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朱恩成
1 月 07,2013
【徵文得獎作品】還有好多路要走⋯⋯
不經意地我們走到了今天這一個時空交錯的當下,那昨日的種種早已深深鑲嵌進每個自稱為「台灣人」的靈魂深處,成為一種基因、一種觀點,一種叨叨絮絮且得來不易的歸屬認同。孵化一個屬於新世代的視野,我們何其有幸參與其中?反身的視角,仍舊要從腳下踩著的這片土地開始。多麼不容易!像渴望羽化的蝶,竟讓我們醞釀過好幾個世紀。 外祖父生於1937年,這一年總督府體系再因逐漸惡化的日中關係,改回武官任職。...
林庭安
1 月 05,2013
【徵文得獎作品】消逝的記憶所繫之處
當想起台灣時、外國朋友問起台灣時,浮上你心頭的是什麼樣的台灣形象?這個問題,對大部分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而言,是難以回答的。難以回答的原因並不出在可以用來描述的詞彙不夠多,也不出在描述的概念不夠精細,而是出在一個更根本的原因:記憶所繫之處的缺乏──「台灣」一詞沒有記憶所繫之處,台灣人也沒有記憶所繫之處。 「記憶所繫之處 (Les Lieux de memorie)」是法國歷史學家皮耶諾哈...
米果
1 月 04,2013
隱身菜市場夜市的台灣製造
曾幾何時,尋找台灣製造的商品,變成一場費力的尋寶歷程,但是那費力的過程,又變成彌足珍貴的一種義氣相挺,畢竟,堅持將產業留在台灣的老闆員工都那麼努力了,如我這樣的尾端消費者,只是花些時間與腳程將他們找出來,帶回家,根本不是什麼委屈的事情,反而是了不起的交情。 譬如網路購物,倘若沒有在網頁標示產地的,十之八九都是中國製,即使是日本品牌或台灣品牌也一樣。...
邱顯智
1 月 02,2013
勞委會告勞工? 關廠工人之悲歌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正義,只是強盜集團 -- 奧古斯丁 官告民,不是不可以,但總是罕見。勞工委員會控告勞工,不只罕見,還很可恥! 當年因公司惡意關廠,而失業的聯福、福昌、耀元、東菱、興利各廠的員工,如今遭到勞委會控告。在勞委會一聲令下,全台各地總計有超過1600名工人遭到勞委會民事求償。光桃園地院就湧進三、四百件同樣的訴訟,勞委會所付出之費用高達1600萬元。 十六年前,...
文化研究
周盈成
12 月 31,2012
【週一想想】攝影裸體旅行
最近在想來趟攝影裸體旅行,但壯遊沒那個條件,小旅行又不夠刺激。 喔,不是,不是裸體攝影旅行,途中沒有任何裸露的女體,或男體。被標題誤導進來的浪漫的朋友們,抱歉了,這是一個小誤會。 請注意字序,是攝影裸體旅行。這個詞跳入我腦中,緣於今年初媒體報導,當美國重要人士前往中國,他們不帶自己原有的手機和電腦,只帶「乾淨」的設備,還要時時關閉藍牙和Wi-Fi、取下電池,一切都為嚴防中國間諜入侵,...
主權兩岸
李維菁
12 月 24,2012
區公所的公務員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爭議,讓人最感挫折的,其實是那種道理明明很簡單,竟能牽連出一堆似是而非的概念性言語的稀泥;一個具體的事情,很快地變成打高空的學理或是觀念討論,行政上卻什麼也沒有改變與進步──就像之前發生過的好多樁爭議一樣。就是,你幾乎可以預見,就像過去一樣,什麼事都不會改變。誤用權力專注辯解的人,不會反省,依然故我,憤怒的不解的人依然無計可施,民眾仍然納悶自己交了稅卻總是得不到誠懇清楚的回應...
司法人權
格瓦推
12 月 24,2012
國家的權力限度——論死刑存廢
本文討論死刑存廢的切入點只有一個——國家權力的限度。 從人權立國的觀點,國家的形成,只能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契約,其邏輯為:為了保障生存、分配資源、分工合作,每個人交付出「部分」個人自由以形成公權力。這是國家各級律法的權力基礎,也是構成國家機器的基本結構。在這種精神下,個人是締約者,國家組織及其律法是契約的具體化;保障個人生存是締約的核心目的,公權力是為了服務此目的的手段。...
全球脈動
董思齊
12 月 21,2012
朴槿惠「民生政府」的課題與挑戰
韓國選出首位女總統,朴槿惠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當選之後的挑戰,更是艱辛。 在「大國家黨」因為李明博執政失去民心、面臨地方選舉大挫敗的同時,原本因李明博排擠出權力核心的朴槿惠,以救世主之姿成為「大國家黨」的最高權力核心。她一方面順勢將「大國家黨」改名為「新世界黨」,以「紅色」這個原本在政治上禁忌的顏色(代表共產的顏色),取代了形象越來越保守的「藍色」,讓重生的「新世界黨」,...
國防外交
吳尚書
12 月 20,2012
中國採購Su-35戰機的意涵
十一月下旬,俄國宣布對中國銷售24架Su-35BM戰機的消息,至少顯示出三點戰略上的影響。首先,以構型而論,較無匿蹤外型的Su-35,即便是製造商蘇愷(Sukhoi)公司也只能宣稱是「第四代++」戰機。跟有匿蹤外型、號稱戰後第五代戰機的殲-20與殲-31相比,世代較舊的Su-35採購案並不尋常。 一種說法是中國常標榜的「兩條腿」政策,就是一面自製一面外購。基於Su-35新穎的117S發動機...
沈昆賢
12 月 18,2012
文明與野蠻共存的國度:從康州槍擊案看美國社會(上)
對於許多台灣人(以及世界上其他的人)來說,每當美國發生重大槍擊案時,他們對這個未知大國的恐懼情緒總會因此莫名地加深。「你看,美國就是這麼危險,一天到晚都有瘋狂殺人犯,還是不要去好了。趕快打電話問你姑姑有沒有事。」 通常,這樣的情緒還會和恐怖份子、戰爭、少數族裔黑幫、貧困郊區、都市犯罪等等連結在一起。永遠都只能透過媒體與好萊塢電影(《黑色星期五》中的殺人魔傑森?)來了解美國的我們,...
‹
…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