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e Liu

前政界幕僚,現為車廠共同負責人。

從熊本大地震看東京的地震防災經驗

4月14日晚間九點半,位於日本九州的熊本縣境內,發生了芮氏規模6.5的強烈地震,由於震央的益城町震度高達七級,因此立即造成了熊本縣境內多處災情,震央附近的自治體也有許多建築物倒坍或變成危樓。然而就在28小時之後,一場地震規模更大、高達芮氏規模7.3的地震,再度襲擊熊本,結果導致原本已成危樓的建築應聲倒坍,更嚴重的是由於地震規模更大,因此造成的災害也更讓人怵目心驚了。

如何看貧富差距?官員與學者的爭論

貧富差距一直是我們關心的問題,然而打開新聞盡是些似是而非、而且觸碰不到核心的言論,以〈誰偷走了貧富差距?〉一文來說,裡面的基本統計概念錯誤層出不窮。在此必須說明到底如何觀察貧富差距,以及該文的統計問題錯誤何在。

已有母體資料,為何需要抽樣?

該文提到主計處採用一萬六千戶的樣本數,這在統計而言就是荒謬。之所以要做抽樣是因我們無法或不便獲得全體資料(母體資料)才使用的統計方法,但如果已有全體資料的情況下為何要抽樣討論?圖一就是作者於半年前向行政院主計處取得的全台灣一千三百多萬納稅人的收入分布,己經有近乎母體的全部資料, 為何還在爭論抽樣方法?

吳作樂

作者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理統計博士

【開往台灣的慢船】九局下半不是這麼玩的

運動和政治在結構和節奏上都有許多相似處,因此政治人物發言或政治評論也一向愛用運動類比。好的類比往往有畫龍點睛之效,壞的類比則經常有點莫名其妙,畫虎不成反類犬,例如法務部長羅瑩雪這兩天的「九局下半」之說。羅瑩雪用「九局下半」來形容即將交接的馬政府,確實沒錯。令人驚嚇的,是她在九局下半的表現。

【島嶼邊緣】Law in shit與那些逃往中國的黨國要員及經濟犯

最近法務部長羅瑩雪砲火猛烈,週末深夜更將法務部官網當成個人臉書,發佈標題為「自己錯了還怪人」的新聞稿,引發網友熱議與批評。羅瑩雪最近的一連串作為,成為網友嘲弄的網路題材。羅瑩雪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律師成為馬政府爭議性的要員,其實與馬英九息息相關。

中國的三亞事件作為──沒有善意還是釋出惡意?

在蔡英文當選後,中國一直對外表示惟有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才能持續發展,如果九二共識的基礎被動搖,則一切免談。藍營學者與統媒也表示只要蔡英文未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會地動山搖與驚濤駭浪。剛好這段期間出現中國與甘比亞建交,中方主導的亞投行日前表示台灣須以「非主權經濟體」身份加入,加上台籍詐欺嫌犯在肯亞被中國強行押送到中國,形成中國公務員在海外直接綁架台灣人民的惡例。

針對這接二連三的事件,藍媒幾認定這是因小英沒承認九二共識,所以中共有意以此對蔡英文施壓,希望她在就職演說提出中方期待「承認九二共識」的主張,同樣也有不少綠營人士認為這就是中國對蔡英文不友善的表現。在兩岸事務往往吵成一堆的藍綠勢力,對此事看法倒是難得出現了共識。只是這個「三亞事件(甘比亞建交、亞投行身份問題、去肯亞綁台籍嫌犯)」發生在馬政府後期,受壓力最大的反而是捍衛九二共識最力的馬英九總統。如果中方要施壓蔡英文,怎會挑一個對自己在台代言人會產生傷害的行動呢?難道中國對馬英九的怨氣已大到可以不甩國民黨嗎?令人百思不解。

基改食品標示 美國行台灣不行?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 3月底公布《2016年各國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報告書中將台灣的「基改食品標示制度」與「基改食材禁入校園餐點」政策列入技術性貿易障礙(TBT)。然而相當諷刺的是,美國參議院甫於3月中旬否決捲土重來的《反基改標示法案》,隨後如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等食品大廠宣布旗下產品加註基改成份,佛蒙特州的基改標示法規更將率先於今年7月上路。兩相對比,益發顯得美國貿易障礙評估報告的標準鴨霸無理。

台灣國民電影「天然台」

戰後興盛一時的黑白台語片於1970年代沒落後,台灣電影史經歷了一段失語的過程,電影人物不管家庭背景為何或住在都市鄉村統統講中華民國語(簡稱「國語」或「華語」或「中語」),從1969年的《再見台北》(文夏主演)到1970年的《家在台北》(白景瑞導演),就標示著全面排除台語進入一個中語世界的時代交界,連結到1980年代開始台灣電影陷入低迷,顯現出長期失語綜合症候群。

這也解釋了為何記錄片會成為台灣電影復甦的先驅力量,因為台灣紀實影像不可能每個人在哪裡都滿嘴中華民國語。於是《無米樂》(2005)的崑濱伯大講台語活靈活現,成為台片再起的典型人物,類似的台語角色引領出台灣國民電影「新台語片」一系,代表作品包括《海角七號》(2008)、《艋舺》(2010)、《雞排英雄》(2011)、《陣頭》(2012)、《總鋪師》(2013)、《大尾鱸鰻》(2013)、《大稻埕》(2014)等賣座台片。

肯亞案、大馬案,詐騙為何常見?

詐騙案對於國人顯然一點都不陌生,如今卻因為政治問題浮上了檯面,目前有兩個主流聲音,其一是台灣的主權問題,其二是台灣的司法有問題給中國審只是剛好而已,那我想來討論的是,為什麼詐騙案這麼多,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根據BBC中文網的報導文〈電信詐騙案為何台灣嫌犯多〉,裡頭分析兩個重點,第一是台灣護照免簽國家有一百四十幾國,使之基地可方便在各國移動;第二是台灣人的電腦及通信人才較多。關於第二點,記者表示是經由台灣治安官員表示所發表,但是擁有13億人的中國,電信人才不會比台灣多嗎?我是不這麼認為,更有可能的是兩岸詐騙集團的互利共生關係。

以下根據自身的經驗來分析台灣的資安與電信詐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