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台灣史》:移墾社會的庶民文學

友善列印版本

台灣的文學除有上層文人所作的詩詞歌賦外,尙有傳唱於民間的歌謠,內容包含傳說故事、歌謠、諺語。

口傳歷史故事以「淸末台灣四大奇案」枉死鬼魂報冤最為膾炙人口。《林投姐》的故事是發生在道光、咸豐年間台南鹽水到嘉義布袋一帶的民間故事,故事主軸均是架構在女主角被騙財騙色後上吊於林投樹林,死後冤魂不散而得其名。《陳守娘顯聖》是道光年間台灣縣經廳口(今日台南市北門路一帶)鄉民林壽之妻陳守良的婆婆與小姑所逼賣身,守娘拒絕而慘死又顯靈報冤的故事,今日台南孔廟節孝祠中仍有守娘的牌位。

《呂祖廟燒金》或稱《仙公廟燒金》,為台灣民間故事,也是俗諺「摜籃假燒金」的典故,源自於府城,相傳呂祖廟的僧人不守淸規,誘使良家婦女發生曖昧行為,常藉言上香之由暗通情款,最後為婦女丈夫所發現被捉姦在床,當場將兩人殺死在廟後廂房的故事。《周成過台灣》是講述周成在台北艋舺經營茶葉致富後,忘卻泉州安溪老家的親人,致使陷入生活困境,無米可炊,周成元配月裏,只好託人來台尋訪,得知的答案卻是「周成致富,迎娶美妓,不願返閩」,周成父親一怒而死,母親自縊。月裏於是帶著孩子與公婆的神主牌渡台尋夫,不料周成與所迎娶美妓郭阿麵共同下毒,殺害月裏。之後,周成被月裏冤魂附身,發瘋,取菜刀亂刀凌遲了郭阿麵致死的故事。

民間故事如《白賊七》最為代表。故事主角叫七仔或阿七,由於主角性喜說謊,故街坊鄰居在他的名字前冠予「白賊」的綽號,並稱他為白賊七。故事是以一系列騙局故事所組成,自1910 年之後的出版品統計,至少有20 種以上的故事內容,在故事中白賊七以說謊講騙人而出名,常以白賊七不得善終作為結局,藉以勸人為善。

淸治時期台灣民間歌謠的傳唱,有抒發移民者心聲之功,深刻反映移墾社會底層百姓的心聲,也深深展現台灣民間庶民的智慧與價値觀。台灣歌謠取材範圍極為廣泛,但多從日常生活周遭出發,有描寫當時動亂的敍事歌謠者,如〈戴萬生反淸歌〉、〈新刊朱一貴歌〉等;有描寫分類械鬥者,如「頂庄下庄起相台(台刀),台到亂紛紛,山雞水鴨不成群,公親老大搓未圓,台到二十九瞑,大子細子要分錢,是好是歹古厝邊,大家過好年。」

描寫淸法越南戰爭者,如「台灣嶺頂做煙燉,滬尾港口騰破船,番子相台我不驚,著台番頭來賞銀。」有閩客族群間的恩怨者,如「送蚊蟲,送蚊蟲,送去客人庄(指客家人),咬客人。」其他如內容通俗、題材廣泛,多為勸人為善。如〈勸世理化人生必讀書〉;也有反面諷刺如〈僥倖開食了〉。其他如男女相戀互褒如〈農場〉、〈茶園〉;趣味者如〈靑瞑擺腳〉等。

客籍人士亦是台灣拓墾重要成員,因械鬥之故,多聚居近山地區,故其歌謠亦稱「山歌」。北部客家地區歌謠有山歌、採茶歌、相褒歌,有「九腔十八調」之稱;南部客家地區則有〈美濃山歌〉、〈下雨調〉、〈賣茶調〉、〈搖籃歌〉,和美濃老調〈宋郎〉、〈美濃採茶〉、〈半山謠〉、〈正月牌〉、〈大埔調〉、〈十八蓮嬌〉等。

淸治前期漢移民侵墾原住民社地,加上官方任用的漢籍通事與社商對原住民的勒索剝削、無所不用其極,柯培元《熟番歌》寫出原住民深陷生活絕境與無奈,其詞為:「人道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強者謂之熟者欺,無乃人心失太古。熟番歸化勤躬耕,山地一甲唐人爭。唐人爭去餓且死,翻悔不如從前生。竊聞城中有父母,走向城中崩厥首,啁啾鳥語無人通,言不分明畫以手。訴未終,官若聾,竊視堂上有怒容,堂上怒,呼杖具,杖罷垂頭聽官諭:嗟爾番,汝何言?爾與唐人我子孫,讓耕讓畔胡弗遵。吁嗟乎!生番殺人漢人誘,熟番翻被唐人醜,為民父母慮其後!」

劉銘傳成立墾局教撫原住民時,頒發五教和五禁,20 以閩南語音撰《勸番歌》,札發知縣,要抄給各社頭人、通事,認眞教導,使所有原住民朝夕歌唱,其詞曰:「勸番切莫去抬(造字:台刀)郎,抬郎不能當衣糧;抬得郎來無好處,是禍是福要思量。百姓抬你兄和弟,問你心傷不心傷;一旦大兵來剿洗,合社男女皆驚慌。東逃西走無處躲,戶屋燒了一片光;官兵大砲與洋槍,番仔如何能抵擋。不拏兇手來抵命心不便,學習種茶與耕田;剃髮穿衣做百姓,有衣有食有銀錢。凡有抬郎兇番仔,那個到老保得全;你來聽我七字唱,從此民番無仇怨。」可見劉銘傳之目的旨在馴化、教化原住民,革除「嗜殺」的之俗,使其服膺漢人的禮教與習慣。

諺語主要流傳於民間社會,為方便吟唱言說,常與押韻的方式呈現,使諺語深具文學之美,深藴庶民不帶說教又極具內涵的哲理,又可窺見歷史變遷的軌跡,甚至可串起漢人拓墾台灣的動人史詩。

漢人渡海來台,吿別故鄉親人有「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黑水溝的艱辛與風險有「勸君莫過台灣,台灣恰似鬼門關」、「澎湖若有路,台灣做帝都」;到了台灣,擧目無親有「紅柿上樹頭,羅漢腳目屎流」,各籍人民為保平安而同族聚居,腔調與外地迥然不同有「鹿港人,講話不相同」、「社頭蕭一半,鹿港施一半」;來台開墾為提高收成有「開埤造圳,人人有份」,平原拓墾殆盡,往山區拓墾便面臨原住民的威脅有「唐山出虎,台灣出番」,前山開墾飽和,往後山挺進的艱辛拓墾有「過了三貂嶺,不敢回頭想某子」;移民除需面對自然、原住民的挑戰,尙有台灣吏治之壞有「作官若淸廉,吃飯要澆鹽」,漢人來台拓墾如此艱辛,只求「蕃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

台灣漢人移墾社會,三年小反五年大亂有械鬥的「過了濁水溪,過不了虎尾溪」、「西皮倚官,福祿逃入山」、「陳林李,結生死」,民變則有朱一貴的「鴨母王走入溝子尾,死路一條」、林爽文的「一日破三關,二日攻府城」。台灣移墾社會的勇武無文有「台灣蟳無膏」之說,但有客家人的「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的堅持;社會流動有「第一代油鹽醬醋,第二代長衫拖土,第三代當田賣租,第四代賣烘爐賣茶壺,第五代賣某仔賣公婆」,休閒娛樂有「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祭拜神明繁複與虔誠有「三月十五大道公風,三月二十三媽祖婆雨」、「五月十三人看人」、「崗山佛祖,鯤鯓王爺」、「田頭田尾土地公」;經濟發展有蔗糖的有「廍若動,阮的吃穿不輸好額人」,有製樟腦的「百樣艱難百樣人,但為製栳最艱辛」,台灣人的競奢有「未看見藝旦,免講大稻埕」,造就了台灣「一府二鹿三艋舺,頂港有名聲,下港眞出名」。

開港通商,基督宗教再度傳入有「入教,死無人哭」、「巴禮講道,家己攏對」、彰化「南門有媽祖,西門有蘭醫師」;涉外糾紛頻傳,有淸法戰爭的「西仔來打咱台灣,台灣合齊來打番」,最後在「馬關條約」台灣割日,留下了「去年五月十三迎城隍,今年五月十三穿軍裝,可惡撫台走去死,害阮百姓反抗擧白旗」。可見諺語既平實又生動,展現庶民內心想法與日常行事活潑生動的一面。

書名:典藏台灣史(四)漢人社會的形成
作者:溫振華、戴寶村
出版時間:2018年6月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公司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