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美中外交安全對話對臺灣的啟示:自己挺身而出,才有他人助力

友善列印版本

6月21日在華盛頓舉行的首輪美中外交安全對話,在外界看來以各說各話虎頭蛇尾等方式結束。其中關於臺灣的部分,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與國防部長馬蒂斯在會後舉行的記者會上隻字不提,但中國外交部的新聞稿則有「美方表示,美國政府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美方承認西藏是中國一部分,不支持分裂中國的活動」的敘述。

此前,美國國務院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曾表示,如果美中雙方在會中談到臺灣,美國的回應將是信守一中政策,以及反對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並在《臺灣關係法》之下履行對臺灣的承諾。從中方新聞稿來看,董雲裳所言不假。從美方記者會的情況來看,蒂勒森與馬蒂斯似認為,臺灣目前不應作為美中安全對話的主要重點之一。而這一立場是基於認定,美國仍是台海議題的唯一支配者,台海局勢相較於朝鮮半島與南海,短期內並不存在損害美國亞太戰略利益的危機。

這項作法對臺灣的好處在於,蒂勒森與馬蒂斯都沒有從先前對臺灣的政治承諾或戰略規劃退縮:前者曾在6月中的國會聽證中表示,在遵守一中政策的同時,也願意實踐對臺灣的承諾;後者則在6月3日的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的致詞中,將臺灣置於國防部的新亞太政策路線之內,一改歐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rebalancing)戰略完全忽視臺灣的態度。

這些作為對於臺灣抵擋中國的安全威脅當然有所幫助,但最多也就僅止於此。從世界衛生大會(WHA)等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參與,以及最近巴拿馬斷交等事均可看出,美國、日本、歐洲等大國,不可能為了支持臺灣的外交參與而拚盡全力,一來這本非他們的國家利益,二來也與他們所奉行的一中政策立場相悖。

甚至在最攸關臺灣生存的安全層面,也有可能因為川普才是最終決策者,讓該兩人的承諾或規劃落空。中國現在抓緊的就是這點:原本習近平在川習會後公開宣示,要優先推動外交安全對話,但這次會議完全透露中國的蠻不在乎態度,反而更在意是否能與川普,和其最信任的女婿庫希納(Jared Kushner),與女兒伊凡卡(Ivanka Trump)一家建立更穩固的關係,如此就能保證擁有對川普影響力最大的溝通管道,並對整個美國行政部門收釜底抽薪之效:無論他們推出何種強硬政策,只要川普不同意或壓著,就不會對中國構成危害。

美國對臺灣的國防安全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使臺灣想推動國防自主,也離不開美國的幫助。面對中國的釜底抽薪攻勢,臺灣可多加思考是否有其他反制之道。例如潛艦國造案重回過去美國在陳水扁政府時期提出的「改良型白魚級(Barbel class)」方案,搭配數艘於美國國內生產以提振川普最關注的美國國內就業。當然此案也會有來自其他部門(如不希望美國本土出現柴電潛艦生產線的美國海軍)的阻力,但終歸是臺灣在歐洲不願協助、日本貨也買不到(或不願買)的情況下,另一條可行出處。

此外,美方也多次指出,臺灣對於本身的國際參與,應提出更多創意構想。或許巴拿馬斷交與這次美中外交安全對話可作為新刺激,讓國人與政府都能思考,中華民國的外交到底應朝向何方,邦交國的意義又在哪裡。最重要的,是認清所有其他國家的支持,都是助力而非阻力。無論是外交或安全,我們切不能抱有「己願他力」的態度,唯有自己先挺身而出捍衛自身主張與權益,他人的支持才會產生真的助力。

關鍵字: 川普中國美國國防政策WHA巴拿馬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