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轉型正義
歷史書寫
丁允恭
五月 21,2013
【週二想想】我的旅伴Tina Hu與Maggie Lee,在光州
如果這趟匆忙勞頓的公務旅程裡面,真的有兩位女性相伴的話,或許會更有趣味一點。然而事實上並沒有這兩位旅伴的,她們只存在於一個笑話之中: 「你知道關於種種歷史的追溯與清算,由誰來負責最好?」 「誰?」 「要找Tina Hu。」 「為什麼?」 「因為『哪壺不開Tina Hu』。」 大家都笑了。 「我知道了,那不想被檢討的人們,要對付Tina Hu,...
政黨政治
梁永煌
五月 17,2013
台灣轉型正義的大缺憾:一個財經記者看國民黨黨產
許多朋友可能知道,最近有一部紀錄片《好運台灣》,主題是探討台灣民主化、政治發展與未來走向。這讓我不禁想起心頭的痛——台灣民主化欠缺的臨門一腳,黨營事業毒瘤始終無法切除。 一九八八年,我從事財經新聞工作的第二年,就在《財訊月刊》上製作了「黨營事業專號」封面故事(一九八八年五月號)。 從八八年起,至二○○○年元月財訊出版社出版了《拍賣國民黨——黨產大清算》專書,在這十二年間,...
歷史書寫
蔡曉林
4 月 02,2013
春天,1947
「四月是最殘忍的月份。」這是艾略特(T.S Eliot)最著名的史詩《荒原》(The Waste Land)的開場白,因為萬物本該滋長的春暖花開,我們卻站在這塊荒脊、被詛咒的土地上,再生只是幻想罷了,一切只充斥著黑暗與絕望。 1947年的春天顯然也不是個帶來新生與希望的時節,而是在荒原上灑下死亡的種子,這是臺灣島,以及另一個在東北角遙遙對望,同樣也是個悲傷島嶼的濟州島,...
歷史書寫
陳世昌
2 月 28,2013
我們把二二八變了
臺灣——一個永遠不作根本「轉型正義」之國,造成我們至今未能進入一成熟之民主國家。其中最大原因之一,除了全世界最富有黨產造成畸形、不正義的選舉外,就是1980年代後,臺灣民主化過程中我們選擇一最廉價,無流血,世俗化,快速且無文化修正與提昇之「非轉型正義」。我個人把他分成幾個時期。 一:1986-1990 民主狂飆期 1987年一月,鄭南榕由被莫名其妙因有人控告違反選罷法,...
政黨政治
蔡英文
1 月 12,2013
一一三遊行捍衛台灣民主
民主進步黨舉行一一三遊行,我充分支持,因為這是以行動向反民主的馬政府表達人民的強烈不滿。台灣民主政治因為馬英九總統連串的反民主作為而不斷倒退,人民不能再繼續沈默,展現人民力量捍衛台灣民主,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首先,召開國是會議推動各類退休金制度改革,是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意見,但馬總統卻堅持不召開國是會議。 台灣已走向老人化、少子女化社會,各類退休年金會成為占用國家資源的最大部分...
朱恩成
1 月 07,2013
【徵文得獎作品】還有好多路要走⋯⋯
不經意地我們走到了今天這一個時空交錯的當下,那昨日的種種早已深深鑲嵌進每個自稱為「台灣人」的靈魂深處,成為一種基因、一種觀點,一種叨叨絮絮且得來不易的歸屬認同。孵化一個屬於新世代的視野,我們何其有幸參與其中?反身的視角,仍舊要從腳下踩著的這片土地開始。多麼不容易!像渴望羽化的蝶,竟讓我們醞釀過好幾個世紀。 外祖父生於1937年,這一年總督府體系再因逐漸惡化的日中關係,改回武官任職。...
李拓梓
12 月 23,2012
【週日想想】說服的過程:談轉型正義與廢死
課堂上的小挑戰 每個學期的「法學緒論」第二堂課,我都會讓學生看談蘇建和事件的「島國殺人紀事」紀錄片,然後第三堂課看鄭文堂導演的「眼淚」。看完之後我會要學生回家google幾個名字,比如誰是江國慶、誰是湯英伸。 我會提醒學生,這些影片有特定的立場,為師者如我,並不要求大家跟著立場走、或者因此改變立場,但我希望大家都可以花點時間,想想我們所以為理所當然的那些事,...
全球脈動
董思齊
12 月 22,2012
是「女總統的誕生」還是「轉型正義的完成」?--對朴槿惠勝選意義的重新理解與在地反思
關於朴槿惠的勝選,當台灣各界集中焦點在討論是「女總統的誕生」還是「轉型正義的成功」之時,其實不免讓我感到是用「外於韓國的脈絡」來理解與討論朴槿惠勝選的意義。 對於不同解讀觀點的同情式理解 在對於韓國實際狀況資訊不完全,又得對照與呼應台灣現狀的前提之下,基於論述出發點與論述目的的差異,不同的人對於「朴槿惠的勝選」都會抓著自己所見到的部份,因此無可避免地做出很不同的詮釋與理解。...
全球脈動
黃建龍
12 月 14,2012
【週六想想】我的西班牙轉型正義小旅行系列(六之六):終點
回復歷史記憶,消除國家上空的幽靈 西班牙的歷史記憶法,就是台灣常說的轉型正義法案,「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這個名詞幾乎已經跟「台獨」一樣被藍綠兩黨汙名化了,要不就是說他會挑起族群對立,要不就說這是當時大時代環境所造成的傷口,越挖會越傷痛…等等諸類的藉口。其實歷史記憶法案不是西班牙的專利,在歐洲各國甚至中南美洲國家(如阿根廷、哥倫比亞),非洲國家…...
黃建龍
12 月 08,2012
【週六想想】我的西班牙轉型正義小旅行系列 (六之五) :暴力的對望:當獨裁碰上恐怖主義
車行過畢爾包(Bilbao),往東邊海岸行去,這是一個距離畢爾包不遠的小村落Lemoiz (巴斯克語地名),彎過兩個髮夾彎,海岸邊聳立著兩個超大的核子反應爐的建築體,顯然已經廢棄徐久了,畢爾包大學的朋友慢條斯理地告訴我這個反核的故事…。 這是Lemóniz 核能中心(entral nuclear de Lemóniz),距離畢爾包30公里遠,1972年建造,是當時獨裁者佛朗哥的「...
‹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