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豐次郎年輕時,曾有遠赴海外發展的鴻鵠之志,然而,卻在工廠工作時斷了一隻手。面對逆風,他的人生越發堅毅,反而因此發現勞工與資方不對等,攻讀法律並從事勞工運動。受到伊藤博文的鼓勵,1904年開始來台灣發展。
他的角色起初是以電影放映協助後藤新平的文化宣傳,1906年後藤新平調任滿鐵總裁之後,1907年高松豐次郎在官方的協助下,將台灣的治績(一大部分是後藤新平之功)拍攝了紀錄片《台灣實況紹介》赴日本宣傳。十多年之後,高松豐次郎1917年淡出台灣回到日本發展。

值得討論的是,高松豐次郎是帶著理想來到台灣的,為什麼最終還是回到日本?高松豐次郎在台灣創下多個傳奇,諸如拍了第一部以台灣為主題的紀錄片、在台灣從北到南有多家戲院,他在台灣發展電影事業過程裡所遇到的挫折,有個人因素、也有環境因素,這些都是台灣早期電影史的一部分。
高松豐次郎的理想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