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嘉義市人。走在四年級與五年級之間;法律系畢業,立即改念歷史。先後任職於出版社、雜誌社、報社。為人作嫁、自己筆耕皆已逾二十年,或可以藏經閣裡的掃地僧自況吧!熱愛棒球、歡喜讀史、以文學為娛、好哲學宗教淺探、社會學踏勘。最不愛政治,政治若談的多皆因「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著有《島嶼浮光》、《學術台灣人》、《這不是太陽花學運──三一八運動全記錄》(後兩本與人合著)。個人部落格為「山農木屋」,網址:blog.roodo.com/chita
一掃前一日的細雨霏霏,3月22日(美西時間)於爆滿的道奇球場,美國以其勢如破竹的攻勢,最後在天時、地利、人和兼備的條件下以8:0完封波多黎各隊,首度拿下WBC(世界棒球經典賽)冠軍盃。繞了一大圈,美國終於證明他們才是世界棒球的王者,是萬佛朝宗的依歸。該如何看待WBC呢?
冠軍賽前夕來自底特律老虎隊的美國隊第一棒金斯勒(Ian Kinsler),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我希望小朋友們在看這次WBC的時候,好好觀察我們怎麼打球,並欣賞我們怎麼對抗波多黎各與多明尼加。他們崛起的方式跟我們不同,他們詮釋棒球的方式也不一樣,我們對棒球展現熱情,他們跟我們用的方式不一樣。」這話語有人解讀為拉美球風不如美國,實則金斯勒要強調的重點是差異,而非鄙夷對手。至於今日之域中竟是亞美利加天下,那絕非順理成章之事。
回首過往的三屆WBC,2006首屆的特色,我曾在〈決戰異世界的狂想曲──關於世界棒球經典賽〉一文強調:一個是以美國大聯盟為主軸,環繞著加勒比海、拉美、加拿大諸國所組串的複繁多變生態圈,也就是宰制/依賴無限衍異的「決戰異世界」天地;另一個則是東亞的日韓世仇,因為榮辱恩怨與體現當下國力,再現「川中島合戰」的演義傳奇。大聯盟是吸血鬼一族,拉美則是狼人族群,最後日本武士與紅色閃電的對決,頗有武士與變種人交鋒的興味。
第一屆的日韓交鋒,已有武田信玄VS.上杉謙信的風味,到了第二屆WBC,從預賽、複賽到最後決戰,日韓五度交手,過程簡直就像日本戰國時代的「川中島合戰」,於是我寫就了〈今昔川中島之戰〉一文闡述這種東亞本色。而一、二屆的日本隊,鈴木一朗絕對是引領日本獨步天下的風雲兒,不僅於球技,他的鬥志完完全全就是日本武士的夙昔典範,於今更是燭光高照。
到了第三屆WBC,日本被阻於四強,冠軍賽是「波多野決一」(波多黎各與多明尼加野球的決一勝負)。典型的拉美球風大對決,最終是多明尼加3:0力克波多黎各。日本的挫敗意味著大聯盟的晶片已然扎入WBC記憶體,畢竟多明尼加也好,波多黎各也罷,都是大聯盟的衍生物,幾乎純以日職為核心的東洋武士,祇能徒呼負負。
比完了三屆賽事,由於2015年新創了「世界12強棒球賽」,以及大聯盟球團對參與WBC始終意興闌珊,因而WBC是否續辦就有了繪聲繪影的傳聞。這又回到一個根本問題:創辦WBC的初衷是什麼?
鑒於國際奧會於2005年決議,2012年倫敦奧運將取消棒壘球項目(理由係奧會想瘦身,而推動棒壘球運動的國家太少),致使東亞、拉美地區的主要棒球大國對國際棒運何去何從憂心不已;另一方面,進軍大聯盟的外國球員日多,為了因應棒球國際化的需要,於是大聯盟和國際棒總遂邀集相關國家會商,遂有WBC的創建。但大聯盟自始就沒意願(也是力猶未逮)將WBC辦成棒球版的世界盃,祇因時間排定與大聯盟怕大權旁落之故,於此劉昌德〈美國再度偉大:經典賽的全球化是怎麼練成的?〉一文提到,「經典賽一開始就是全球化的縮影,MLB介意的是棒球能否成為熱銷商品,但不介意看球的球迷是否以『擊敗美國隊』為目標;介意的是能不能招募更多的年輕優秀球員,但不介意他們是否為美國人,或者經典賽冠軍是否為美國隊。」簡言之,WBC有種請君入甕的狡獪。
當然,即使大聯盟不在意勝負誰屬,即使美國一般民眾未隨WBC節奏起舞;但作為舉世的棒球盟主,若始終無法在冠軍賽與人爭霸,難免在面子上掛不住,是否續辦的傳聞必然不停;且如美國隊年輕好手亞瑞納多(Nolan Arenado)所言:「沒有什麼比披上美國隊戰袍更重要的事,就算美國人不重視WBC,但美國隊每個成員都非常看重。」
其實大聯盟雖然標榜「民族浮生」(national pastime),實則它非常的國族,祇是它已內蘊於日常,不會如東亞、拉美球迷祭出各種國族圖騰、舉國動員,致使不少人會忽略它本蘊的國族本色。至於本屆推出王牌教頭李蘭(Jim Leyland),傾全力徵召明星球員並有效管理之,終致首次榮奪WBC冠軍盃,若將其聯結到川普上台所標舉的「讓美國(資本)再度偉大」,對此我是有些保留。
首先,大聯盟放寬血緣認定,致使以色列這個棒球沙漠,得以有效徵召大小聯盟裡的美籍猶太人出征,更一路擊敗韓國、台灣、荷蘭、古巴,但如斯亮眼的成績有可能激勵以色列植根本土的棒球根苗嗎?難!同樣地,祇因血液裡有華人血統,巴拿馬籍的陳用彩(Bruce Chen)代表他未曾踏上的「祖國」中國出賽,是否可以喚起中國的棒球夢?答案應該仍是否定的。所以大聯盟想以資本、血統擴大市場,看來還在實驗初階,離圓滿成功還有一段路程。
須知,世界盃足球賽之所以能全球狂熱,除了各國俱是球星匯集外,歐式、拉美球風較勁從來都是賣點,近二十餘年來,非洲、亞洲球風儘管非主流,也讓人見識到足球與國民性的連結,這是籃球永難企及的標的。和足球同屬難以控制勝負的球類運動,棒球世界在原大聯盟外,尚有自成一格的古巴旋風,以及日韓的東亞球風,這在首屆WBC最是鮮明映現。
結果,如今的古巴已是三而竭的落難武士,而純以本國職棒體系應戰的日韓,韓國已有捉襟見肘的遺憾,東洋武士也遇到了瓶頸。凡棒球迷都不願見古巴再度納入大聯盟羽翼,然後自身淪為二、三流等級;真正的棒球熱愛者,也絕不樂見萬佛朝宗的依歸。
當然,大聯盟主事者若打從一開始,就祇想在可把握的疆域內推動WBC,因而不願放棄全面的主導權,然後逐步建構核心/邊陲的棒球世界體系,那多元就難以川流其間,野性勢將全面馴服,《駭客任務》的劇情將如實浮現。我不否認本屆每場賽事都極好看,但試行錯誤的第一屆賽事,才是眾人魂牽夢繫的記憶。至於始終在伊甸園外的福爾摩沙子民,又該如何面對帝國/資本?還是先忍辱札根才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