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Mattel
10 月 12,2014
【島嶼邊緣】還我味全龍
味全食品在台灣發展的歷史非常悠久,味全創辦人黃烈火在1939年於日本神戶創立和泰商行,1947年和泰商行在台灣復業,1953年創立合泰化學,1954年更名為味全食品;此後,味全便成為家喻戶曉的重要品牌。不過,頂新魏家在1998年入主味全後,味全似乎不再是昔日的味全。最近好多人在抵制頂新味全,因為這一年內的大統、強冠與正義三次食用油風暴,全部都有頂新味全的熱情參與。...
環境經濟
邱銘哲
8 月 12,2014
【政策想想】 沒有核電,台灣也不缺電:破解馬政府的「製造缺電」伎倆
這兩年夏天大概是台電公關媒體人員最忙的季節,只要天氣炎熱,台電就會盡責的「提醒」國人用電量飆高、供電吃緊,明後年可能會缺限電。今年也不例外。在七月中旬天氣炎熱那幾天,各大媒體紛紛報導「用電量新高台電備轉容量率創5年新低」、「若缺電台電:大戶、工業先限電」、「台電:明年供電更吃緊」,甚至連「發電機組中暑導致發電功率下降」的說法都出現了。台電這些動作,都指向一件事:如果新的電源開發方案無法落實,...
文化研究
林運鴻
8 月 03,2014
失落的台灣文學系所:沒有民族主義花園的文化園丁(上)
按照中研院社會學家蕭阿勤的看法,民族主義在戰後台灣社會的其中一個重要「起源」,可能是1970年代的本省籍文學菁英們,試著透過「台灣文學」歷史系譜之建構,從而誘發了社會大眾關於「我們台灣人」的身分想像。然而,今昔對照,矛盾的會是,儘管過去對於「台灣文學」的關注催產了本土意識的萌芽,但是如果我們深入觀察當前高等教育裡的「台灣文學」建制(在這裡主要指的是各公私立大學的「台灣文學系所」),...
歷史書寫
Mattel
7 月 28,2014
【島嶼邊緣】連勝文家族的噴油傳奇
代表國民黨參選台北市長的連勝文舉手投足幾乎都是鎂光燈焦點,最近關於經濟發展的「台北噴石油」就會比汶萊好之談話更是焦點中的焦點。記得小時候,我想買東西時,家人總是以「我又不是王永慶」或是「家裡又不是挖到石油」回應我。顯然,挖到石油就會變成富翁是雋永不變的道理。 現在提到連勝文,不免就會提起連家的財產。關於連家,大家朗朗上口大概就是「兩代公務員累積兩百億」財產的傳奇故事。...
林琮盛
2 月 19,2014
【中東想想】消逝中的巴勒斯坦土地
巴勒斯坦西岸中部,有一個座落在海拔500公尺山丘的小村落Nabi-Salih,每周五都會聚集一群不滿的巴勒斯坦村民。 除了「喝茶、幹譙」外,年輕、憤怒的年輕人會順著村落聯外道路遊行抗議。他們的目標:700公尺外、成立3年的以色列屯墾區。 Nabi-Salih的阿拉伯語原意為「先知」。但對這550多人的村落而言,他們卻無法「先知」此區資源竟有一天會遭以色列屯墾區剝奪。村民激憤著...
陳清泉
11 月 28,2013
「凱爾特之虎」的甦醒
「凱爾特之虎」甦醒了。一度是歐洲富裕國家之一的愛爾蘭,在歐債危機爆發後,經濟一蹶不振,最後被迫接受國際紓困。總理肯尼(Enda Kenny)宣布,愛爾蘭將退出國際紓困計畫,邁向經濟主權與獨立之路。 1980年代的愛爾蘭,平均經濟成長率為2.4%,國民所得僅7,400美元,失業率則高達14%以上,1988年被〈經濟學人〉稱為「歐洲乞丐」。但是愛爾蘭明確定位要成為「歐洲之窗」,...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
休閒育樂
林勝韋
9月 24,2013
流行音樂可否傳達社會正義價值?──由五月天〈入陣曲〉談起(上)
流行音樂可否反應社會現實、傳達社會正義的價值?基於流行音樂的商業取向考量、內容大多偏向一般的男女之情,本來我很難想像,可以看到近來風起雲湧的各類社會議題在流行音樂中出現,但五月天與主唱阿信近日的音樂運作模式,卻讓我相信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其重點在於──如何操作流行音樂的商業模式。 我所說的「流行音樂」,是以市場作為區隔,相對於非主流的「獨立音樂」而言的流行音樂。實則議題的表達、...
文化研究
雨蒼
8 月 04,2013
華人文化傳統的惡性循環(二)
(接續) 階級制度 有人說,民主的制度才能造就具有公民意識的人民;反過來說,專制制度就只能造就出具有奴性意識的臣民。專制講究的是一層一層的階級,因此階級在華人文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國的政治制度在秦始皇時確立,以法家思維訂立;而教化的儒家思想,則在漢武帝時由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決定。 董仲舒之所以選擇獨尊儒術,恐怕是因為儒家思想大部份鼓勵不同階級,...
司法人權
,
中國問題
李知了
4 月 25,2013
【時事想想】最年輕的政治犯 班禪喇嘛生日快樂
這張照片,是他最後的留影。如果他還在,今天就是他的24歲生日。6歲的時候,他就被中國政府綁架,迄今下落不明。他就是圖博(西藏)的班禪喇嘛。 第十一世班禪喇嘛,原名更登確吉尼瑪(Gedhun Choekyi Nyima),出生於1989年4月25日。1995年5月,流亡海外的達賴喇嘛認定更登確吉尼瑪就是轉世的第十一世班禪喇嘛;兩個月後,班禪喇嘛和他的父母遭到中國政府綁架因而失蹤。...
張紹中
4 月 22,2013
【時事想想】反叛價值的價值:看PSY《Gentleman》MV的語言遊戲
PSY在江南Style的MV取得空前的點閱數字後,推出了下一支單曲和MV:Gentleman。推出80小時點閱人數破億,各界反應激烈,這部MV真是「成績斐然」: 1.被南韓國營電視臺KBS禁播,理由是MV一開始踢開三角錐是破壞公物(算常見的理由,其實南韓當地的電視臺相對保守) 2.被首爾市議員批評說在韓國最大的圖書館裡跳舞違背公共秩序 3.遭致低俗、不雅的批評...
‹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