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拿馬文件》看台灣稅制

友善列印版本

近日《巴拿馬文件》曝光,全球各國富商大賈、權貴名流如何透過離案帳戶或海外公司隱匿資產的把戲,被攤在陽光下檢視。眼尖的媒體發現,「為何名單中的美國人這麼少?原來美國就是避稅的天堂──根據「國際賦稅正義網絡」(The Tax Justice Network, TJN)二○一五年的調查報告,美國在全球「避稅天堂排行榜」上高居第三名,僅次於開曼群島和新加坡,甚至超越了眾所周知的洗錢中心瑞士和香港。

說起來這當然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因為稅基侵蝕與不當利潤移轉,也是使國庫空虛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嘆的是,台灣亦不遑多讓,因為現在的台灣不僅已成富豪的低稅天堂,也是企業的低稅天堂。

過去馬政府提供財團的租稅負擔率遠低於其他國際主要國家,營業稅、營所稅率等都是全球最低。如九十八年起政府大降遺產稅、九十九年把營所稅從二十五%降至現行的十七%,導致國家稅收銳減一千六百多億元。俾九十九年租稅負擔率降到十二%,不僅比美、日、香港、新加坡低,也比韓國的廿五%、中國的十九%低,幾乎是世界最低水準。甚至還出現愈大的企業,稅率反而愈低的荒謬現象!

此外,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應小英教育基金會之邀和蔡英文舉行座談,他直言,台灣貧富差距之所以一再擴大,乃是「政府提供給富人合法避稅的途徑太多」。

所以這次在「巴拿馬文件」的名單中,台灣方面,其中雖然看似持有台灣護照的只有九十人左右,也並未牽涉台灣政治人物,相較其他國家比例相對地少,恐不是台灣的富豪都不避稅,企業也不逃稅,更非台灣的政治人物比較愛國,而是台灣既然是名副其實的低稅天堂,除非是廠商要到對岸投資,間接在海外設立紙公司,何必跑到巴拿馬去攪和,笨到冒天下之大不韙呢?

然而藉此事件,我們期望也呼籲即將上任的新政府,除了儘快檢討、修訂海外追稅條款(所謂「反避稅條款」)外,必要時加重避稅的逃避責任,也更應正視我國稅賦長期獨厚富人和財團的政策思維,一改過去把每年稅負的重擔,壓在受薪階級身上,重建租稅公平正義。或許如此,這整起醜聞風波何嘗不也算是一件意外的「好事」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