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想想】馬來西亞起伏的國防發展

友善列印版本

馬來西亞在建軍上的起伏見證了「買車容易養車難」的俗諺,只是以更複雜的方式呈現。

在馬來西亞於1963年獨立前後,該國最大的安全威脅為內部的共產黨叛亂,所以軍事建設以戡亂作戰為設想,實際的軍力主要為步兵、輕裝甲車與小口徑的榴彈砲。空軍與海軍則是以支援戡亂作戰的運輸功能為主。馬來西亞建軍的真正轉捩點是1988年共產黨叛亂的正式結束,使得馬國軍方徹底轉為正規戰為中心的建軍方向。基於馬國橫跨南海與瀕臨麻六甲海峽的地理環境,海空軍成為發展重點。陸軍雖然重要性較低,其大量參與聯合國維和任務也有一定程度的需求。

拜1990年代初、中期景氣之賜,吉隆坡在三軍上皆有重大計劃,例如主力戰車、潛艦、巡防艦與第四代戰機等。不過其財力仍屬有限,所以原本預計採購一中隊的F/A-18D戰機縮減為半,而將剩餘的經費用於採購米格29。其實米格機也沒那麼便宜,只是當時甫歷經蘇聯解體而經濟動盪的俄羅斯需求訂單殷切,而接受馬國以棕櫚油支付部分貨款。吉隆坡從英國也購入兩艘FS-2000巡防艦、18架霍克(Hawk)-208攻擊機與FH-70榴彈砲,從韓國引進KV-200系列裝甲車,以及伊拉克向義大利訂購卻因第一次波灣戰爭未能成交的阿薩德護衛艦(corvette),不過其他的計畫受到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而延後。

在數年的復原後,2000年代的馬來西亞將原本的計畫付諸實現,兩艘來自法國與西班牙的天蠍(Scorpene)型潛艦、48輛波蘭製的PT-91M主力戰車與額外的工兵與回收車輛、18架俄製蘇愷-30戰機、36組巴西製的ASTROS-2多管火箭、六艘德製Meko-A100巡防艦等,還有較不受矚目的裝甲車、肩射防空飛彈、反戰車飛彈、通用與反潛直昇機等項目,不僅使得吉隆坡在帳目上的軍力大增,也使得許多軍火公司都會參加馬國的展覽,尤其是蘭卡威海事航空展。

不過在2010年之前,馬來西亞已經出現一些徵兆顯示該國軍方的困境。首先,在欠缺飛行員的狀況下,米格-29戰機的飛行員被抽調去接受蘇愷-30,使得部分前者戰機退出戰備。那六艘Meko-200巡防艦則只有預留裝置反艦飛彈的艦體設計,而無相關飛彈採購,使得巡防艦僅有海巡的功能。而該國唯一的兩棲船艦,1995年從美國入手的新港(Newport)級戰車登陸艦(Landing Ship Tank, LST;台灣亦有引進兩艘),竟然在2009年於霹靂州(Perak State)的紅土坎(Lumut)海軍基地內「發爐」而燒毀報廢。

在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後,馬國在軍購上轉為謹慎,而之後國內經濟不振更導致過去五年國防預算的縮減,如今的疫情至少會讓明年的預算繼續減少。於是,除了跟土耳其合作在當地生產的AV-8裝甲車以及與在地建造的六艘法國Gowind-2500「濱海戰鬥艦(Littoral Combat Ship)」外,許多計畫都尚未付諸實行,例如懸缺已經十年的兩棲船艦。

儘管財務困難,海軍仍提出重大的「15-5」計畫。15是指馬國海軍現有15種船艦,過於多元導致後勤的困難,故企圖簡化為五種。此計畫立意良善,但是預計取代現有義大利Lerci掃雷艇(亦為慶富案的船艦藍本)的後繼者居然中國設計的沿岸任務艦(Littoral Mission Ship)。姑且不論中國在掃雷船艦的發展上尚未出類拔萃,該沿岸任務艦並非以掃雷為目的設計,恐怕會大幅降低掃雷等相關任務的能力。所幸馬國海軍內應該也有明眼人,試圖延續現有船艦的服役,但是徹底的解決方案尚未出現。15-5方案也安排退役飛彈快艇與阿薩德衛艦,這時程使得配備於這些船艦的飛彈在過期後皆無後續採購或延壽,武裝大幅降低。而計畫主幹的濱海戰鬥艦則面臨交艦延遲的問題。

馬國其他後勤的挑戰也是層出不窮。米格-29雖然一度重返服役,卻被認定「老舊」而在取代與升級之間徘徊,結果到了2017年11月全數停飛時,升級或新機都未完成。儘管F/A-18D已經升級,而蘇愷-30則由俄國承包商處理維修,兩型戰機在妥善率上都不太理想。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該國已經使用半世紀的S-61通用直昇機,在掙扎於升級與取代之間,也在去年停飛,其空缺以租賃的直昇機暫時填補。

馬來西亞在軍事能力上的起落說明軍購僅是國防的一部份,若是無相關的人才與制度,戰力往往與規劃與有可觀的落差,且可能無以為繼。若是在足夠的資源持續投資下,人才與制度的確會逐漸完備,只是近年財源的限制讓馬國的發展更為不易。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