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環境經濟
李柏毅
4 月 17,2013
當代資本主義下工業化食品的代價
天下雜誌近期以「新良食運動」作為封面專題,引發讀者對於「糧食」的好奇與想像。 影片:美味代價 導演Robert Kenner於2008年的紀錄片作品「美味代價」,藉由追蹤你我購買吃下肚的種種食物(不論是從速食店或是超市買到的)的來源與在此產銷環節的參與者,揭露出「工業化食品」時代的「多樣選擇的假象」:超市琳琅滿目的食品,事實上只是由極少數食品加工業者,...
全球脈動
,
中國問題
蔡明彥
4 月 17,2013
中國處理北韓問題進退失據
傳統上,中國被認為在北韓問題上具有高度的影響力。原因在於,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北韓最主要的援助國,每年提供北韓的能源與糧食援助約有數億美金。因此,一般認為中國若終止對北韓的援助,將能對北韓國內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然而,近期的發展顯示,中國對北韓影響力似乎正逐漸降低,這可從各種主、客觀因素來解釋: 從中國的角度來說,在主觀因素方面,北京當然可如國際社會所言,將對北韓的經援當成一種政策工具...
中國問題
邱齡瑤
4 月 16,2013
【時事想想】讓安妮上學去!
一批中國的維權人士正在安徽合肥接力絕食「喚醒良知、救助安妮」行動,要求讓中國最小的良心犯張安妮復學,並在現場打出標語:「安妮一天不上學,我們一天不離開。」「重返校園,回歸人性。」 十歲的張安妮是安徽民運人士張林的女兒。今年2月27日,即全國人大、政協「兩會」舉行前夕,安徽當局為逼張林從合肥返回蚌埠鄉下,警方先以辦理「暫住證」為由,將張林從朋友提供的住處帶走,...
歷史書寫
藍弋丰
4 月 15,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二十二:將軍們當面翻臉
先前提到英軍高級將領之間「宮鬥」爾虞我詐,那殖民地民兵難道就都相親相愛了嗎?當然不可能,任何一個組織中都有「奧客」,大陸軍這邊也不例外,但與英軍表面和諧謹守階級秩序,私下較勁互扯後腿的「宮鬥」不同,大陸軍一吵起來,往往是「沒禮貌」的當面翻臉。 侯銳修‧蓋茲(Horatio Gates)是李將軍以外,大陸軍高層之中最有戰鬥經驗的將領之一,他也和李將軍一樣深具政治野心,當泰孔德羅加堡意外丟失,...
教育文化
Mattel
4 月 15,2013
【週一想想】什麼!小學生也要基測?
十二年國教將於2014年正式上路,但是免試比序複雜、不確定性高,加上私校的「升學率」佳,促使許多家長選擇讓小孩進入私校初中部,以便直升私校高中部。三月與四月,台北接連有靜心、景文、東山、南山、竹林、延平、薇閣、復興等私校舉行「小六基測」,基測報名人數驚人,競爭激烈程度不輸以前的「聯考」。 十二年國教目的是想進一步減少升學考試壓力,但現在卻變相導致考試壓力向下延伸到國小學童身上。當然...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李拓梓
4 月 13,2013
【週日想想】國會該是權力的中心嗎?
過去幾年,所有關於台灣現狀亂源的調查,都將罪魁禍首指向立法院。「空轉」、「癱瘓」、「衝突」、「作秀」等等負面字眼,也常與國會形象掛勾,是以何故,原來應該是民主政治權力中心的國會,卻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負面形象充斥導致國會權力的削弱,以及行政權力的擴張,是否又可能衝擊民主治理的可能性? 去年夏天,立法院民進黨團在臨時會期間提出了對陳沖內閣的不信任案,國會議長卻說,...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李中志
4 月 13,2013
【時事想想】「鳥籠」公投還是「烏龍」公投?
江揆丟出「核四公投」議題,輿論 一片譁然,沸沸揚揚至今。在反核議題沛然發酵之際,我國公投法本身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我國現行公投法一向有「鳥籠公投」之譏,即便是 扁政府時代,公投審議委員是自己人,不怕提案胎死腹中;但只要一方杯葛,一旦交付全民公投,一樣插翅難飛,故得「鳥籠」之名。 如今馬江政府變本加厲,在公投主文上玩弄文字,單單「鳥籠」一計已不足以消極破壞民意,還要另尋機關,反民意而行,...
教育文化
蓮蓬頭
4 月 13,2013
往左往右補習班
大約在國一的時候吧!那時我還小,聽聞班導說:「國中應該沒什麼人在補習吧!以後你們上高中才需要,因為高中的課程比較難、上課步調快,所以才需要到補習班再聽一次。」 這話聽進了我耳裡,這時我國一,在花蓮的國中就讀,成績不怎麼樣卻也故作瀟灑狀堅持不補習,也許,某部分的因素也和老師說的一樣,去補習的人只是為了「再聽一遍」罷了,何必呢? 上了國二,...
林濁水
4 月 12,2013
【鄉巴佬異藝錄】二、林生祥與鍾理和
也有鄉下人,號稱專愛唱在鄉曲,唱給鄉曲自家人聽的。 那是林生祥,他說練就一身搖滾好本事,跳上美濃舞台要大展身手,沒想到被轟下台說我們聽不懂,震撼之餘,他開始學怎樣唱,美濃鄉曲人士才願意聽。 今年才第一次聽到林生祥的歌____夠孤陋而寡聞了吧___是在張鐵志的婚禮上,王健壯說你聽,你聽,我說聽什麼?林生祥啊。林生祥?他是台灣最棒的歌手! 最棒? 歌太哀怨了,唱在婚禮中,...
全球脈動
,
媒體觀察
Chenglap
4 月 11,2013
【時事想想】香港的蔣經國:柴契爾夫人
因為中天新聞在柴契爾夫人(Margareta Thatcher;香港譯為「戴卓爾夫人」)的逝世報導中,誤植了英國女皇的照片,結果使柴契爾夫人這個對於當代臺灣人來說,其實沒甚麼重要新聞價值的人,陰差陽錯地,令大家多少都記得她的名字了。 我在這裡並不是說柴契爾夫人是無關重要的人物,她當然很重要,但是她發光發熱的時代早已遠去。別忘了,我們這一輩人,已經活在蘇聯解體之後,...
‹
…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