...
文化研究
克里蘇
11 月 08,2014
拉丁族裔正在改變美國風貌
日前經濟學人雜誌提及,美國日益增加的拉丁美洲族裔(Latinos)的消費習性對於當地電影工業的影響。由於拉美移民與其第二代或第三代(以下統稱「拉美族裔」)在娛樂消費上的花費比例,遠高於其他族群,因此電影工業紛紛因應其習性,做出改變,例如美國第二大的連鎖影城集團AMC,就針對拉美族裔喜歡邊觀賞電影邊用餐的習性,強推dine-in式電影院,強調觀賞電影時可在桌邊點餐與調酒等飲料,同時享受美食與電影...
文化研究
賴昱伸
10 月 12,2014
從小巨蛋怎麼唸看台語發展的被扼殺
最近,因為台北捷運通車在即,其中因為有一站「台北小巨蛋站」站名廣播,到底閩南語、客語的播音該如何說,又成為了話題。有人主張閩南語播音直接按照漢字把「巨蛋」兩字唸成「ㄍㄨˇ ㄉㄢ-」,馬上會有人出來說「台語沒有這樣講的啦」,於是又有人出來講不然叫「大粒卵」或是「細粒大粒卵」,然後又加以訕笑。最後,結論就是「小巨蛋」這樣外來的新詞無法以閩南語或客語講出來,台北捷運公司決定,把華語、閩南語、...
媒體觀察
王子面
9月 26,2014
情殺案、高材生、教育部長
9月22日,台北市南京東路的巷弄裡發生了一件殺人案,29歲男子張彥文因情關難過,當街持刀殺害了與他交往的一名22歲女性。一般來說,「情、財、仇」原本就是殺人案件的主要緣由,這起情殺案當然令人遺憾與憤慨,但也不能說完全令人意外。像嘉義今年8月也有一起20歲大學生懷疑高職女友劈腿,在口角後掐死對方的命案,很快就消失(甚至根本不曾出現)在眾人記憶裡。 話雖如此,...
江雅綺
8 月 24,2014
你的臉書「裸露」了嗎?
最近有不少人意外發現自己的Facebook帳戶,雖然貼的是正常的大頭照與文章,卻被匿名人士檢舉「裸露」,即使這些受檢舉用戶經Facebook審查後沒有「裸露」即可過關,但歷經檢舉審查的過程,仍然造成使用者的小小困擾。先不論這些檢舉人士是否居心叵測,假設真的有「裸露」內容,Facebook 宛如網路警察的行為,你是否同意呢? 倘若,內容不是「裸露」卻是「血腥與暴力」呢 ?更複雜一點,...
司法人權
撲馬
8 月 18,2014
【撲馬想想】 人渣V.S.台八子
高等法院認為,馮光遠罵盛治仁「人渣」構成公然侮辱的「人格否定」,拘役20天。 我國目前有侮辱和誹謗兩種不同的犯罪。如果今天某公務員根本沒收錢,我卻說他收錢,這會造成具體事件中名譽的損害,因此藉由虛構事實來破壞他人具體的名譽,就是誹謗罪目前存在的目的。 但是侮辱就不一樣了。侮辱跟事實無關。例如馮光遠罵盛治仁是人渣,法院不用去調查「盛治仁到底是不是人渣」這個事實。...
8 月 14,2014
晏山農
台灣嘉義市人。走在四年級與五年級之間;法律系畢業,立即改念歷史。先後任職於出版社、雜誌社、報社。為人作嫁、自己筆耕皆已逾二十年,或可以藏經閣裡的掃地僧自況吧!熱愛棒球、歡喜讀史、以文學為娛、好哲學宗教淺探、社會學踏勘。最不愛政治,政治若談的多皆因「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著有《島嶼浮光》、《學術台灣人》、《這不是太陽花學運──三一八運動全記錄》(後兩本與人合著)。個人部落格為「山農木屋」,網址...
8 月 14,2014
A濫(林雅強)
本文作者1977年生,府城人。曾任國會助理、唱片公司文案創意、FHM男人幫特約編輯、自由時報專欄作家;近年來為政黨提供創意,拍攝網路影片及競選廣告。 長期於網路上以音樂、影像、文字創作針貶時事,如2004年總統大選後音樂創作「輸不起」、2010年改編廣告「你準備好了嗎」等。
‹
…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