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總統蔡英文日前到了台南蘭花生技園區,除了參訪蝴蝶蘭溫室,我相信這位即將上任的準總統,一定也聽到許多業著們所述說的產業現況。台灣的蘭業看似輝煌,但在國際市場上已經遭遇到很大的競爭壓力,特別是來自設施、設備都優於台灣,世界數一數二的農業強國——荷蘭。
荷蘭的國土多半位於海平面以下的荷蘭,這個國土面積只比台灣大20%,人口只有1,700萬的小國家,卻能在2014年時創造了900億美元的農產品出口產值。在這之中,鬱金香、蝴蝶蘭等觀賞花卉類的出口產值世界第一,番茄、彩色甜椒等茄科作物出口產值也是世界第一。此外,還有常常在媒體廣告上出現的海尼根啤酒,這也是來自荷蘭的產品。
但是,荷蘭也不是天生下來就是世界第一。今天荷蘭在農業領域的輝煌成就,其實是一次至死地而後生的淬煉。大約在30年前,歐陸各國開始了區域經濟整合,歐洲共同體打破了各國之間的關稅障礙,來自南歐,價格更為低廉的農產品開始往北傾銷,當時的荷蘭農業幾近崩壞。
不論是農業還是畜牧業,荷蘭的生產效率和成本一直無法與南歐,尤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農產品相抗衡,短短幾年之內,荷蘭的農場、牧場一家一家關閉,大量的人口失業,農牧業的從業人口急速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