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廣場協議」為鑑:美中貿易戰是否讓中國步入失落的二十年?

友善列印版本

1985年日本被迫簽署《廣場協議》,其背景與2019年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十分相似。當時的美國雷根政府強烈指責日本操縱匯率,稱日本政府故意讓匯率遠低於美國,讓日本出口業者享受不公佈的貿易優勢。然而,美國譴責日本的本質,其實是雷根政府實際的強勢美元政策,才使得日元對美元匯率一直保持在235:1左右,倘若日本不簽署協議,代價就是失去龐大的美國市場,沒有美國市場等於失去國際市場,迫使日本屈服於美國談判代表所開出的各項要求。

貿易赤字不妥協:川普與雷根的強勢作風

《廣場協議》簽定前三個月,美國就跟日本陸陸續續在談匯率的問題,首次談匯率時,日本大藏省國際事務副相行天豐雄,就嚇出一身冷汗,知道美國要對日本下狠手了,美國聽取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建議,意圖推動日元升值。由於雷根總統個人信奉「美元強則美國強」的策略,儘管國務卿和內閣成員建議過美元貶值,但雷根總統一直不為所動。此種強勢談判套路,不就是目前川普政府對中國採取激烈的貿易戰提升關稅的措施,其實就是師法雷根政府時期的作法。

當時《廣場協議》不僅只有美國與日本,還有西德、法國、英國也參與,德法英三國談判代表也覺得美元過高,希望小幅貶值,美國還準備了對日本全面實施高關稅的方案,逼迫日本坐到談判桌前。談了三個月後,美日德法英五國在1985年9月22日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簽署了影響後世的《廣場協議》,五國政府決定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序貶值,主要是希望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美中貿易戰會發生的主要原因,也是為了解決兩國巨大的貿易逆差,看起來北京是非常不情願,突顯出國際政治現實的一面。

虛假繁榮到失落的二十年

不過,環顧美元那次的貶值,後續所延伸的結果,遠遠超出了大家的想像。當日本銀行根據廣場協議開始拋售美元,造成金融市場一片混亂,一天時間日元兌美元升值了20日元,1987年升到1美元兌120日元。日元升值導致日本普通民眾突然變得很有錢,80年代原本為8%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同比上漲率在1983年降至2%,1986降為負值,但同時也重挫出口行業,1986年日本出口總額從上一年的41.96萬億日元下滑到35.29萬億日元,降幅高達16%,1987年,日本出口總額33.31萬億日元,比《廣場協議》之前的1985年下滑了20%。

急劇上升的日元,讓日本進入了著名的虛假繁榮階段,日本出現了不可控制的地價上漲的態勢,房地產泡沫化的跡象已經顯現。整個日本陷入了紙醉金迷,聽日本大叔朋友的回憶,當時很多歐美國家的女生跑去日本陪酒淘金,對白人充滿敬畏的日本人,從來沒想到白人女性會主動投懷送抱,所以對她們出手異常闊綽。全日本工資奇高,當時中國偷渡客去日本打工者的自述中,在日本只要做一星期,收入相當於在中國上崗一年。而在東京街頭,計程車司機還不一定會主動拉客,可見繁榮至極。

80年代末期的日本經濟繁榮儼然一場泡沫,埋下日後「日本經濟失落20年」的敗因。廣場協議是美國打擊盟友,而貿易戰則是美國打擊對手,日本當時對美國在政治和軍事上更依賴,中國則在政治上獨立於美國。因此,日本被看作美國的盟友,中國則被看做戰略競爭對手。當前中國與當年的日本,國家發展境遇驚人地相似,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與美國的貿易戰後,進入「失落的二十年」,經濟增長停滯不前,崛起的勢頭徹底瓦解。中國目前雖然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仍屬人均GDP未破萬的開發中國家,難道內部不會擔憂:貿易戰僵持下去,是否會讓中國重蹈日本的覆轍?

經濟加碼傾中的利弊得失?

台灣總統大選氣氛越來越濃,部分想選總統的政客和在野政治勢力,迄今仍一再呼籲台灣經濟必須依賴中國,且將傾中視為當選後的台灣經濟的國家戰略,不禁讓筆者想起1985年的《廣場協議》。中國經濟既然有重蹈日本覆轍,陷入「失落的二十年」的可能,為何還要加碼傾中?希望台面上這些角逐大位的政治人物能好好思索當中的利弊得失,不要讓台灣的經濟發展戰略進退失據。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