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文章分類
全球脈動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吳維寧
1 月 09,2014
【中東想想】以色列的性教育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
2013年六月與八月,以色列在特拉維夫與耶路撒冷舉辦了兩場浩大的同志大遊行。時間過後還不到一個月,八月26日以色列高中以下學校開學。在這個新學期裡,以色列公立宗教學校卻將15歲以下兒童的性教育課程全面從教科書中移除,引起輿論嘩然! 以色列的公立學校系統分成公立學校以及公立宗教學校兩體系。根據2010年的數據,全以約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猶太小孩就讀於公立宗教學校。在上學期之前(...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蔡亦竹
1 月 08,2014
人情味.普安堂.巴西舌吻和吃狗肉的相對性關係
我想,很多人都已經把「台灣最大的資產就是人情味」和「台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這兩句話聽到爛了。而且,在許多社會不公不義被揭發時,一些內心其實對正義完全不在乎,只要不干我事管你去死的自私貨色們,更是喜歡拿這兩句出來賣弄,然後說「台灣就是這樣內鬥才不團結」。 好吧。在難聽話出口之前,來給大家看看幾張美麗的風景照。 這兩張美麗的雪景所在,就是剛下檔的大河連續劇「八重之櫻」...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羅璇
12 月 31,2013
公車等等我呀!
對於一個民族的描述,似乎都可以理所當然地援引「民族性格」當作標準回答。就像是當要描述臺灣人時,「禮貌和善」,似乎早已成為點頭如搗蒜的制式答案。 今年八月在德國整整待上了一個月,不長不短的日子若姑且冠以「生活」這樣的稱號仍有些牽強,但至少上市場、趕公車或者轉地鐵也在這不過短的日子裡成了某種身體記憶。而過程中,若要問對於德國的印象,「精準」似乎持續充斥於先驗性的認知當中。 的確,...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陳廷豪
12 月 25,2013
反WTO的印尼之旅 〈六〉 DOWN DOWN WTO!--記韓農〈上〉
在這次抗議WTO的旅程中,韓農的行動可是一個亮點。 不只是各國來的團體中人數最多〈為此,主辦單位農民之路還特地準備二台專門的供韓農行動的遊覽車〉,還有各種的抗議道具,如大型的布條、戰鼓、衣服、口號、歌曲等一應俱全,可說是花非常多的心力和時間在準備,更感覺的出來具有豐富的抗爭經驗。 不過,我們要知道,人們之所以會用許多的精力來抗議,不是因為「吃飽撐著沒事幹」,...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陳廷豪
12 月 24,2013
反WTO的印尼之旅 〈五〉 抗議到底有沒有效?
「抗議到底有沒有效?」 每每看到一個抗議事件,不論是嘲諷式的懷疑,或是建設性的反思,這個問題總是常常被問起。 是啊,參與這種反WTO的抗議行動,可都是專程從各地花大錢搭飛機前來的人們,還有費盡苦心做行政溝通協調的工作人員,目的只是為了抗議一群在大熱天裡穿著西裝坐在冷氣房中開會,並號稱是「為人民服務」的公僕們,甚至會議的結論可能早已被「喬」好,而他們只是來完成開會的形式而已...
全球脈動
張智程
12 月 14,2013
【京都想想】悲哀!「秩序」大國日本
日本這幾天的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新法上路,在網路上引起了很大的波瀾------新「道路交通法」規定,嚴禁腳踏車靠右行駛。腳踏車靠右騎這種連小惡都稱不上的事,過去頂多會被警察攔下來宣導一下就算了,結果新法不但禁止腳踏車靠右騎,還訂了法律效果---三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或五萬元以下罰金。也就是說,今後只要騎個腳踏車不小心逆向被警察逮到,最重可以讓你吃三個月的牢飯。這種令人哭笑不得的法律,...
全球脈動
林琮盛
12 月 11,2013
【中東想想】奶和蜜四溢的殺戮戰場:戈蘭高地
提起戈蘭高地,你(妳)會想到什麼?戰火?衝突?緊張? 戈蘭(Golan)一詞源於阿拉伯語AJWAL,意為「塵土飛揚」的土地。有些以色列人戲稱這片土地為「世界盡頭前的右轉」,因為位置太過偏僻了。 戈蘭高地由南向北逐漸走高,南部海拔300公尺;北部的海拔則達1200公尺。高地的東部火山岩星羅棋布;南部和西部則是懸崖峭壁,俯瞰著約旦裂谷,加利利湖和雅穆克河。...
全球脈動
,
中國問題
林濁水
12 月 10,2013
【華山論劍】中國大有作為是這樣的嗎?島鏈風雷(一)
當習近平到美國高唱要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和「太平洋夠大,足夠讓中美兩國一起遨遊」時,中國就向全世界正式宣告奉行了20多年的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時代已經結束,中國就要開始大有作為了。 習近平這兩句話很清楚地表示了中國不再能容忍美國在太平洋繼續維持獨覇的地位。會面當時,歐巴馬迴避了這問題,在萊斯掌國安會後,雖然終於跟著說中美兩國的確要建立「新型大國關係」,但依她口氣,雙方對「...
全球脈動
,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賴天恆
12 月 10,2013
【時事想想】台灣缺少曼德拉式的轉型正義
這幾天台灣很流行追憶曼德拉。但或許我們更該做的,是瞭解曼德拉所做的,並且在台灣實現本島所一直欠缺的轉型正義。 曼德拉為了人權、平等獻上了自己的一切,包括在一生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的牢獄生活中所失去的自由。而他所實現的,是讓經歷將近半世紀之久種族隔離的南非,能夠走出歷史的傷痛與仇恨。 許多人說曼德拉提倡寬容與憐憫。確實,在南非追求轉型正義的過程中,在曼德拉的堅持之下,...
全球脈動
林琮盛
11 月 24,2013
【中東想想】充滿家庭感的以色列啟智中心(下)
Kibbutz Harduf身心殘障者啟智中心的運作資金主要由政府資助。送進「Houses」(大家庭)的身心殘障者(成員)都經過政府和該中心負責人的審核。 然而,照顧身心殘障者最大的挑戰,絕非例行性的勞力工作,而是令人喘不過氣來的突發狀況。若缺乏耐心、愛心、反應能力和EQ,第一個禮拜的「陣亡率」機率極高,不少無法適應的志工因此離開。反觀在此地負責照顧身心殘障者的工作人員,...
‹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