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社會安全
邱騰穎
7 月 10,2015
殘破的鐵飯碗-從苗縣府延遲給薪看公務員勞權
苗栗縣政府由於財政規畫不佳,財務缺口竟高達648億元,積欠包商新台幣數十億元工程款。自二月被媒體爆出員工薪資遲未入帳起,不斷為發薪坐困愁城,四月寄給員工一封「共體時艱救苗栗」的信函,並將每月五日發放的薪資改為十日發放,仍舊無法舒緩困境。如今,縣長再度證實七月將持續延遲給薪,並再一次盼大家共體時艱。 一般勞工在薪資發放上受到《勞基法》保障,雇主延遲給薪屬違法事由;...
劉威良
3 月 26,2015
德國的第二次的轉型正義─解聘獨裁時期的所有司法人員,重新招聘
最近因為法務部提名大法官林輝煌而有爭議。很多人也討論到德國的轉型正義為例。德國在二戰後的轉型正義,確實做得不夠,有些法官在二戰前是希特勒幫凶, 在二戰後仍繼續當法官。這在德國社會也多有討論,但是沒有法制規定,政府也無法處置。另外,戰後的德國,仍需要有專業的司法人員,無法完全徹底解除納粹司法幫凶的司法人員,確實是德國社會最大的痛。但在當德國接受東德獨裁政權後,他們痛定斯痛,...
歷史書寫
吳皓軒
3 月 25,2015
從燈火闌珊處走來 ― 側記中正大學、嘉義與318運動(下)
330佔領凱道 ― 全國多元力量的匯流 在三月接近尾聲時,議場內的學生與NGO號召群眾於330當天佔領凱道,同時高雄的工會和NGO邀請許多中南部學運社團一起北上,這股力量就像暖流一般北上迴流,也重申服貿將衝擊台灣所有的公民,而勞工又在其中佔了大多數,因此「民主黑潮、工學聯合」成為這次集結的重要口號,目標是在330展現力量,對馬政府進行施壓。 這次的大集結當中,...
電影戲劇
素樸勛
3 月 21,2015
批判力道棉帶鋼 陳可辛《親愛的》巧妙逃過禁片審查
片名「親」字特別用了繁體字作為標準字體,「亲」與「見」分開,這可不是港人導演的叛逆,是電影的隱喻。 改編的限度與藝術 2013年,陳可辛的《海闊天空》改編自補教事業的創業兄弟版圖,但這聲稱改編自真實的故事,卻硬生生地跳過了天安門事件,這一個刀口子,讓不知道多少戲迷咒罵導演,包含筆者在內皆批評在電影敘事上「好一個和諧企圖」,卻得到金馬獎最佳劇本提名。 2014年《親愛的》...
賴天恆
3 月 18,2015
慈濟大到得罪不起?
自從一句「很奇怪耶」引來「路人甲」一下子撲天蓋地的詛咒,一下子哭天喊地的討拍之後,慈濟內湖保護區開發案終於得到該有的社會關注。開發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對附近居民所形成的危險逐一攤在檯面上。在社會各界的壓力之下,這個龐大集團終於做出「讓步」,這件事看似結局圓滿。 當然事情不只於此。眾人發現光鮮亮麗的袈裟底下不見得那麼神聖,進而啟動對慈濟全面的檢視與監督。兩頁交代上億善款只引發更多質疑。...
思其
3 月 15,2015
房價、美河市、排斥、家與縉紳化 ──一個隱藏在祈求高房價背後的深層問題
最近,由於台北市長柯文哲為了將捷運聯開宅用作社會住宅,使得位於捷運台北橋站共構住宅與美河市的原住戶紛紛跳出來抗議說:「市府的住宅政策是在壓低他們的房價」以及「他們欲企圖築起一面高牆,來阻隔這些新搬入的住戶」等抵制聲浪。事實上,高房價、買不起房子以及期待房價往上走的態度,長久以來,一直都存在於整個大台北地區的人口稠密區內,並形成兩股拉鋸對立的力量,只是,歷屆的雙北市政府執政者,...
全球脈動
文捷
3 月 14,2015
美國威州學生也闖議會 是學匪還暴民?
318學運即將屆滿一周年,近來網路皆可見網友自主整理去年318學運發生始末回顧相關資訊,剛好近日美國威斯康辛州首府麥迪遜(Madison)因一名當地警察持槍殺害一名未持任何武器的19歲非裔少年Tony Robinson,引發當地學生群情譁然並強行衝進州議會,彷彿在美國重演318學運場景。 路透社(Reuters)報導,上周一近2,000位威斯康辛州學生在麥迪遜街上遊行,...
中國問題
張智程
2 月 28,2015
【京都想想】重新思考中國因素下的「台日關係」
台灣近年來所有的主權、民主與經濟危機,幾乎皆來自於一個共同的核心因素,這個被學者稱之為「中國因素」的作用,若將視野提昇到全球層次,則可發現中國的全面性布局正在全球任何一個區域與國家上演著。 從台灣所處的亞洲地緣政治以觀,中國一方面與美國發展「新型大國關係」彼此相互依存,一方面更積極布局排除美國,企圖成為亞洲區域秩序唯一的支配者。這個具體的議程在習近平政權以後日漸清晰,去年中國提出「...
音樂藝術
曾韋禎
2 月 25,2015
台灣最偉大的當代音樂家──蕭泰然
今日一早打開電子郵件,首先映入眼簾的,居然是蕭泰然辭世的訊息;這位一生替台灣歷史譜下《福爾摩沙》交響曲、《玉山頌》、《啊!福爾摩沙—為殉難者的鎮魂曲》、《1947序曲》,以及大提琴、小提琴、鋼琴三大協奏曲的蕭泰然,就在美西時間2015年2月24日8點15分息勞歸天。 蕭泰然1938年生於高雄鳳山的長老教會家庭,父親蕭瑞安為留日牙科醫師,母親蕭林雪女士亦為留日鋼琴家。...
郝為之
2 月 13,2015
鐵窗裡的哀愁:獄中見聞與思考
高雄大寮監獄發生收容人奪槍挾持典獄長,而後飲彈自盡的不幸事件,談判過程裡收容人提出數點獄政改革訴求,內容提及長刑期收容人面對假釋無望而喪失改過向善的制度誘因,突顯既存的矯正政策失能。筆者過去曾在監獄服役,四處見聞,或許因「陪關」的內團體(in-groups)氛圍,得以聽見內部的一些聲音。 此文依據自身見聞與聽聞書寫,來源多為獄中友人或間接的友人,望以當時自然的聊天情境,...
‹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