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文化研究
黃建龍
五月 24,2018
【南國艾爾摩莎】食物的歷史基因:台南小吃的十七世紀基因
吃,是人類生存每天的必要工作,對於台南人「吃」更已經成為身為一個台南人的基因標籤。對於小吃,總有一大堆每個人的口袋名單,隨著大量的觀光客湧入消費後,談「台南小吃」變成一種顯學,人們總期待著有哪家不知名老店被挖掘出土,哪家排隊名店如何如何,但是小吃為何成為台南的「名物」,與老城的歷史文化有何關係?似乎不太為人所知,於是乎排隊名店虛構歷史,會加個唬爛感人故事,透過網路行銷排隊,就變成某某飲食的代表了...
文化研究
陳力綺
五月 13,2018
【波蘭想想】花是奢侈品還是生活必需品?
「戴洛維夫人說她會自己去買花。」英國的意識流小說家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以這一句簡單的話開啟了小說《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的序章,以及主角戴洛維夫人為丈夫晚宴的準備。對戴洛維夫人這樣一個英國貴婦人來說,一天的生活就從出門買花開始。 花對歐洲人可以說是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不只英國人愛花,波蘭人更是生活中處處都能看到花的蹤跡。...
書評書介
黃昆輝、鄒景雯
4 月 30,2018
【書摘】《新時代的台灣》:辜汪會談
書名:新時代的台灣──邁向正常國家之路 作者:黃昆輝、鄒景雯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年4月17日 1990年李登輝總統經國民大會投票當選總統後,決定推動兩岸關係,雙方透過不斷的人員接觸試探後,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透過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帶話給李總統,表達了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提議。 李總統收到信函後,認為兩岸領導人對談的時機尚未成熟,...
文化研究
林承緯
4 月 25,2018
【書摘】《台灣民俗學的建構》:傳承於台灣各地的日本奉納民俗及奉納物
書名:台灣民俗學的建構 作者:林承緯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年4月25日 日本民間的奉納民俗,伴隨日人統治而傳入台灣,如此代代依附於日本人宗教生活中的祈願行為,順應不同的宗教需求或信仰功能,廣泛顯見於日本傳來的神社神道、日本佛教等宗教設施及相關祭典。相對於異國日本的奉納習俗,在台灣民間融合儒釋道等宗教傳統下的信仰傳承中,也可見人藉由物質或展演來作為酬謝、...
全球脈動
王輝生
4 月 22,2018
日本暗潮洶湧的自民黨
對臺灣極為友善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近禍起蕭牆,被「森友學園」、「加計學園」及「自衛隊日報」等醜聞所纒身,甚至有財務省的官員為之自殺,殃及其最大支持者,財務大臣麻生太郎,接二連三的負面消息,源源不絕的內資外洩,在媒體的不斷撻伐聲中,安倍的民調支持率因此驟降。 2018年4月15日,讀賣新聞報導其支持率僅26.7%,這是安倍晉三自2012年其上任首相以來的新低。4月14日,...
文化研究
陳瑞麟
4 月 11,2018
【科哲絮語】怎麼樣才算是科學?或者,一門學問的科學性程度有多高?
時至今日,臉書上仍然有很多朋友喜歡討論「科學是什麼」,或者,問「某某東西算不算科學」如「中醫是不是科學」等等問題。問「科學是什麼」或者「某某算不算科學」是一個典型的科學哲學問題。二十世紀前期,科學哲學家波柏認為這個問題是科哲的核心問題,他稱作「劃界問題」(the problem of demarcation)。也就是問:能不能在科學和非科學之間劃出一條明確的邊界?波柏提出他著名的「可否證性」判準...
全球脈動
陳力綺
4 月 08,2018
【波蘭想想】我在波蘭喝的不是咖啡,是悠閒!
前陣子跟三年級的學生一起閱讀了一篇台灣的網路新聞,內容主要是說在這個以客為尊的時代裡,因為服務人員每個都想盡可能地滿足消費者所提出的需求,所以不知不覺培養出不少「奧客」,尤其台灣某知名連鎖咖啡店的奧客更是多如過江之鯽。也因為台灣的奧客越來越多,客訴的理由成千上萬種,再加上其他的原因,所以有不少店家開始制定嚴格的店內消費規定,以杜絕奧客文化,卻也同時為本該輕鬆的用餐時段帶來一股無形的壓力。...
文化研究
南方客
4 月 04,2018
掃墓能與清明脫鉤嗎?
最近有人投書,建議政府宣布:從明年開始的清明節回歸到農曆二十四節氣的正確日期,而不是現在的國曆4月5日,並認為那是轉型正義的一環,將掃墓的日期(清明節)與蔣介石的忌日脫鉤。 把四月五日蔣介石去世之日定為「民族掃墓節」,固然是威權時代國民黨的傑作,但與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是4月5日則是兩回事。 認為二十四節氣是依農曆(陰曆、舊曆)的日期來訂,是大家習以為常的盲點。...
司法人權
莊泰富
4 月 04,2018
【男人想想】性平運動漏了誰?
1989年,有名年輕的男性馬克,帶著準備好的來福槍走到蒙特婁大學工程學院的教室,他朝天空開了一槍,勒令學生們以生理性別做為區分,男孩子一間教室,女孩子一間教室。隨後,他跟這群女同學說,「我在與女權主義戰鬥,妳們是女性,妳們將成為工程師。妳們是一群女權主義者。我討厭女權主義者。」隨後他依序射擊在教室裡的女學生,最終他槍殺了14名女性,隨後將來福槍對準自己的頭部,開槍自盡⋯⋯ 「...
司法人權
秋禾
3 月 27,2018
18歲的成人式!日本法定成人年齡將下修
日本在2015年6月修訂【公職選舉法】,將20歲以上國民才享有的選舉權降低至18歲,並在2016年6月開始實施。此後,日本朝野繼續議論成人年齡的法制問題,今年3月,日本政府內閣會議正式通過推動民法及相關法律的修正案,將日本民法的20歲成年規定,下修至18歲。如果日本國會順利通過,這個法案將是明治9年(1876年)以來的歷史性重大變革。 日本降低成人年齡的最大理由,...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