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想想】 高級教練機需要國造嗎?

友善列印版本

近日蔡英文主席前往漢翔公司訪視,對漢翔推出空軍高級教練機的自研自製計劃,據媒體報導她有三點期待:「其一是需符合空軍需求,提高自製的產值比例;其二是為下一世代戰鬥機的研發打下基礎;其三則要求儘速完成原型機進行試飛。」筆者對於這幾項觀點原則上都贊成,但是仍有一些問題,或許新政府需要予以考量。

第一是空軍的需求問題。基本上,先進國家的國防採購應該是依據威脅評估下考量資源分配,據以決定國防政策,在國防政策下決定武器裝備的籌獲形式;換句話說,是先行確定需求規格後,再展開招標。國內外廠商則依據本身能力提出產品競標。除了性能、造價與時程之外,外國廠商所能提供的技術移轉和工業合作範圍和額度也是重要考量。

除了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之外,飛機或直升機這類空用裝備很少是先決定要外購還是自製的,因為技術門檻和研發的風險一般來說比較高。這和是否扶植國內航空工業並無衝突,因為在招標條件中可以規定外國得標廠商和國內廠商(如果有的話)必須移轉的技術和工業合作額度。外國廠商想作本國的生意,就要拿出夠好的條件。

以世界航空工業第一的美國來說,美海軍在1990年代選擇下一代高教機時,五角大廈和海軍也沒有先政策確定是要採購國造新機還是外購,而是採取「開國內國際標,附加技術轉移與合作生產條款」方式,結果是英國的鷹式教練機得標,但是和美國的波音公司合作生產,這故事的重點是,波音當然有能力提出有符合要求的新設計,但在考量成本效益的情況下還是與英國合作改良既有成熟的設計;漢翔的軍機研發能力應該還和美國的波音公司有一些差距。

至於「為下一世代戰機研發打下基礎」,則可以參考美空軍下一代的T-X教練機計畫,是混血與新設計並呈:波音、通用動力和諾斯洛普準備提出新設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則打算提出韓國聯合研發的T-50競標。原本通用動力打算和義大利合作提出M-346的改良型(該機曾來台灣表達投標意向),諾斯洛普則打算以英國的鷹式機作為改型,但現在諾斯洛普和通用動力都已經放棄了鷹式和M-346,只能認為這兩者已經不可能滿足T-X的要求,因為T-X在美國是要訓練下一代戰機飛行員的,現在這兩種歐洲血統的高教機和需要模擬的下一代戰機相比,欠缺的不是數位飛控或者先進航電那樣的「硬」技術來作為補償,而是與基本氣動力設計有關的硬技術。換句話說,這些21世紀初的先進教練機和下一代戰機所需的氣動力技術(超音速巡航、超音速機動)已經有距離,所以這是它們不被青睞的原因。

以漢翔目前的能力,能夠在合理的時程內研製出如鷹式或M-346同級的高教機就已經是非凡的成就,想要為下一世代戰機的研發奠定基礎並不容易;除非我們對下一世代戰鬥機的性能要求還是F-16C/D等級。即使是,高教機的技術和戰鬥機仍然有很大的差異,主要是雷達系統;先進的空用雷達是現代戰鬥機戰力的靈魂,從高教機的研製過程不能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和技術,因為高教機一般不配備這類系統。如果我們要外購雷達,則高教機是否自製和此不相干;如果選擇自力研發,則集中資源是重中之重,設計研發一種全新的高級教練機可能只會分散資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