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國防政策
王俊評
6 月 29,2017
【時事想想】美中外交安全對話對臺灣的啟示:自己挺身而出,才有他人助力
6月21日在華盛頓舉行的首輪美中外交安全對話,在外界看來以各說各話、虎頭蛇尾等方式結束。其中關於臺灣的部分,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與國防部長馬蒂斯在會後舉行的記者會上隻字不提,但中國外交部的新聞稿則有「美方表示,美國政府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美方承認西藏是中國一部分,不支持分裂中國的活動」的敘述。 此前,美國國務院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曾表示,...
國防外交
洪榮一
2 月 13,2017
【國防想想】誠實面對挑戰、務實推動國防事務革新
國防建設是一項長時程、投資大、明顯效益低的政治工作;或者由於普羅大眾對國防政策的感受不如對其他民生財經政策的感受來的直接切身相關、又或許是受限於國家領導人對國防事務的陌生與不重視,台灣的國防正面臨系統性崩壞的嚴酷挑戰。 相較於陳水扁與馬英九,蔡英文似乎比這兩位前任國家元首更願意花心思在國防事務上、花時間來關心國軍。當她第一次說出「國軍的榮耀就是我的榮耀」這一經典名句時,...
國防外交
張國城
3 月 31,2016
【國防想想】 高級教練機需要國造嗎?
近日蔡英文主席前往漢翔公司訪視,對漢翔推出空軍高級教練機的自研自製計劃,據媒體報導她有三點期待:「其一是需符合空軍需求,提高自製的產值比例;其二是為下一世代戰鬥機的研發打下基礎;其三則要求儘速完成原型機進行試飛。」筆者對於這幾項觀點原則上都贊成,但是仍有一些問題,或許新政府需要予以考量。 第一是空軍的需求問題。基本上,先進國家的國防採購應該是依據威脅評估下考量資源分配,...
國防外交
洪榮一
8 月 31,2015
【政策想想】 勿落入馬政府「徵兵vs.募兵」的政治陷阱
「國防、外交、兩岸」是總統的主要職權。但是「國防」這個政策主張卻往往又是我們總統候選人在選舉期間最感陌生、而選民最感疏離的議題。為了避免在野時資訊不足的窘境,不少總統候選人往往挾洋自重的求助於國外專家的意見與規劃。 如果國外的政策經驗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檢討而全盤移植台灣時,往往會對具有鈍重性與慣性的國防政策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例如,馬英九在野時聽從麻省理工學院舒維都教授的建議,...
主權兩岸
Peter Enav 溫逸德
8 月 17,2015
拉美防中,蔡英文該作的三件事
我最近在一篇發表於英文版想想論壇的投書中(中文想想論壇譯稿:「中國對台策略的崩壞」)提到,蔡英文在明年1月總統大選的勝利在望,幾乎必定會引發中國的大動作回應,而且不會只是挖角台灣的邦交國,或是在官方媒體上大肆叫罵這麼簡單而已。我寫到,由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衝動性格,假如下一次大選(2020年)民主進步黨再次獲勝,中國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絕不能完全排除。...
國防外交
吳明杰
7 月 18,2015
【國防想想】美台軍事合作升溫,年底可能宣布對台軍售
一張前參謀總長林鎮夷2009年六月密訪夏威夷Kaneohe美軍陸戰隊基地的照片,被擺在海軍戰史陳列室的小角落,毫不起眼,也沒什麼人注意,外界對於這名國軍四星上將訪美更毫不知情。因類似軍事交流行程,台美雙方過往一向低調保密,就像這張照片,只能封存在海軍原作戰中心洞庫改裝的戰史館中留做紀念,不能曝光。 1996年台海危機後,從過去的羅本立、唐飛到後來的李天羽、霍守業、林鎮夷等,都曾密訪美國,...
國防外交
李瑞中
3 月 19,2013
給司徒文一個讚(下)
司徒大使第二個批評針對國軍的士氣低落與馬政府的募兵制之不可行,遭到國防部發言人立即的反駁。司徒大使將近年來接連破獲的共諜與洩密案件視為其立論的證據,但國防部認為這是保密防諜成功的象徵。 國防部官員心知肚明的是保密防諜首重防患於未然,等事情發生才亡羊補牢,通常對國家安全的傷害已經造成。此外仔細推敲國防部乍聽之下似乎言之成理的說法,更有可能的解釋恐怕是因為共諜與洩密恐怕已經相當普遍,...
洪榮一
1 月 29,2013
「Taiwan Style」:全募兵制、裁軍、與軍事事務革新
2008年以來,嬴弱無為的政治指導,持續弱化台灣的國防能量。罔顧現實、一意孤行的國家安全暨國防政策,對內造成國家資源的錯置與浪費,對外引起國際間對台灣自我防衛決心的懷疑。台灣已經不可避免的步入了「統帥無心、政策失能、三軍失據、全民難安」的困境。美國智庫學者斯科特‧貝茨 (Scott Bates) 《台灣21倡議(Taiwan 21 Proposal)》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