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美國
歷史書寫
藍弋丰
3 月 14,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七:七月四日誕生
1776年3月17日,困守在波士頓的英軍狼狽不堪撤走,這天日後成為「撤離日」紀念日。兵不血刃奪回波士頓之後,華盛頓發現,城內的防禦工事堅不可摧,如果他先前想要正面進攻的提案沒有遭到民主否決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與英國戰事還沒結束,所有人都預料到接下來雙方決戰的戰場將會在紐約,大陸軍馬不停蹄移防,雖然急行軍相當辛苦,但波士頓的英軍夾著尾巴逃跑,讓士兵們充滿前所未有的自信,...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藍弋丰
2 月 27,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五:獨立是《常識》
1776年1月1日英王的「反分裂」演說引起軒然大波,就在殖民地人對英王的鴨霸態度大感不滿時,一本反擊文章小冊子橫世而出,掀起了美國獨立戰爭「文鬥」的最高潮,這本小冊子名叫《常識》,由湯瑪斯‧派恩所撰,但他並未具名,一推出,三個月內就狂銷12萬本,一年內紅到歐洲,總銷售量達50萬本之多。 12萬本看起來沒什麼,現在美國賣破百萬的書很多不是?不過請記得,當時美國只有13州,...
賴怡忠
2 月 25,2013
連戰訪中、美日峰會、釣魚台
二月二十四日連戰應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邀請赴中訪問,「連習會」今天(二十五日)登場。雖然宣稱這是「走春懷舊」之旅,因此去「看看老朋友」。馬英九祝福連戰行並託連戰代為問候習近平,民進黨則對連習會表示這沒什麼好奇怪的。但實情是如此嗎? 由於連戰此行與國共論壇無關,但邀請卻是來自準國家主席的習近平。說這是老朋友敘舊也實在太奇怪。過去國民黨重要領導人在國共論壇以外的時程訪中,...
主權兩岸
Yuming
2 月 06,2013
釣魚台是台灣在東亞戰略的砝碼
近日來,有關釣魚台(尖閣群島)主權問題的各方說法,又再度鼎沸。各種學理、立場:親中、挺日、反美都在在觸動台灣關於外交困境與主權意識的敏感神經。但筆者認為,釣島問題的本質並不在於民族衝突、歷史糾葛、地理遠近或是爭論不休的國際法各項原則。嚴格來說,釣島在過去與現狀的爭議,都源自二戰以後的「美國全球地緣戰略」。 回顧二戰至今美國的全球地緣戰略,在整個歐亞大陸周邊,從東亞的東海至南海,...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23,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一:邦克丘戰役
縱觀世界歷史,適得其反的例子可說不可勝數,美國獨立的過程更是一連串事與願為的結果,一開始,英國與法國在北美洲殖民地競相擴張而發生衝突,由華盛頓在荒野中的戰鬥為引信,引爆法印戰爭與七年戰爭,然而戰後英國卻限制殖民地的擴張。 當英國因為七年戰爭的財政負擔而想對殖民地加稅,卻引發殖民地抵制英國貨物,得不償失而不得不取消大部分加稅。 英國東印度公司因殖民地人抵制英國茶改買走私茶大受打擊,...
許建榮
1 月 21,2013
那些為台灣民主努力過的「境外勢力」(下)
外國友人的秘密救援行動 1970年代開始,不少外籍學生、報社特派員與外籍友人等等,以個人為單位,透過秘密管道救援台灣政治犯,或向外傳遞台灣人權與民主運動訊息。日本的三宅清子與美國的梅心怡(Lynn Miles)是最著名的兩位秘密聯絡網成員。他們與在台灣的人權工作者如田朝明、謝秀美(謝聰敏之妹)、陳菊,以及一些在台的外籍人權志工聯繫,建立和海外台灣人社團、人權組織的聯繫管道。其中...
賴怡忠
1 月 08,2013
美中會進行第四公報協商嗎?
才揮別令人傷心痛苦的2012年,怎麼又出現美中要簽署第四公報的傳聞?不是在2011年初才傳出過但是沒有成功嗎?為何2012年11月美中各自的政權輪轉確定後,這個說法又出現了呢? 的確,目前並未聽聞美中要進行第四公報協商。但是種種跡象顯示,美中關係朝向這個趨勢發展的可能性,正在加強。 隨著美國重返亞洲的部署逐步升級,日、韓、菲、越、印度等國與美國的合作日趨緊密,...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02,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八:分鐘人:開戰時刻
「分鐘人」,這是啥,新的美國超級英雄嗎?……或許應該說是美國最古老的英雄,而且分鐘人不只一人,有成千上萬人……不打啞謎了,想知道「分鐘人」的故事,咱們還是得從前情提要開始說起。 話說華盛頓的老戰友湯瑪斯‧蓋吉來到了波士頓,擔任麻州軍事總督,這位蓋吉將軍來頭可不小,他與華盛頓是在布雷德克遠征時認識,在那場軍事大災難的一開始,法印聯軍兇猛的攻向英軍,首當其衝的正是蓋吉的擲彈兵,...
全球脈動
董恒秀
12 月 22,2012
槍權天授,所以要燒獻兒童?
台灣陰雨濕冷好長一段時間,好不容易週末放晴,正要好好享受風和日麗的舒適與溫暖,赫然傳來美國(12月14日)又發生校園血腥慘案!當我看到有二十位兒童遇難時,一時之間回不過神,不相信這是真的!晨陽與清新的空氣帶給我早上的抒情一下被這樣的震驚掩蓋。這個國家怎麼了? 一個許多人夢想的民主、自由與重視人權的國家,竟然頻頻發生校園槍擊屠殺事件,...
沈昆賢
12 月 18,2012
文明與野蠻共存的國度:從康州槍擊案看美國社會(下)
我們從更廣義的「西方文明」的角度來看近日的美國康州校園槍擊案件。這次的悲劇,連中國與伊朗的領導人都致電歐巴馬表示哀悼,這是非常讓人驚訝的現象。在自己國內公開或非公開的屠殺自己無辜人民的這兩個國家(西藏目前因自焚而死亡的人數高達九十七人),都不曾也不會對自己的國民之死感到哀悼,但他們卻反而去安慰死了二十個兒童的美國。為什麼?怎麼會如此荒謬? 這諷刺的行為,顯現出美國作為一個「文明」...
‹
…
4
5
6
7
8
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