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社會安全熱門
社會安全
林唯莉
9月 30,2015
行政決策並非賭注,而在於體民如親
位於亞熱帶的台灣,一年颱風何其多,卻鮮少像這回杜鵑颱風引來全台撻伐。判斷是否達颱風假之標準,需要氣象局科學的颱風路徑潛勢預測評估;數據是死的,地方首長繃緊神經開會討論的考慮要件除了人民財產安全的維護,還包括放假對於依照國家行事曆排定的工作所造成的延宕,對企業工廠的運作停擺造成的損失。不僅考驗著決策者對未來不可知的理性判斷,更考驗著決策者對於受眾的人性體諒;決策者的難為,就在理性與人性間拔河,「...
社會安全
廖千瑤
9月 29,2015
怎麼放假才對不起國家民族?
廿九日風雨變小了,不但讓南部的首長免於被罵成豬頭,就連昨天新北市與台北市決定放半天假的這種決策都顯得英明起來,但是筆者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要先批評做出放半天假這種決策的人。會做出這種決策的人,應該沒有那種南北奔波就為了趕上班、趕上學的生活經驗吧!會下達這種二十九號上午放假下午上班上學的指示,再一次讓我們見識到,一群生活圈大多侷限在北部的高級知識菁英,就是會做出讓我們傻眼的決策。...
社會安全
陳德愉
9月 20,2015
【內地想想】 南投「80後」──新時代的老人好生活
這是一場在日月潭邊的公祭,地點就在自家三合院裡。三合院被綠樹重重圍起,點點綠意後面是個小小丘陵,連著日月潭。 阿祖八十幾歲才去做神,子孫滿堂,曾孫都念小學了。三合院裡她的曾孫、孫子、孫媳婦們走來走去忙著。遠遠的,我就看到鄉長爸,坐在第一個位置收錢、算錢。 我走到他面前,喊了一聲:「阿伯!」他略有點驚訝,抬頭看看我。「鄉長爸」顧名思義是「鄉長的爸爸」。八十幾歲了,...
政黨政治
,
社會安全
台南小醫生
9月 18,2015
登革熱防疫不只是政治問題,更是實證問題
登革熱疫情延燒,今年5月起至目前已突破一萬名病例。其中又以南台灣特別嚴重,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統計,截至9月16日,全台11006名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中約有98.8%集中在台南、高雄與屏東等縣市。由於南台灣是綠營主政的地區,在中央地方分屬不同黨執政的情況下,疫情一爆發,自然引發更多的政治口水。 必須要嚴肅強調的是,防疫本質上是一高度專業的科學工作。然而當前討論的氛圍,...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蔡榮裕
9月 14,2015
難民和移民的心理差異? ──歐洲難民潮和台灣某段歷史的比對
最近敘利亞難民潮的相關影像和訊息,除了在歐洲,也在我們這塊土地上掀起注意。除了死了一位小男童的相片所帶來的震撼外,還有一些深入的內容需要被想像和假設,我這篇以深度心理學的假設為主題。 愛爾蘭的數家媒體,在九月七日,報導搖滾樂超級天團U2的吉他手兼主唱波諾(Bono)說,「這些人是難民,不是移民(These people are refugees, not migrants)」。...
社會安全
童振東
9月 08,2015
多角度談長照版本哪個比較好?
最近民進黨蔡主席提出「十年長照2.0」後,引起某些人士批評。姑且不論婦女新知基金會等關心婦女權益團體的訴求,前政委、台大社會系薛承泰教授在國民黨中常會演講時批評民進黨,社會福利只有先做沒有先進,不能過於躁進與討好當下,更不能盲目跟進國外〔註1〕。精神科沈政男醫師在臉書提到,「蔡英文的長照規模只有國民黨三分之一,顯然重視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一」。 宜由關鍵指標評估長照版本的好壞...
財政金融
,
社會安全
林金立
9月 07,2015
【政策想想】 實務觀點看長照十年2.0:行政效率、總合治理、與融合能力
蔡英文主席的長期照顧政策,選擇了與目前國民黨政府長期照顧保險不同的路線,以指定稅收的方式為財源,走向公共服務模式的長期照顧,從追求公平正義的精神來看,稅金制的長期照顧能夠讓高所得者付較多的責任,也避免長期照顧保險可能收不到保費的風險,對於民眾來說,相對於保險費的每月付出,指定稅金的財務來源比較無剝奪感,也減少了誘發使用的問題。 沒有總合治理,公共服務的烏托邦不容易實現...
社會安全
陳亮甫、程羿
8 月 31,2015
兩個月後,還記得八仙塵爆當天的急診室嗎?
八仙塵爆第一時間造成500多名緊急傷病患,嚴重威脅原已人力不足、壅塞的緊急醫療系統。事發至今已逾兩個月,幸賴醫護人員日以繼夜的照護,傷亡人數逐漸穩定。塵爆事件乍似告一段落,媒體熱度也消退許多,但事實真如此海闊天空嗎?近兩年來造成大量傷亡的天災人禍越來越頻繁,整個台灣社會、政府是否有從中獲得警惕? 緊急醫療不能只是仰賴條件拮据的應急,應該平時就做好可能有意外事故的準備。然而,...
社會安全
林金立
8 月 18,2015
【政策想想】 因應台灣高齡社會的三支箭
日前的一場高齡研討會上,專家提出「未來50年都會人口將集體高齡化」的警語,確實嚇人,但對於這個命題,個人認為卻是不存在的,理由有三: 一、50年後的高齡定義為何?依然是65歲嗎?還是已經向上提升至70歲,甚至80歲? 二、65歲以上人口多真的會造成衝擊嗎?這個邏輯容易被誤解有高齡歧視的感覺? 三、經濟成長是相對且流動的,一樣都面臨高齡化,農村比都市更早面臨高齡浪潮,...
社會安全
Anonymous
8 月 18,2015
反課綱背後:年輕人對兩蔣儒家社會秩序的挑戰
7月31日凌晨兩點,在反高中歷史課綱的群眾佔領教育部廣場後,一對夫妻來到教育部人群中尋找他們18歲的兒子周天觀。接下來鏡頭捕捉到的事情,開始快速的散佈。對很多人來說,這顯示了兩代之間的裂痕,就像幾天前林冠華和他父母親的衝突一樣。 聯合新聞網拍到周進華強拉兒子天觀離開抗議現場,最後怨嘆說:「我是你爸爸啊。」憤怒的天觀並不領情,在掙扎拉扯後,以手扣住父親脖子,大喊:「離我遠一點!」...
‹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