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革命後的韓國

友善列印版本

12月9日韓國國會通過對於總統朴槿惠的彈劾案,正式確立後朴時代來臨。現在朴槿惠被迫暫停職權,送交憲法法院審理,由總理黃教安擔任總統權力代行,隔日首爾街頭再度聚集群眾慶賀彈劾通過,數場大型集會推倒朴政府,因此又被稱為燭光革命。雖然國會以壓倒性多數表決回應民意,不過最終決定朴槿惠去留的還是在於大法官,故外界仍舊屏息以待在未來180天內所產生的憲法判決。

假設憲法法庭裁決朴槿惠應該解職,那麼在60天內將舉行總統補選,比較可能參選者包括共同民主黨的文在寅、國民之黨的安哲秀,以及即將卸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潘基文等。最新民調顯示,潘基文與文在寅最為看好、互有勝負,雖然潘基文仍未表態,但韓國人民顯然很希望有一個世界級的領導人帶領她們走出僵局。這就牽涉到對總統制的反思,新總統可能要面臨修憲,乃至於進入第七共和的大工程。

根據蓋洛普於今年7月的民調顯示,有將近七成的民眾認為修憲有其必要性;有四成多的民眾偏向半總統制,如果還是維持總統制,則有六成以上的民眾支持改為連選連任,取代現在的單一任期不得連任。因此早於10月,朴槿惠便以檢討總統任期,試圖另闢戰場,轉移國家對其醜聞的注意。但醜聞越演越烈,朴槿惠逐漸失去執政正當性,更遑論領導國家新方向。不過,韓國國民的注意力目前仍集中於朴後政局,可能要在選出新政府後,修憲的議題才會再度被重視。

此外,新政府在外交上得迅速適應川普政府的亞洲政策,而朝核問題勢必成為重心之一。就潘基文來說,他已經花了很多心力處理這項議題,雖不見得會與川普政府事事同步,但至少與華府外交圈有一定的默契;文在寅則因為較偏向綏靖朝鮮的陽光政策,屢屢受到攻擊,不久前更捲入聯合國大會關於朝鮮人權決議表決的棄權案,此雖為2007年的舊事,卻對他未來的選舉有不小的影響。無論何者當選,薩德(THAAD)系統的佈署是穩定韓美關係第一要務,這是青瓦台新主人非常重要的表態。

另一方面,新政府必須與中國進行折衝。由於薩德,首爾和北京幾乎交惡,中國更以限韓令、徹查樂天稅務等反制,甚至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也節節敗退。未來的新政府恐怕需思考如何減輕對中國的依賴,從進出口貿易來看,中國仍是韓國最大順差國,但近三年來逐漸下降,這是因為對中出口減少,暗示著中國逐漸成為強勁對手。朴政府上任後,提出所謂的歐亞倡議,決心擴張韓國對其他國家的經貿往來,像是中亞、伊朗等地。儘管前幾名的貿易夥伴不會馬上有所更動,然而朴槿惠留下的政治遺產仍有價值,對於壯大韓國企業海外版圖確有其效益。

最後,燭光革命成為朴政府的致命一擊,但會否在總統選舉衍生出民粹主義的黑天鵝事件值得觀察。目前,韓國政壇充滿保守主義,幾位總統級的潛在參選人都是老面孔,缺乏大開大闔的幹才。特別是當青年失業率已達10%、65歲以上老人的吉尼係數達到0.42,這便提供了民粹主義滋生的土壤。由於朴槿惠未能解決韓國的貧富差距與代際不流動的問題,甚至疑似縱容親信向財閥索賄,而導致其政府垮台。足以顯示未來新總統得與財閥繼續鬥法,才能回應韓國社會對於節制裙帶資本主義的訴求。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