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文化研究
Nam Quốc Văn
4 月 18,2018
【越南想想】媽祖竟然也渡海過越南
農曆3月23日是媽祖的生日。在農曆三月這段期間會有不少關於媽祖的進香、繞境或慶祝活動。媽祖可算是台灣最受歡迎的神明之一。其實,媽祖信仰不僅存在於台灣,在東亞及東南亞一帶均可發現其蹤跡。譬如在越南,媽祖信仰仍普遍存在於中南部。由此可見,媽祖可說是不分國籍、不分種族的國際海神。她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幫助苦難的人渡海移民到新天地並落地生根。 媽祖信仰傳播到越南與大明國商人到會安做貿易有關。...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竹村公太郎
4 月 03,2018
【書摘】《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信長為何要燒毀比叡山延曆寺?
書名:《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從地理解開日本史的謎團》 作者:竹村公太郎 譯者:劉和佳、曾新福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3月21日 第2章 信長為何要燒毀比叡山延曆寺?──地形所傳達出的真正理由 在戰國時代,沒有任何武將像織田信長一樣令人生畏。雖然有許多關於信長讓人感到恐懼的故事,但其中一定被提起的,就是徹底燒毀比叡山延曆寺的事件。一五七一年,...
歷史書寫
老番
2 月 25,2018
【老番講古】台灣地名野生思考:紅毛井與諸羅山
台灣歷經荷蘭、西班牙、清國以及日本的統治,許多早期地名的形成、意義與發音,並不能以今日北京語的思考邏輯來解釋地名的意義,甚至也不能以河洛語、客家話的思考邏輯去解釋。荷西與清國時代可能是以台灣人漢字去拼湊平埔族語的地名,日本統治時代可能是以日本漢字去拼平埔族語或河洛語、客家話的地名。 此外,許多原本台灣有的名詞,如果是不同統治者所打造,就可能在該名詞前冠上不同的形容詞。例如,荷蘭人鑿建的水井...
電影戲劇
李政亮
2 月 07,2018
【拆哪電影院】當BAT統治中國電影
2000年剛去中國時,有點像是街頭偵探那樣,到處晃晃發現有趣的事物。有一陣子,我最喜歡找的是政令宣傳,大概以前對「翻兩番」那種很白話的宣傳口號印象太過深刻。當時我對街頭上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特別感興趣。 中國的網路世界 中國喜歡用「機遇」這個詞,中國確實也因網路時代與世界同步甚至創造機遇。在此之前,中國的媒介發展總落後時代,1980年代電視機才開始普遍、...
全球脈動
彭孟濤
12 月 24,2017
轉型正義在波蘭
波蘭自2015年由右翼的「法律與公正黨」(PiS)取得國會過半席次後,便積極推動去除共產主義遺緒的工作。繼2016年5月正式生效的「去共產主義法」,今年6月波蘭國會更進一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一項法律修正案,明訂地方當局與國家記憶研究院(IPN)共同商議,在法律生效後的一年內,清除境內跟共產主義有關的各種雕像與紀念碑;11月24日並表決通過決議,譴責共產主義意識型態,並向布爾什維克革命的受害者致敬...
全球脈動
彭孟濤
12 月 10,2017
遲來的正義:「波士尼亞屠夫」穆拉迪奇被判終身監禁
11月22日,聯合國成立的「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ICTY),於荷蘭海牙的總部,宣判「波士尼亞屠夫穆拉迪奇」──曾在波赫戰爭期間,犯下種族滅絕、違反人道與戰爭罪的塞族共和國將軍穆拉迪奇(Ratko Mladić)──終身監禁。 歸根結柢,這場奪走20萬條人命的波赫戰爭,源自於民族和宗教差異。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簡稱波赫,Bosna i Hercegovina)...
教育文化
周盈成
12 月 03,2017
【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 ——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中)
文接【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 ──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上) 關於台灣本土語言,很多人的心態還沒解嚴,表面接受多元,實際充滿禁忌,走投無路還是只好「大家說國語」。繞了一大圈,跟威權時代禁「方言」沒有太大差別。如今在學校裡,老師不命令孩子們互相糾舉了;但在社會上,成人們自願這樣做。 關於這些扭曲心態,...
文化研究
陳怡秀
10 月 05,2017
【日本想想】日本遙控器小秘密:「d按鈕」與「字幕」的貼心設計
很多人到日本旅遊,總喜歡打開電視來看,也許不是很懂日語,但能捕捉到喜歡的偶像明星、收看視覺上就感覺美味的美食節目、或是新聞節目乾淨俐落的鏡面,就讓人覺得心情很好,而試著把視線拉到遙控器上,其實還藏匿著許多有趣的小秘密,比如「d按鈕」與「字幕」就是很好的例子。 遙控器上顯示著粗體「dデータ」(d deta)字樣的按鈕,又被稱為是「dボタン」(以下以d按鈕表示),是因應日本電視數位播放...
文化研究
陳怡秀
9月 06,2017
【日本想想】偶像嫌你臭?!日本「氣味藝術」學問多
炎日中,除了要跟炙熱的太陽對抗之外,看不見的「汗臭味」也成為自己或者是身旁的人的困擾,但麻煩的是氣味無法管制,說出口時,自己和對方都會很尷尬,該如何是好呢?奮力提供夢想與笑容給粉絲的日本女偶像,倒是超級誠實地率先開了第一槍,也讓人看見日本人面對「味道」時的堅持與藝術。 AKB48、SKE48等這些女子偶像團體,以「可以面對面的偶像」為理念,長期舉辦劇場公演與握手會,讓粉絲有親密接觸的機會,...
運動休閒
蔡穎杰
8 月 01,2017
台灣劍道之光:世界級的女劍豪:邱蕎綺
今年關於台北世大運游泳隊名單,台大丁聖祐與協會間的爭議。令筆者想起,下面的故事或可做為參考。 1988年,台灣曾出了一位世界冠軍,邱恆貞(現名邱蕎綺),首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代表台灣拿下世界盃劍道冠軍 (個人賽)。 新星 邱蕎綺高一時開始修習劍道 剛學三個月,劍道隊缺人,邱蕎綺被派上去當主將,結果輪邱蕎綺上場的時候,團隊領先半分,邱蕎綺拼命拖成平手,得到生涯首冠...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