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Yadram
4 月 11,2013
當那遊行的喧囂歸於平靜之後,或者革命之前的想想
我反對核四,不,應該說我反對任何一個對於守護家園無益的事。所以以下想說的話,是想對那些認同我立場的人所說的話。 這次的核四議題,或許是一個讓台灣人民該重新思考對於生活哲學的關鍵時刻。群眾力量可以是一群無頭蒼蠅,可以是花火曇花一現,但也有可能成為燎原的星火,甚至是壓倒長城的稻草。 在號稱民主化二十餘載的今天,陣痛期的餘波仍在,人民對於自身力量的覺醒仍屬輕微,...
歷史書寫
藍弋丰
4 月 10,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二十一:鋼鐵人史塔克
前回提到伯哥因計畫率領加拿大部隊由北往南,奪取泰孔德羅加要塞後,繼續沿哈德遜河往下游進攻,切斷殖民地截斷,孤立新英格蘭地區,雖然他已經得知郝將軍很可能會率軍攻打費城,不北進支援他的作戰,但是伯哥因仍然信心滿滿,甚至跟朋友打賭50基尼(當時的金幣)一年內就會大獲全勝。 一開始果然大獲全勝,當伯哥因大軍來到泰孔德羅加要塞旁,大陸軍的民兵指揮官竟然放棄防守要塞旁重要的制高點,...
Chenglap
4 月 10,2013
網路、手機與香港碼頭工運
2013年2月末,在香港葵湧貨櫃碼頭的一批碼頭工人,因為15年來都沒有薪資增長,要求加薪兩成不果而發動了罷工。多少有點標誌性質地,15年沒有薪資增長,正是從香港主權被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1997年開始。10年來,香港的房價升了超過一倍以上,說到這情況,我想就算不是香港人,也可以理解為何會有罷工了。 [新聞] 四千人參與罷工遊行 首次上街工友感鼓舞 堅定支持工運 [新聞]...
全球脈動
董思齊
4 月 09,2013
【時事想想】朝鮮半島的網路戰
隨著朝鮮半島緊張情勢的不斷升高,當各界還在關切是否會爆發戰爭的同時,事實上一場無形的戰役早已在韓半島上靜靜地展開。 上個月南韓的KBS、MBC、YTN三家電視台,還有新韓、農協、濟州等銀行機構,才經歷了北韓駭客入侵導致網站與電腦全面停擺的「3.20網路恐怖攻擊」事件,本月四日,北韓「朝鮮統一委員會」下屬的對南韓宣傳網站「我們民族之間」(우리민족끼리),竟也遭受國際駭客組織...
歷史書寫
廖千瑤
4 月 09,2013
【時事想想】「台灣設計蔣」跟不上啟蒙
孫文與蔣介石,是國民黨的兩大神主牌,他們分別在國民黨的歷史神話中被尊稱為總理與總裁。其中蔣介石在國民黨的政治神話中一向被視為孫文思想的嫡系傳人,在國民黨失去中國大陸後,更被視為光復國土、復興中華文化的唯一希望。 台灣一度充滿蔣銅像,其大搞個人崇拜的程度與毛澤東相比不遑多讓。他的生日與忌日成為國定假日,這正是台灣不久前的歷史記憶,許多老一輩的台灣公民還是記憶猶新。...
房慧真
4 月 08,2013
【時事想想】詹益樺的萬華兄弟
晚上經過萬華一家檳榔攤,玻璃窗掛上了反核的旗幟,我對這面時常見於文青咖啡館、文青書店的旗子並不陌生,但這裡是「檳榔攤」。我停下來,旗子下有兩張照片,一張鄭南榕的畫像,一張鄭南榕出殯時的照片。 對了,今天是四月七號,鄭南榕的忌日。(而我會知道這個,是拜被洗版的臉書之賜) 見我駐足,檳榔攤頭家走了出來,他叫鄭南榕「Nylon」,他說每年四月七號就會把這兩張相擺出來,僅此一天,...
林飛帆
4 月 08,2013
剩下,就是我們的事了──對Nylon的承諾
各位先進、前輩、我們敬愛的Nylon,大家早安。 昨夜對我來說,是個難熬的夜晚,即使是先準備了講稿,但仍然徹夜難眠,我一直在想,我們這一代人,我們這一代的行動者、思想家⋯⋯要如何去繼承Nylon的那把火,我們要如何讓那把火的溫度繼續溫暖著仍在黑夜寒風中等待黎明曙光的台灣人? 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我回憶起第一次發現Nylon好像離我不是這麼的遙遠,原來我們也仍有一點聯繫。...
Mattel
4 月 08,2013
【週一想想】核四廠是賭場
台灣人賭性堅強,遠在日治時代,台南州警務部就在1928年出版《台灣の賭博と無頼漢》(台灣的賭博與無賴漢)詳細記載台灣人113種賭博方式;可見,台灣人好賭,頗有歷史淵源。 1950年到1987年的「愛國獎券」,1980年代的「大家樂」以及後來轉型的「六合彩」,充分說明台灣人的賭性。接下來的公益彩券也成了全民運動,大樂透的累積頭彩獎金額絕對是電子媒體報導的新聞,...
高涌誠
4 月 08,2013
認識公投:否決等於沒有做出決定
當江院長拋出核四公投議題時,許多人都認為政府是想利用公投案通過的高門檻在命題設計上算計,然後以停建核四的公投案被否決為由繼續興建核四。不過,這個似是而非連政府都弄錯的觀念,其實在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514號判決中早就得到釐清。 簡單講,最高行政法院認為公民投票法(下稱公投法)第30條第1 項所指的「公投案的『通過』(即通過雙門檻:投票人數過半,有效票數也過半)」,...
文化研究
,
書評書介
Yolanda
4 月 07,2013
中國青年的兩本書單(下):看見
回過頭來談柴靜的《看見》。相較李承鵬《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廣受「憤青」們的喜愛,這本紀錄性散文集《看見》比較受到溫和派的「文青」的青睞。這本書出版不到一個月,銷量就已經超過百萬本,在一些暢銷書排行榜上,更是連續5周蟬聯榜首,本書所得到的評價,基本也是正面的。 相較於《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揭露社會黑暗面引發讀者思考的力度重,《看見》就比較屬文藝糅合新聞記者的客觀敘事風格,...
‹
…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