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雞排,錯了嗎?

友善列印版本

博士生賣雞排的新聞剛出來的那天,正好我和朋友在吃飯。我朋友問我有什麼看法,老實說我心裡沒什麼意見。但身為受高等教育訓練的份子其中之一,我想這個問題還是值得我仔細想想。
 


 
 
博士生能不能賣雞排?
 
每個人應該都可以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工作吧?為什麼一定要因為一個人的學歷、專業、經歷等背景因素,去規定一個人應該做什麼,這不是計劃經濟體制下才有的現象嗎?
 
況且,以一個國立頂尖大學的博士生的素質與他現在願意放下身段的態度,我並不相信找不到「看起來更光鮮亮麗、可以拿來說嘴」的工作。有這樣的勇氣與決心,更給現代年輕人一窩蜂衝大企業、洗經歷的現象,一則好的啟發。不是一定要用盡心思進外商當顧問才是有前途的工作,深入地方、與客戶面對面接觸也是一門值得用心經營的事業。
 
臺灣當前經濟,是以內需為主力的服務業經濟,而在臺灣高教膨脹、各階層勞動供需失衡的環境下,人力流入這個產業是正常的現象。擁有高學歷的服務業勞動力,未來當這些雞排攤、咖啡廳、餐飲業要進軍海外時,這群有一定程度的餐飲相關經驗,以及受過高教使之具備的外語、理性分析等能力的高學歷青年,正是臺灣餐飲業輸出的預備軍。
 
會對於臺灣餐飲業輸出如此有信心的原因,來自於今年與前年去新加坡與香港時的感受。在金字塔中、低層的消費,這兩個地區是沒有服務可言的。然而為什麼台灣的餐飲業會有競爭力,必須回到台灣餐飲業發展的歷程來看。
 
臺灣餐飲業的現況是繼承了過去中小企業的創業精神,只是過去以外貿、製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轉變為以內需、飲食等服務業為主的服務經濟。而很特別的是,過去有工業區、科學園區等群聚的現象,在臺灣的服務業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像是美食街、婚紗街等等)。在這樣的脈絡下,店家彼此競合相當激烈,因此除了食物要新鮮、美味之外,服務是當今服務業決勝的關鍵。
 
但在其他地區,競爭程度還不若臺灣,也還沒發展出類似台灣的群聚競合效應。在這樣近趨完全競爭的市場,年輕人還願意加入,並為了生存思考差異化、成本控制等,是值得鼓勵的。而在臺灣相對要求服務水準的環境下練兵,未來進軍要求相對還沒這麼高的海外市場(例如東南亞)時,最大的障礙就是克服顯性的當地法規與非顯性的文化規約等限制。一旦走過這一關,服務的差異化就是得點的關鍵成功因素。
 
政策如何讓成功的服務業輸出成為可能?
 
我一直覺得台灣經濟越來越失根。我們一直抄襲著美國、南韓的發展方向,別人做製藥,台灣也要;別人做面板,台灣怎麼可以不做;社會企業很夯,可是真正瞭解社會問題的人有多少。但我們忘記的是,一個地理與天然資源這麼受限的後進發展國,一旦走向去脈絡化的發展路徑,最後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政府砸下重金之後卻沒有什麼成果。
 
一個國家要能與別國產生差異化,關鍵在文化,也就是生活方式。我們的夜市、小吃或許不像法國料理如此昂貴、精緻,但卻擄獲每個外國人的胃。我們的農業也許佔不到GDP的百分之五,但其技術卻可以成為輸出國,更不用說可以養活這個島上的住民。
 
我們的花卉、我們的歌仔戲、我們的布袋戲、我們的雲門舞集、我們的樂團、我們的演唱會、我們多元的宗教建物與傳統儀式(很多在中國已經失傳了)、我們熱情與富有智慧的原住民、甚至是我們的街頭運動、民主政治......難道不是構成我們生活、能夠讓我們之所以為台灣人而不是其他人,那麼值得驕傲的原因嗎?
 
當政策俱備,那東風是⋯⋯
 
與其將教育當作是訓練出一批同質性極高、只為特定產業培養勞力的工廠,讓每個人找到自己喜歡、願意付出心力學習與經營的事業與未來,我想更符合教育的初衷與意義。侯文詠(唸醫學博士到後來也不念了,跑去當作家)曾經說過,「一個人最偉大的成就,無非是發現自己,並勇敢地成為自己。」
 
我很希望,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不要受現在掌握媒體發言權而大肆灌輸己念的人們的噪音,他們固然為台灣寫下過去的經濟奇蹟,但那已經過去了。新的時代已經來臨,我們需要不同的想法,勇敢的走出自己的路。
 
我猜,多年前,當郭董提著手提包出國爭取客戶的時候,英文可能說得沒有我們現在來得好,也可能沒有多少人看好他,但他仍然搭上飛機出國去了。我們也應該期許自己,要有奮力一搏的勇氣與決心,為台灣寫下新的經濟奇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