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美國
林琮盛
6 月 21,2014
【中東想想】 當巴勒斯坦隔離牆作為一種觀光財
2002年夏天,一位巴勒斯坦自殺炸彈客在希伯來大學的學生餐廳轟然引爆炸彈,造成近百位學生死傷,死傷者中,包含數位美國年輕人。 自從那場震驚以色列全國的爆炸案後,以色列官方決定對巴勒斯坦採取隔離(segregation)措施,沿著巴勒斯坦地區豎立起8、9公尺高的隔離牆。這道牆至今仍在持續圍繞著猶太屯墾區周圍,不斷擴延、建造中。 對巴勒斯坦人而言,...
江昺崙
6 月 19,2014
人民在哪裡?
很多政體或政黨的名稱,無巧不巧都有一個「民」字。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到「民主黨」、「國民黨」、「民進黨」及「親民黨」,好像訴求的對象都是「人民」、都是「People」。但是這些政治團體雖然以「人民」為號召,但他們心中的「人民」去了哪裡?在政策制訂的時候,人民的聲音有被聽見嗎?或者,他們念茲在茲的,是人民的生活福祉嗎? 圖說:街友無處可去,...
陳清泉
6 月 07,2014
習近平的亞洲門羅主義
被視為中國「主場外交」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峰會」(亞信峰會)落幕,習近平在會中提出的「亞洲論述」,藉峰會倡議亞洲安全合作架構,明顯劍指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 圖說:門羅主義的諷刺漫畫。圖片來源:redflora網站 習近平在峰會演說中強調「亞洲的事情,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辦。亞洲的問題,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來處理。亞洲的安全...
藍弋丰
6 月 04,2014
【能源思考題】(二十二)夏威夷:回不去了
許多人常說美國是電業自由化的國家,其實,雖然美國電力公司民營,但還是受到相當多規範,而且美國各電力公司也處於相對寡占的情況,並非百分之百自由競爭,不過,大體上,每當電力公司向主管機關提交計畫時,原本大多是會照計畫通過,並不會干預民營電力公司的運作。 不過今年4月29日,當夏威夷電力公司向夏威夷的公共電力委員會(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
陳鴻達
五月 16,2014
【時事想想】台美肥咖協定風波,馬政府放縱海外避稅露餡
日前傳出台美簽訂美國肥咖條款的跨政府協定出現新變數,起因於美方要求我國的稅務單位必須參與。面對美方要求,馬政府竟說為避免國人擔心海外查稅,故仍將協調由金管會主政。此事件不但讓馬政府大出洋相,也再次凸顯馬政府刻意放縱國人海外避稅。 目前各國都是由財稅主管機關與美國簽署相關協定,只有台灣是由金管會主政。除了是國際慣例外,各國在配合美國肥咖法案時,...
賴怡忠
五月 08,2014
決定台灣興廢的戰爭已全面引爆──接下來,我們會面對什麼事?
318運動在410出關後至今已有一段時日,這場席捲台灣的政治大洪水到現在依然餘波盪漾。不僅導致兩位民進黨天王級人物先後宣布放棄角逐黨主席,使蔡英文篤定當選,同時對國民黨內部也帶來新的衝擊。原本在318前預料可以輕騎過關的連勝文,在馬金體制的全力封阻下使其黨內初選領先幅度大為降低。馬英九藉此成功展現了連如欲勝選,就必須尋求與馬合作的威脅力。此外,馬英九的「反跛腳戰爭」...
寇謐將(J Michael Cole)
4 月 11,2014
破解外國(行)學者對「太陽花運動」的迷思
原文:Debunking the Myths About Taiwan’s Sunflower Movement 刊登於China Policy Institute Blog,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2014/4/4) 搞不清楚狀況,就回頭祭出陰謀論。社運與學運人士佔領立法院,到執筆的今天已經第18日。...
洪榮一
4 月 08,2014
大國政治與《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2014年4月初,當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運動如火如荼的在各地展開時,與一位美國軍方的老朋友在台灣敘舊時不可避免地觸及了這個議題。不意外的,美方還是始終以美國的利益為最高考量來檢視有關《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發展以及「反服貿學潮」的發生原因與影響。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與全球化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在「...
黃育徵
3 月 04,2014
政治民主之後,教育也要民主化
最近教育部高中課綱調整定案,其中以歷史教科書的本國史調整比例最高,其所引發的爭議雖然挑動了台灣社會最敏感的神經,但也正好讓全民正視台灣教改的幾個基本盲點,何嘗不是導正教改方向的最佳機會! 從民主社會的進化來看,「教育民主化」 是深耕和捍衛民主、人權的基石 其實這個爭議的重點不僅在於調整後的課綱內容所隱含的意識形態,...
賴怡忠
2 月 24,2014
王張會與台美關係──歐習會更令人擔憂
眾所矚目的「王張會」結束後過一星期就出現了「連習會」。台灣多將焦點關注於「王張會」是否會談「馬習會」,但根據王郁琦說法,馬習會只在「廣義」的王張會由中方主動提起一點,確認中方不樂見在國際場合舉行馬習會。另一方面,「連習會」獲中媒大幅報導,比王張會的聲勢還大。對「馬習會」保留但高調舉辦「連習會」,習近平的態度不言可喻。 只是當國內幾乎都以「馬習會的會前會」來看待王張會時,...
‹
…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