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晏山農
1 月 05,2017
【山農說書】反省之艱難──納粹‧灣生的雙連爆
從2016歲末跨入2017之初,台灣社會因為新竹光復中學的扮裝納粹事件,以及田中實加(陳宣儒)盜畫、偽飾灣生後代的鬧劇,猶如接續的強震,讓這社會再形裂解,空洞、淺碟、內耗…無所遁形。 兩件事分開談,都可侃侃而論且直探核心;但雙箭齊發,輿論也好、鄉民也罷很快就形塑出某種共識──本國歷史教育失職、失敗!但問題真的祇是歷史教育的問題嗎?沒有責任與解放胸襟的公民意識,是撐不起堅實的歷史教育...
教育文化
秦靖
12 月 29,2016
PISA優異很風光?十二年國教拔掉了優秀學生
世界各國進行教育改革時,莫不以拔尖扶弱、成就每一個孩子為最高指導原則。提拔頂尖學生、扶持學習弱勢學生,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2015年臺灣15歲學生(國三生或高一生)進行PISA國際評量施測,2016年成績出爐後,台灣學生在數學成績方面表現優異,排名全球72個國家中的第四名,好不風光。但是表面數據背後的內涵分析卻驗證了許多第一線教師對於十二年國教的擔憂,那就是,扶弱不明顯,『拔...
教育文化
P’Ming
12 月 18,2016
淺談東南亞研究:誕生、成長、移轉、挑戰
台灣在地理上鄰近東南亞,但是在心理上卻距離東南亞相當遙遠。在課本有限的內容之外,台灣人對東南亞文化的認識,來自於充滿偏見的觀光節目;對東南亞政治的(不)了解,來自於枯燥難懂的國際新聞;對東南亞人民的印象,來自於被汙名化的逃跑外勞,以及講著陌生語言的外籍配偶。對於東南亞的無知,多少反映出東南亞研究長期以來在台灣不被重視的情形。東南亞研究,是一個伴隨東南亞歷史而發展出來的學術領域,...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劉錦龍、劉錦添
11 月 17,2016
勝選絕非意外──川普如何靠抓對經濟論述擊潰民主黨和希拉蕊
川普勝選是意外嗎?或許希拉蕊仍對自己的敗選存在很多疑問?無論如何,希拉蕊可能未曾好好想過老公比爾柯林頓在1990年代的名言──「笨蛋,問題在經濟」。 歷經2008年的經濟蕭條後,美國經濟過去幾年一直在緩慢復甦之中,今年失業率也已降到過去八年來的最低點,使歐巴馬的民意支持度得以超過五成。照理說美國選民是所謂的經濟取向,經濟都好轉了,選民怎麼會想選擇政黨輪替?在這八年的經濟復甦過程中,...
書評書介
藍麗娟
11 月 15,2016
【書摘】李遠哲傳──如果不去做就期待事情會變好,這是不可能的事
書名:李遠哲傳(上/下) 作者: 藍麗娟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16/11/04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2382 第二部〈青年李遠哲〉 第五章 在工友室首創通用型交叉分子束儀器 一九六七年一月底,...
司法人權
劉彥甫
11 月 14,2016
東協難民安置與臺灣積極作為
曾聞名於世的「阿富汗女孩」沙爾巴特.古拉(Sharbat Gula),因持偽造證件違法居留巴基斯坦,將於近日遭巴國政府遣返資源仍匱乏的阿富汗。相較於遭法國政府驅離後,至少仍「暫留」法國的加萊「Calais Jungle 」難民,目不識丁卻仍得養育三名子女的古拉,其處境不免讓人嘆息。然而,細究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資料可發現,亞洲難民總數不但遠多於其他各洲,...
書評書介
陳柔縉
11 月 03,2016
【書摘】《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日本時代的狗狗、車牌和豪華郵輪
書名: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全新增訂版) 作者:陳柔縉 出版社:麥田出版社 出版日:2016/10/6 狗狗的日本時代 日本幕末,一位荷蘭人的家僕帶一隻外國狗狗,從長崎踏上東瀛土地。接著一八六○年代末期,也就是明治初年,日本門戶向西方大開之際,一隻腳很長、尾巴很細、毛短耳垂的pointer獵犬,跟著牠的英國主人,移居橫濱,...
教育文化
魏佳卉
10 月 31,2016
【大學問想想】高中畢業一定要考大學嗎?
教育部在這個月提出了「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和「青年體驗學習計畫」,從明年(2017)開始,高中應屆畢業生選擇提早就業,可以向政府申請每月10000元的補助,存入個人專屬的「青年教育與儲蓄帳戶」當中,每位畢業生最多可以連續申請三年,意謂著三年後,就能提領36萬的基金,作為未來繼續升學或創業的第一桶金。 除了鼓勵高中畢業先就業,藉以探索個人生涯志趣之外,同時也鼓勵報名「青年體驗學習計畫...
休閒育樂
阿圖賽
10 月 17,2016
【縮影人間】球來就打:台灣人近20年的野球記憶
台灣職棒的例行季賽才剛結束,不過美國與日本的職棒都已經進入季後賽階段了。每一個球季的總冠軍產生後,就是球迷棒球記憶累積的開始。只是,台灣的季後賽還沒開打,總冠軍也尚未出爐,台灣球迷的記憶似乎已經開始堆疊。 2016年10月14日,台灣的中華職棒大聯盟最後一場季賽中信兄弟vs. Lamigo結束,也象徵著陳金鋒的球季已經正式落幕。這個球季,雖然是砲聲隆隆但外界質疑用球聲浪不斷的球季,固然如此...
教育文化
林柏寬
10 月 12,2016
沒有標準答案就是思辨與邏輯嗎?
每年六月法國高中會考普結束,就有一些台灣的媒體或是旅法的作家或教改人士大力盛讚法國的考試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培養思考與邏輯,想要帶領風向批判台灣的教育制度。 法國洋洋灑灑的哲學考題,『沒有國家,我們會更自由嗎?』、『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有它的意義嗎?』、『我是我的過去所造就的嗎?』、『工作會讓我們失去自由嗎?』、『無知能是幸福的嗎?』這些被教改人士拿來批判台灣教育的哲學考題,看似沒有標準答案,...
‹
…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