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全球脈動
吳秉霖
7 月 24,2016
【印度想想】「甘地」或「甘蒂」?談談印度女性領導人
家鄉台灣最近有一則新聞吸引我的注意:根據總統府、外交部網站,「Clinton」這個姓氏的翻譯,凡是碰到男性的柯林頓總統(William Clinton)一律翻成「柯林頓」;但碰到冠夫性的柯林頓夫人(Hillary Clinton)或柯林頓國務卿,則是變成了「琳」。給人的感覺,好像碰到了女性就要選個女性化的姓氏。新聞報導說,往好處想,如果今年底希拉蕊果真當選美國總統,未來只要寫「柯林頓總統」...
音樂藝術
陳怡秀
6 月 15,2016
【日本想想】別叫它老古董! 新潮又時尚的日本「浮世繪」
被召喚出來的巨大骷髏拉起簾幕,俯視著扭打成一團的男子,女召喚師手執咒文捲軸,凝視著眼前一觸即發的情勢,宛如是電影中最高潮的一幕,誰勝誰負還未可知,就待下一秒得到解答,但躍動的畫面永遠凍結在這一刻──這是日本浮世繪家歌川國芳的作品「相馬の古内裏」,你懷抱懸念,盼著故事後續,卻在仔細端倪中發現層出不窮的趣味與精緻的細節,比如筆觸、神情、起風時的衣裳皺褶、骷髏的每個關節,就已獲得滿足──...
音樂藝術
陳虹百
6 月 09,2016
在女總統時代,我看了《茶花女》
2016高雄春天藝術節的重頭戲之一,是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合作的自製歌劇《茶花女》。就在主辦單位如火如荼宣傳、推票之際,網路出現一篇《女總統時代應拒看茶花女》,作者敘述《茶花女》中傳遞父權意識與性別歧視,在擁有女總統的台灣、女市長的高雄市,上演此劇碼實在諷刺,並主張在女性當選總統的新時代,不該被此類男尊女卑的舊思維誤導。如此言論引來一陣譁然,尤其原文中出現《茶花女》與《賣花女》張冠李戴的謬誤...
6 月 09,2016
魏佳卉
習慣做Shadow Writer、Shadow Editor的媒體工作者。不小心闖進高教議題,於是用了幾年的青春,爬梳官方數據,沒想到一頭栽進去卻沒完沒了。很多看似不能說的秘密,其實open data早在那邊靜靜的等著,一切的糾結就要露出曙光。
中國問題
曾昭明
4 月 26,2016
帝國是如何失敗的?──習近平與「中華型帝國過度擴張」
為何諸多發展中國家會在經濟發展上失敗而非走向普遍的富裕?最近流行的的見解是:因為這些國家具有榨取性(extractive)而非包容性的(inclusive)的制度架構。其實,倒轉這種觀察視角,人們或許也可以追問另一個對台灣迫近的問題:為何有些已發展或發展中的大國,會走向惡性的帝國擴張,而淪為世人眼中的「流氓國家」,卻非國際社會上的「公共財」供給者? 帝國是如何失敗的?這個問題,...
政黨政治
陳峻毅
3 月 04,2016
當反法西斯成了法西斯
隨著台灣主體意識反映在政治上的政權輪替,人民開始會注意並思考到關於空間正義的主體性問題,其實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而關注的地域性自然會從首都開始。事實上,從柯文哲推動城市美學、拆除忠孝橋引道以來,到福祿猴引發的公共美學爭議,再到前幾日隨二二八而高漲的「全台裝置藝術『蔣』」活動,都是台灣人民在伸張政治主體性之後,開始意識到空間美學及其合理性的集體反映。其中,空間的去威權化,並不是突來的破壞公物主義...
歷史書寫
,
音樂藝術
張肇烜
2 月 17,2016
【人心人術】 一生傳奇,台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
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36載,卻為台灣留下永遠不朽的國寶藝術;身為台灣人,你一定要認識的藝術家。 黃土水(1895-1930),出生在台北艋舺祖師廟的後街(今日的萬華),他出生的那一年,也是日本治台的第一年。 黃土水出生在一個貧寒的人家,「生食都不夠,那有通曝乾」,他直到12歲才有機會進入公學校讀書。老天卻是如此捉弄人!也在這一年,黃土水的父親去世,母親只好帶著他投靠同母異父的哥哥,...
政黨政治
陳鄭為
2 月 04,2016
勝者不為王:國民黨主席權力的有限選擇
無論三月底登場的國民黨主席選舉最後出線的是誰,勝者都不會為王,這是國民黨將再選出一次非克里斯瑪權威型領導人物(charismatic authority)的必然結果。又或者說,審視國民黨的盛衰,可以同向觀察國民黨內的威權結構是否延續、對克里斯瑪權威崇拜對象的有無可以探得一二。而這該是國民黨的一場民主困境:缺乏領袖魅力型人物時受限於黨內科層、難以大破大立,出現領袖魅力型人物時又容易陷入威權陷阱...
政黨政治
林楷翔
1 月 29,2016
進退兩難的蒙藏委員會何去何從?
對大部分的民眾來說,蒙藏委員會大概是個陌生的單位。如果對它有點印象的話,大概也只是停留在《壹週刊》踢爆的高薪蒙藏委員翹班新聞。這個在特殊時代背景下成立的神秘單位,其實在「行政院組織改造」計畫中早已被規劃為待裁撤,其業務將與陸委會進行整併,但礙於諸多原因,至今遲遲未果。然而,這個等著嚥下最後一口氣的部門仍是具有員額65人、年預算1.2億的行政機關。究竟何時得裁撤無人知曉,面對未知的明天,...
全面真軍
1 月 29,2016
一次換七個──新政府的大法官提名方程式
總統、國會大選後,民進黨確定完全執政,除蔡英文拿下總統寶座外,民進黨更是首次於國會獲得過半席次,一舉翻轉國會。除了5月20日新總統上任外,目前大家注目的焦點莫過於2月1日新國會開議的立院龍頭之爭。但全面真軍提醒大家,可別忘了今年還有個觀戰重點,就是黃茂榮、陳敏、葉百修、陳春生及陳新民等5名大法官的任期即將於今年10月底屆滿,蔡英文可以在今年提名7位大法官。 等等,...
‹
…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