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多年前曾寫過幾本關於搖滾,以及女人在唱歌的書。現為整天煩惱下一頓要煮什麼的宅婦一枚,偶爾煮字療飢,在鍵盤與檔案間攀爬維生。
遠方傳來砲火聲響。建築物正在倒塌,有生靈正在塗炭,春天遲遲不來,一切都是因為戰爭,今年的冬天特別漫長,也特別寒酷。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事件,註定要在人類歷史上留下又一抹陰影;經歷了無數次戰爭,人類卻始終無法擺脫貪婪、野心、瘋狂、權力等慾望,當權者一聲令下,無數生命與夢想便在戰場上折損、犧牲。
歌曲,在民族情感的傳承、在社會運動發生、甚至是戰爭的當下,都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歌以明志,其中蘊載的種種情感、意義、理念,都足以訴說一段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人類愚行之集大成──戰爭,所激發的反戰歌曲,其中蘊含的省思、悲傷,早已在通俗音樂歷史中佔有重要的一席脈絡,因此,讓我們聽聽女孩們唱的反戰歌曲吧。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齊豫 花兒不見了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這首眾人耳熟能詳的歌曲,其實本來是源自烏克蘭的一首哥薩克民謠"Koloda-Duda",,其創作受到俄國作家蕭洛霍夫小說〈靜靜的頓河〉啟發,書中描述20世紀初,俄國內戰爆發,頓河邊的一個哥薩克村莊,村中的年輕人正要出發到白軍營地去,為了其實與他們無關的内戰奉獻自己。哥薩克人的妻子唱著搖籃曲哄孩子入睡,歌詞寫著:蘆葦不見了、被姑娘們摘走了、姑娘嫁給哥薩克青年,但是男子們又都上了戰場、不在身旁……。
1956年,美國具有教父地位、提攜Bob Dylan不遺餘力的民謠歌手彼德‧席格(Pete Seeger)將這首歌的歌詞進行改寫,當時許多人剛剛走出二次大戰的傷痛,卻又面臨韓戰爆發,眼看著美國青年又像哥薩克青年一樣即將遠赴戰場。他把「蘆葦」改成「花兒」,如同哥薩克搖籃曲一樣,花兒被姑娘們摘走了,姑娘們嫁人了,她們的丈夫打仗去了。這些年輕人戰死了,他們的墳墓很快被人遺忘。下一代的姑娘們又來摘花,並沒有意識到花兒下面是墳墓,這些姑娘們又嫁人,她們的丈夫又去打仗。因此,作者問道:「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明白這個道理?」在溫和優美的旋律中,反覆吟唱著戰爭周而復始的荒謬,藉此傳遞著反戰的訊息,但這個世界的狂人們,究竟何時才能省思到這一點呢?
Pete Seeger-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彼得.席格的原始版本。
Peter, Paul and Mary -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1962年,當時大受歡迎的彼得、保羅與瑪麗三重唱,也在越戰爆發的隔年翻唱了這首歌,傳遞反越戰的心聲。
●”500miles”
松隆子:《500マイル》日文版現場版
“500 miles”「離家500里」的原作者,一般認為是擅長班鳩琴的民謠女歌手海蒂.衛絲特(Hedy West,1938-2005),她在1964年新港音樂節現場演唱了這首歌曲,優美動聽、通俗易懂的旋律,加上濃厚的思鄉情懷,使這首歌成為被翻唱最多次的經典民謠曲目之一,尤其是重唱團體,包括著名的三重唱組合彼得、保羅與瑪麗和四重唱組合The brothers four的演繹,都使這首歌曲在1960年代大大走紅,後來的無數翻唱更不用說,有日本搖滾歌神之稱的忌野清志郎,也曾將此曲改編成日文版,女星松隆子和忌野清志郎本人都演唱過。2013年,小賈斯汀Justin Timberlake 聯手Carey Mulligan和Stark Sands主演的電影《Inside Llewyn Davis》(醉鄉民謠),也以此曲做為主題曲。
500 miles - Hedy West live at Newport 1964
海蒂.衛絲特1964年於新港音樂節現場所演唱,鄉村氣息濃厚的原始版本。
鄉村樂天王強尼.凱許(Johnny Cash)的長女羅珊妮.凱許(Rosanne Cash)的現場演出,亦是極為經典的鄉村風味版本。
500 miles - Peter, Paul and Mary [Original Audio]
彼得、保羅與瑪麗更顯清新、民謠風格的版本。
這首歌的歌詞內容,乍看以離家500里的落寞做為對遊子內心的寫照,但實際上在反戰氣氛濃厚的1960年代初期當時,仍不禁會讓人聯想到歌中說的是年輕士兵受到國家徵召、不得不離鄉背井,搭上鳴著汽笛的火車離鄉遠去、面對茫然未來,不知是否能平安歸來的種種悲傷與不捨;輕緩的節奏與寫意的歌詞,描繪的是戰爭之悖離人性的悲哀,每個音符,卻都讓離鄉遠去的遊子潸然淚下。
●"Donna Donna"
Joan Baez ~ Donna, Donna
要提反戰歌曲,不可忘記的必是1960年代最具反戰意識、引領民謠運動與青年運動風潮的才女歌手瓊.拜雅(Joan Baez);擁有淵源家學、從小便關心人權與社會的她,1960年便以首張個人專輯大為走紅,對鮑伯.迪倫也有著深刻的影響。
這首"Donna Donna",原完成於1941年,是猶太作曲家Aaron Zeitlin所創作的歌曲,其中敘述著出生就知道自己註定終將難逃被宰殺命運的小牛,望著天上自由飛翔的燕子,充滿無奈又淒涼的心情,歌詞中隱含著對身在自由的人往往不懂得珍惜自由的可貴的深沉感嘆,也普遍被認爲反映了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極爲低微的社會地位。後來1942年納粹德國開始執行猶太人大屠殺,更顯出這首歌的預言寓意,此後,歌詞中的「牛」也被聯想到大屠殺的受害者,使得這首優美的歌曲,成載了更多反戰爭、反威權的深刻思緒。
瓊.拜雅以一貫的優美高亢嗓音,帶著淡淡哀傷、輕柔優雅地唱著無奈的命運,使這首歌大大走紅,更讓人體會到失去自由的哀傷,以及自由的難能可貴。
●Joni Mitchell – “The Fiddle and the Drum”(1969)
Joni Mitchell - The Fiddle and the Drum
1960年代另一位名聞遐邇的才女創作歌手,來自加拿大的瓊妮.蜜雪兒(Joni Mitchell),擅長以詩意方式闡述理念,1969年經典專輯《Clouds》中的“The Fiddle and the Drum”,也是一首標準的反戰歌曲,歌曲哀傷而深沈,歌詞以一個看似局外人的身分發言,卻直言美國正在「與我們所有人作戰」,並且已經「把小提琴換成了鼓」,把所有人送上戰場,直指美國傾向於向其他國家發展戰爭態度,並樹立敵人,讓尋找和平變成一個如尋找星星般、渺遠艱苦的任務。
2004年,搖滾樂團A Perfect Circle為了抗議伊拉克戰爭而翻唱這首歌曲,重新喚起人們對這首歌曲的記憶;2007年,瓊妮.蜜雪兒也和Alberta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共同將此曲改編成一部芭蕾舞劇,並拍攝成影片。
●”Zombie”
The Cranberries - Zombie (Official Music Video)
1990年代初期,愛爾蘭與英國因為北愛爾蘭獨立的問題,進入動盪不安的狀態,恐怖事件頻傳;1993年3月20日,愛爾蘭共和軍將放置在沃靈頓市中心垃圾桶裡的兩枚炸彈引爆,造成12歲的提姆‧帕瑞(Tim Parry)和3歲的喬納森‧鮑爾(Jonathan Ball)兩名孩童喪生,另有數十人受傷。
1993年,愛爾蘭樂團「小紅莓」(The Cranberries)剛以首張專輯《Everybody Else Is Doing It So Why Can’t We?》擄獲了全球聽眾的心,輕盈、嬉皮、浪漫而甜美,讓大多數樂迷認為這隻樂團的樂風便是如此;豈料隔年九月發行的第二張專輯《No Need To Argue》發行前,小紅莓溫馴甜美的形象丕變,單曲 ”Zombie” 顯得陰鬱、不安而憤怒,以油漬搖滾低迷的情緒唱出對戰爭的厭惡與對抗,正是為了抨擊北愛爾蘭衝突導致的種種暴力事件。
導致兩名男童死亡的攻擊事件,使英國和愛爾蘭民眾都極為震驚,事件發生當下小紅莓正在英國巡迴演出,主唱Dolores O'Riordan還坐在倫敦的巡演巴士上。她對此感到痛心欲絕,因此不同於其他歌曲大多是與團員共同寫成,她自行完成了這首 ”Zombie”的創作,在自家房間用木吉他記下莊嚴肅穆的曲調,接著和團員合奏時,注入濃厚的搖滾風情,以及更多的抗議情緒。
這首歌和樂團先前做的音樂完全不同,儘管之前她們已經用甜美民謠站穩腳步,這首關於北愛爾蘭爆炸事件、充滿煽動力和憤怒的單曲,卻將樂團推向另一個新的高峰;張力十足的音樂錄影帶由Samuel Bayer執導,他親自前往北愛爾蘭街頭,拍攝許多士兵和兒童的紀錄片段,並也深刻地感受到戰火下緊張的情勢、以及生命隨時可能受威脅的恐懼感。
2018年1月15日,Dolores O'Riordan猝逝於一家旅館中,她的過世令人傷嘆,而如今聽著”Zombie”,更讓人感嘆:到底人類何時才能避開戰爭?
●"What’s Going On?" MARVYN GAYE . CYNDI LAUPER
Marvin Gaye - What's Going On
1971年5月21日,摩城(Motown)唱片靈魂樂巨擘馬文.蓋伊(Marvin Gaye)發行了他的第11張錄音室專輯《What’s Going On?》,一反之前的情歌王子路線,以概念性呈現整張專輯的內容,並首度親自擔綱專輯製作人,以越戰老兵返國後的視角作為核心,其中作品與當時的社會時事環環相扣,內容涉及越戰、藥物濫用、貧困和生態問題等,對仇恨、苦難與不公義,都進行了深切的探討與內省。這張專輯被後世譽為靈魂樂經典之作,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專輯之一。其中同名單曲”What’s Going On?”也成為音樂史上重要的反戰歌曲之一
這首歌起源1969 年 5 月 15 日,發生在柏克萊人民公園的血腥衝突「Bloody Thursday」恰好被 Four Tops 合唱團的成員 Benson 撞見,當時的鎮暴警察,對只是舉反戰牌表達立場、沒有造成任何損害的民眾施以暴力,使得 Benson 震驚無比,不禁感嘆:「What's Going On?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後來,摩城的作曲人 Al Cleveland 根據他與 Benson 的對話寫下一首歌,但 Four Tops 的其餘團員卻認為摩城以發行流行音樂為主,不想唱抗議歌曲、導致被電台、電視台禁播,惹一堆麻煩上身。此時的馬文.蓋伊,正巧有兄弟從越南戰場上回來,親眼見證了戰爭的殘酷以及士兵如何失去人性,因此這首歌對他特別有感觸,幾經琢磨,決定親自演唱,並加入新的旋律與歌詞、融入自己的風格,成就了我們今天聽到的”What’s Going On?”。
Cyndi Lauper - What's Going On
在1987年代流行樂黃金時期,與瑪丹娜可以分庭抗禮的流行天后辛蒂.羅波(Cyndi Lauper),素以關懷人權、勇於參與社會運動聞名,她最著名的1986年個人專輯《True Colors》中,便演唱了 ”What’s Going On?”。
在歌舞昇平、全球經濟起飛的1980年代,西線無戰事,對她來說,翻唱這樣一首歌曲,莫非是提醒著過著安逸、和平生活的人,不要忘記這個社會仍有眾多的不公不義,正如這首歌曲問世50後的今天,權力機器如警方以不當手段驅離和平抗議的民眾等流血事件,是否仍持續發生?如今網路無遠弗屆、媒體的傳播速度更快了、新聞自由度表面上也比以往高出許多,但這個世界真的變得更文明了嗎?辛蒂.羅波在1987年這樣問著,可嘆的是,到了2022年,我們仍繼續問著:”What’s Going On?”
●"From a Distance"
Bette Midler - From A Distance (Official Music Video)
這首"From a Distance" (意指:從遠方觀來)
紅遍大街小巷、廣為人知,是在1990年第一次波灣戰爭爆發之際,透過百老匯金嗓貝蒂米勒(Bette Midler)的演唱,登上流行榜亞軍、成人抒情榜冠軍,更奪下了隔年葛萊美獎的「年度歌曲」大獎;但實際上,這首歌曲的原唱,是美國民謠鄉村歌后南茜.葛瑞菲斯(Nanci Griffith),她在1987年便以民謠風格唱過此歌。
這首充滿宗教情懷的歌曲,內容就是從上帝的角度來看,認為從遠方觀來,人類本來就應該和平共處,就像是不同的樂器,應該彼此合奏出美妙的樂曲,而不應該充滿仇恨、甚至以戰爭、或用武器相互報復。優美的詞曲、淺顯明白的意境,對眾多野心勃勃的當權者來說,卻是那麼的難懂。
Nanci Griffith - From A Distance
在忽雨忽晴的冬春交替,戰火不會因為料峭寒意而放緩腳步;一旦戰爭發動,接續的就是無盡的苦難、毀損、許多人生命中再也無法縫合的深切傷痕、永遠殘留在歷史上的血腥記憶。
那麼多人歌唱過對戰爭的反對了,但是,如同歌詞唱著的,他們何時才會知道呢?
Joan Baez -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