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媒體觀察
沈政男
3 月 22,2013
談話性節目需要升級
李濤暫別「2100」,李艷秋離開「新聞夜總會」了,在兩夫婦每晚三個小時霸佔政論call-in節目時段十幾二十年以後。 節目收視下滑,或者也有人際衝突,導致改朝換代,固然沒錯,但一個更大的氛圍的變革是:談話性政論節目,大家看膩了,覺得無趣了。 回不去了,這不是個別節目、主持人的問題,而是大環境不一樣了,隨著政治議題在台灣社會退燒、大選投票率逐漸下降,...
書評書介
李筱峰
3 月 22,2013
【書評書介】序王伯仁《看千帆過盡—一位省政記者的憶往》
書名:看千帆過盡—一位省政記者的憶往 作者:王伯仁 出版社:巨流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2013年03月01日 吾友王伯仁先生,一位在台灣新聞界幾乎無人不知的資深記者,在「退而不休」之後,開始反芻他二十多年的記者見聞,寫下了這本見聞回憶錄。我身為歷史研究者,職業與身份的敏感度告訴我,收在這本書的點點滴滴,一定比白頭宮女話天寶,更活潑、更貼切、更具史料意義。...
環境經濟
汪生
3 月 21,2013
核廢做為廢核的堅定理由(下)
對於核武鈽擴散的疑慮並非危言聳聽,例如日本自衛隊被美國要求不能保有核廢料,這也是他們積極開發「文殊爐」(以解決核廢料問題)的原因;也許更少人知道的例子是,「核廢料」竟與蔓延20年的索馬利亞內戰大有關係,原因來自於一些歐洲公司僱用黑道在索馬利亞海岸傾倒核廢料,2005年南亞海嘯將核廢料沖刷進沿海村落,造成當地放射性污染,畸形兒與罹癌的案例大增。 英國民間軍事僱傭公司(Private...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CHIU MEi
3 月 21,2013
雨果‧悲慘世界裡藏匿的愛情
嘿,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怎樣的愛情曾經鑲嵌在你的靈魂,令你怦然心動? 創作《悲慘世界》的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曾有一位鍾愛一生的情人,她是茱莉葉‧杜維 (Juliette Drouet) ,從他們相戀至杜維七十七歲離世,每日至少一信,五十年從未間斷,共二萬封。這是發生在十九世紀的愛情故事,關於作家雨果已是眾所皆知,且讓我對你述說雨果最浪漫而隱匿的情人...
全力中年
3 月 20,2013
【時事想想】胡志強的台中想像
先說結論,台中是我的故鄉,對於胡志強市長十幾年來在台中市一點一滴的非創造性破壞,提出最沈痛的抗議。 或許是胡市長難以忘懷當年馳騁外交戰場的意氣風發,今天出現了這一則新聞:「中市府要蓋雙橡園」。儘管荒謬至此,但坦白說,既然台中能有390公尺高台灣塔,能有大都會歌劇院,為什麼不能有雙橡園? 或許是胡市長夙負國際觀,志在全球,所以他對台中的想像也非常「全球化」。在他的想像中...
歷史書寫
藍弋丰
3 月 20,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八:紐約大火
據統計,紐約是在好萊塢電影中最常遭到毀滅的城市,就在911事件時,電影中的惡夢成真,不過這不是紐約第一次遭到重大破壞,紐約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大災難,可追溯到美國獨立戰爭,就在《獨立宣言》宣布不久之後。 先前提到華盛頓兵不血刃收復波士頓,大陸會議也發表了《獨立宣言》,美國的獨立大業似乎正一帆風順,然而歷史的安排總是「史實比小說還離奇」,接下來的發展急轉直下。...
環境經濟
汪生
3 月 20,2013
核廢做為廢核的堅定理由(中)
反觀台灣,先不論核四已投入的2838億元,還有還要追加的462億錢坑。 「高階核廢料」經「密集化處理」後置放在核電廠冷卻池的高階核廢核燃料棒,已累計達1萬5459束:核一燃料池5514束,核二7544束,核三2401束,密度世所罕見;除此之外,原能會與台電為永久處理核廢料可謂心機用盡,各式五花八門的情節,如小說般精彩,茲整理如下: 1. 中國(1990):中國曾願意接收核廢料,...
沈政男
3 月 19,2013
【時事想想】不是兇殺案
我做過一百例以上的司法精神鑑定,現在用心理醫師的身分來「辦案」一下。 直接說,不是兇殺案。沒有人殺了人,還會寫信通報警方說,「陳婉婷屍體放在嘉義水上農會200公尺公園旁的男廁裡,沒辦法處理,請好心人幫忙。好心人留。」 若是兇殺分屍,當然會迫不及待地毀壞屍體特徵,以防曝光,不會還在屍體頭顱抹上厚達一公分的鹽,防止腐敗。...
環境經濟
汪生
3 月 19,2013
核廢做為廢核的堅定理由(上)
對我而言,反核只有一個堅定不摧的理由, 就是核廢。 當碰到核廢問題的時候,我無法跟你理性地計算機率,請你直接到台東達仁核廢料貯存預定地、蘭嶼核廢料貯存場看看,事實是,台東人、蘭嶼人,東部與離島,做為電網最晚普及的兩個地方,完全沒有理由承擔即使只是0.01%核廢料輻射外洩的心理壓力與恐慌。 寫〈教你如何戰爆反核人士〉的清大工科系謝明豪說「...
環境經濟
CHIU MEi
3 月 19,2013
借鏡法國:佩皮尼昂城的綠能經驗
根據台電資料,核電佔台灣國內用電的百分之十八‧四,尚且不論台灣島位居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危險性 (世界八成的深淺層地震皆發生於此),台灣政府堅持核電,是否明智? 我們來看看核電大國 ─法國怎麼做? 核能佔法國電力約百分之七十,法國幾無地震、颱風天然災害,除了海外行省,數十年偶一小震。事實上,大部分的法國人不識颱風地震,但即便如此,他們仍要減少核能用電,為什麼?...
‹
…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