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電影戲劇
,
音樂藝術
李政亮
8 月 20,2021
【影像內外】從香港電影《空中小姐》裡的〈台灣小調〉談起
近年來,家族故事的出版蔚為盛事。以個人生平為主軸,透過生動的生活史,讓人走入歷史現場,也在字裡行間帶出鮮少被注意的歷史細節。 2015年出版的《五線譜上的許石》與2019年的《西螺大橋:我的父親李應鏜》,兩部作品的作者徐朝欽與李雅容是許石與李應鏜的子女,他們以對父親的紀念寫下傳記,並讓後繼研究者得以就歷史文本進行研究。兩本看似不相干的家族敘事作品,故事主角的作品與成就,...
文化研究
Nam Quốc Văn
7 月 14,2020
【越南想想】原來越南人才是龍的傳人!?
許多人都以為中國人是「龍的傳人」。但其實,「龍的傳人」不過是音樂人「侯德建」於1980年發行的音樂專輯名稱。真正有「龍的傳人」的民間傳說的民族卻是周遭的越南人。 中國在封建時期,龍是皇帝的專屬,只有皇帝才算龍的子孫。一般中國民眾只能被「魚肉鄉民」宰割,哪有資格當龍的傳人? 「龍的傳人」不過是在過去黨國體制及大中國意識下被建構出來的當代政治神話罷了。若檢視中國的「盤古開天」起源傳說,...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29,2020
【被遺忘的歷史】郭國基口禍與「乞食趕廟公」的文化衝突(上)
郭國基,生於1900年,受日本教育,留學日本,娶日本太太,少壯就熱衷政治、社會活動,坐過日本監牢,二戰後參政當過市參議員、省參議員,卻也坐過中國國民黨政權的牢;一生以「郭大砲」征戰南北而馳名,卻在最後一次參選立法委員,當選後不久即因病辭世。 他一生惹的「禍」不少,日治時代是因強出頭抱不平,遭日本特別高等警察(特高警)迫害,羅織到「東港事件」【註1】中而坐牢,備受酷刑後才釋放。...
教育文化
潘寬
3 月 23,2020
【時事想想】回歸教育專業 反同傳教士「彩虹媽媽」遭教育部廢止教師進修課程認可
武漢肺炎疫情日益嚴重,各級學校的防疫都是受關注的焦點;教育部在防疫之餘,不忘處理延宕多時的「彩虹媽媽入校傳教」問題,在3月16日公告廢止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辦理多項教師進修課程之認可資格,讓人不得不豎起大拇指。 爭議已久的彩虹媽媽事件,其所屬的「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遭家長踢爆,是一個帶有基督教色彩的教育團體,利用生命教育的機會,趁機向學生傳教,嚴重違反《教育基本法》...
文化研究
陳威臣
3 月 12,2020
【鐵份補給】一代名車,東海道新幹線700系引退
今年(2020年)二月開始,武漢肺炎不斷肆虐日本,不但造成全境高達574例確診(3月11日下午五點為止,另有鑽石公主號696例、撤僑專機14例),許多活動也被迫取消。 其中最讓鐵道迷難過的,就是原本將在3月8日舉辦,由東京出發前往新大阪的東海道新幹線700系的引退Last Run活動。當3月1日行駛完團體列車之後,東海道新幹線的700系就將在3月8日執行最後一趟任務,由於是告別之旅,...
音樂藝術
Join
2 月 04,2020
【聽那些女孩唱歌】宛如酒紅天鵝絨般的時尚女神——Sade
遙想當初首次聽到莎黛(Sade)的名曲”Smooth Operator”時仍是懵懂青少年,心之所好的是更青春活潑的流行歌曲或叛逆的鏗鏘搖滾,對莎黛這散發濃厚酒精醺人氣息、滿盈爵士調調與優雅氣息的Sophisti-Pop(雅緻流行樂),雖覺頗有特色,但始終沒有太大的興趣,對那紙醉金迷的浮華世界也毫無嚮往;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這首歌曲卻成為回首年少時忘不掉的洗腦旋律之一,...
一青妙
11 月 14,2019
《妙台灣》基隆顏家與二二八事件-追求祖父與父親的真相
我的父親是台灣人,姓「顏」。在台灣,姓顏的人並不多,但與許多台灣人一樣,祖先來自福建省移民,落腳在離台北不遠的基隆瑞芳一帶。 我的中文名字是「顏妙」,接著介紹說:「我的父親是基隆出身」時,常有很多台灣人當下的反應是問:「該不會是那個顏家吧?」因為基隆顏家是台灣五大家族之一,日治時代在靠近基隆的九份、金瓜石採礦致富。 在顏家,有一條「家訓」是:「不碰政治」。 戰後,...
文化研究
陳威臣
11 月 06,2019
【鐵份補給】輕軌是文青主導思維?日本路面電車搶復權
10月16日,高雄市代理市長葉匡時在接受網路媒體專訪時,表示高雄輕軌第二期工程,在大順路區間因沿線居民反對,因此無法維持原有方案,並抨擊前市府興建輕軌的策略。 此話一出引發正反兩面的意見,並且將台灣是否適合發展輕軌的議題浮上檯面。近年來台灣由於都市發展,產業轉型以及空汙與環保的考量,不但鐵道復權,對於環境衝擊較小的輕軌,也開始在台灣發展。...
歷史書寫
根雨屋
9月 30,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沒有合法的國道客運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戒嚴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今天有多家民營業者經營國道客運,公平使用政府規劃的轉運站;但在國道一號1978年通車到1990年統聯客運上路前,唯有台汽能合法經營國道客運,並遲至1995年才將路權開放給其他業者。 早在高速公路開通前,除了鐵路以外,台灣也有行駛省道的長途客運,...
歷史書寫
馬非白
9月 15,2019
【被遺忘的歷史】原住民悲歌(上):中國國民黨殘殺鄒族菁英高一生
為鄒族付出生命 有愛,有恨,無悔 ——高一生的墓誌銘 一九五○年代,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極權政權在台灣的統治正當性,面臨黨內不同派系、台灣人民及國際高度質疑情勢下,遂行專制的『白色恐怖』整肅,台灣的原住民不但未能倖免,還曾遭到蔣政權利用原住民之間的矛盾與利益衝突,擴大層面將未能與中國國民黨政權緊密勾結在一起的菁英予以剷除。 1953年六月五日完成初判,...
‹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