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資本主義下工業化食品的代價

友善列印版本

天下雜誌近期以「新良食運動」作為封面專題,引發讀者對於「糧食」的好奇與想像。

影片:美味代價

導演Robert Kenner於2008年的紀錄片作品「美味代價」,藉由追蹤你我購買吃下肚的種種食物(不論是從速食店或是超市買到的)的來源與在此產銷環節的參與者,揭露出「工業化食品」時代的「多樣選擇的假象」:超市琳琅滿目的食品,事實上只是由極少數食品加工業者,利用多品牌的戰略掩飾其大量生產的特性。

 

當食物變成食品:工業化的過程

更進一步,這些跨國企業為了追求最低成本,採取了許多不具效率,以及破壞作物、生態、農業發展、國民衛生與健康、勞動與移工人權的生產方式,將種子、牲畜、勞工都看作是無生命的原料,更在當生產出來的產品害死了一位年僅2歲的小男童時,訴訟過了超過五年,連一句「對不起」都不願意說。

該片更進一步指出消費者、極少數的食品跨國企業、政府行政、立法與司法的角色與關聯。消費者自以為被食品跨國企業的雄厚資本威懾、無法或不願做出改變,只好繼續選擇跨國企業所提供的「便宜、方便」的食物(但這些食物是沒有加上任何負面外部性所造成的社會與環境成本,基本上也是假性的便宜。)

跨國企業除了享受豐厚的收益之外,也盡可能的剝削勞工從事低技術(形同卓別林在摩登時代上扮演的生產線裝配員)、高危險(牲畜的糞便、體液等及密閉空間)的生產工作,甚至與政府移民單位「合作」,讓政府一天抓15個移工(而不是起訴僱用者!)以避免生產線上的波動,順便作面子給政府單位;並挾其近乎壟斷的權力,要求農民從事超乎負擔能力的投資,剝奪農民的生產自主權,逼農民就範。

如果遇到不願意配合、或被跨國企業「認定有違約或侵犯專利嫌疑」的農民,分散各地、受僱於跨國企業的監視員就會通報給總公司,而農民很快就會接到公司的電話。如果回答得不如企業所願,那麼企業有專司控告農民的法務部門,以巨人之姿,透過訴訟行動展開對侏儒般的農民的正法。這樣一來,還有哪個「覺醒」的消費者想要變成生產者呢?

像是孟山都一般的農業巨獸,也如同「高盛統治世界」一片中揭示,跨國企業早已安排為其利益辯護的利害關係人,進入政府高層「服務」,透過制訂種種利於跨國企業的規章辦法、甚至是介入司法體系,使得政府早已被這些跨國企業綁架,為企業之利是圖。

 

問題在過度商業化

政商沆瀣一氣固然是得加以批判並找出解決之道,然而問題的核心在於我們過度商品化「食物」(使之變成「食品」),忽略其承載諸多的自然與人文「價值」,簡化為「價格」,因此我們在意的是「把食物價格壓到最低」,卻「不知道要付出代價」

盱衡當代台灣社會,原先供給住民們安身立命、成家立業,甚至寫進憲法所保障的「居住權」的土地與房地產淪為建商與政府以「都更」「公共利益」大纛,強行徵用、迫遷,不僅屋毀,人也四散,只能失根地凋零。

憲法保障的「工作權」,也在財團與政府假「經濟發展」之反動修辭,透過核准「預核外勞」、「自由經濟區」以及對關廠工人追索補償金,一一將勞動視為成本、標上價碼,不斷找尋Cost down的方法,卻不問為什麼十幾二十年過去了,「產業轉型」的口號老到沒有牙可以掉了,卻還是屢屢成為「博士內閣」、「商總」與「工總」這些大老們千篇一律的政策與建言。

於是,原住民的土地與文化,可以賣給像是美麗灣之輩、核廢料之類;樂生、樹木也只被視為捷運的工程障礙,更是為了繁榮當地而亟須掃除的阻礙。

「便宜最重要嗎?」片中一位試圖創造另類食物生產體系的創辦人如是問道。只要我們的社會仍然以「賺多少錢」當做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而不是問「今年去醫院的人數比去年少多少」,我們就不能認為,片中諸多違反人道價值的畫面,不會在台灣發生,或是我們不會吃到這些血汗工廠所生產出來的食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