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駐韓獨立記者。自成大政治系畢業後,移居首爾並長期採訪韓半島時事,現經營「韓半島新聞平台」(K-NEWS ONLINE),供應南北韓相關報導與評論給各合作媒體。
崔順實「親信干政」案,讓執政進入第4年的朴槿惠總統,連串特權弊端被揭發,在憤怒民心驅使下,最終被彈劾下台。然後在5月9日提前舉行的19屆大選中,進步派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以壓倒票數,擊敗保守派的洪準杓及中間立場的安哲秀,成為南韓新任總統。
「這是偉大國民的偉大勝利,我想要向一起競爭的候選人,傳達安慰之意。為了嶄新大韓民國的未來,我也與他們攜手一同前進。明天起,我將成為全民總統,我會成為連不支持我的人,也一起給予服侍的統合總統。」選舉當晚,開票經過3個多小時,幾乎確定當選時,文在寅在光化門廣場,對支持者說道。
當選總統的文在寅表示,「統合」(整合)與「改革」是新政府上任後首ˊ要課題。一來是保守派執政9年,南韓社會內部兩極化與對立日漸加深,親信干政案對政府體系在內的民主憲政體制,造成破壞,新政府得出面主動修補。打出清算「積弊勢力」的文在寅,選後放低身段,就是希望先化解內部矛盾。
文在寅這次以1342.3萬的選票、41.1%的比率,順利當選;保守派自由韓國黨的洪準杓,以785萬票、24%的比率,排名第2;打出中間路線號召的國民的黨安哲秀,則以細微差距,名列在後。
這次選舉並非「兩強」對決,而是文在寅之後的其他4位主要候選人,陷入混戰,打出中間路線的安哲秀、與左派小黨正義黨的沈相奵,也吸引不少進步派選民的青睞,所以最終文並未過半。
選前,文陣營幕僚與智囊在選前對筆者表示,這次得票率要過半非常困難,選得最好的情況,是獲得大概45%的選票,一般認為得票率大概落在40%前半。這樣的預測,與選前民調和開票結果,幾乎吻合。
事實上,筆者在選前先前走訪5位候選人造勢場合,發現情況與民調有所差異。封關前的支持率,文在寅仍然維持獨走,安哲秀的支持率,從一度跟文在寅平起平坐,到後來差距拉大,甚至落後給洪準杓。
但集會現場,文在寅和安哲秀的人氣幾乎不相上下,反而是洪準杓的場子,規模和熱度都小的多,大多以60歲以上的老年人出來參與。
對比選舉結果看來,洪準杓從4月初民調只有個位數、和第2名的安哲秀相差6倍,到後來超越安,這代表有不少極右鐵票、或原本因為看到安哲秀對薩德的態度,從反對改為支持而決定聲援安的保守支持者,最後決定出來投票,並把選舉章蓋給了洪準杓。
安哲秀的落敗,說明了主打第三勢力的中間路線,在單純地企圖攏絡保守與進步派選票,而無法清楚向選民交代自己過往加入過進步陣營、後來又轉向支持佈署薩德等問題,讓人心生疑慮。但目前無任何政黨在南韓國會過半,文在寅的共同民主黨,之後還是很可能與國民的黨繼續合作,以促成法案通過。
雖然這次選舉,文在寅的任期仍為5年,但因為趕在朴槿惠被彈劾後而舉行,具有「補選」性質,這次新總統當選,不像以往還要等待兩個月交接,而是在隔天立刻走馬上任。
當選第一天,文在寅先是參拜顯忠院(忠烈祠),隨後造訪自由韓國黨、國民的黨、正確的黨及正義黨等在野黨,釋放出團結合作經營國政的訊息;在和國會議長丁世均見面後,他前往青瓦台,正式對外發布國務總理與青瓦台幕僚等人選,也揭示新的青瓦台組織架構,力圖與朴政府有所區隔。
文在寅更先後與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話。美國是首位賀電文的外國元首,而主張對北有好、重啟與中對話的文在寅,事實上在選前最後關頭,花費很多心思在強調鞏固韓美同盟。
文陣營認為川普近來頻頻對北韓問題表態,雖然強硬的立場或許與自身有所差異,但不失為作為對話與讓南北韓僵局的契機。但首先,要如何面對薩德問題,同時在美中之間取得平衡與物色解法,就是最大考驗。
另外,原先各界認為,進步派的文在寅,對日本的態度,可能會比保守派政府更為強硬,但新任命的國務總理─全羅南道知事李洛淵,曾任《東亞日報》駐日特派員,日媒將其形容為「知日派」,或許可嗅到文在寅日後想致力平衡與經營多邊關係的氣息。
「文大統領」上任,看似氣象一新,但內政與外交的考驗在後頭:對內要如何整合與化解政黨歧見,在自家政黨未過半的國會中,獲得施展空間、對外要怎麼同時取得美中信任,還有而薩德問題,在國內達成「共識」和與他國談判的過程,會不會都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衝突,文和南韓選民的蜜月期,在沒有交接過程的情況下,可能會相當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