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搖人心,日本時代記憶的否定和潛抑何時了

友善列印版本

對生活在台灣的人來說,關於日本人和中國人的記憶爭議,仍將是個議題,如何在意識立場和社會政治決定外,來看可能涉及的心理課題呢?我以日本作家小熊英二最近出版,《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引起的相關聯想談談前述命題。

以口述歷史為軸,《活著回來的男人》處理戰爭記憶時,以社會科學觀點進行分析,同時回應了社會結構變化。作者小熊英二是慶應義塾大學總合政策學部教授,關注小人物主角生命史,對應當代日本社會、經濟、政策、法制等面向,呈現當時日常生活裡學歷過程、選擇職業,相關產業結構,和階級流動的課題等。

這本以日本民間百姓的戰爭記憶專書,這時出現在台灣出版市場,當然不會只是湊巧,如果只是湊巧,那就在深度心理學的工作裡,提出假設和想像,推衍其中的心理意含。

以外顯的台灣歷史記憶脈絡來看,不論是出現在出版市場或公開宣說,日本治領時代的記憶是被忽略的,以「不曾發生過」的方式呈現。近來隨著太陽花運動和反黑箱課綱微調學運後,所流露再述說和日本有關的台灣史,這些記憶變得有機會,不再以「不」的方式存在。

太陽花運動和反課綱微調學運,都有「反黑箱」的主題,成為運動時主要的述求和聚集眾人之力的功能。回頭來看「反黑箱」運動當時,是更政治意味做為催化力道,但這些力道得以成為力道,勢必是有些心理的基礎。是指向台灣人心走到目前,有打開自己心中記憶黑箱的意含?只是個疑問句,因為實情需要再觀察,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將會如何對待各種和戰爭相關的各層面記憶。

何以目前的記憶市場上,會出現一些互斥的現象呢?我是指日本時代的相關記憶,和國民政府大量遷移來台灣的人,和他們後代的受苦記憶呢?

我先說明佛洛伊德的論述做為基礎。例如,某個案說出夢後,馬上說,夢中那女人不是我媽媽。這是什麼意思呢?這種以「不是」或「不」方式呈現的記憶,佛洛伊德以「否定(negation)」來形容這種現象。他假設潛意識裡,沒有「不」或「不是」的記憶,不論以有或沒有型式存在潛意識,都是有存在。

這種以否定方式呈現記憶,是指已漸浮現接近意識的記憶,但以「不」的方式呈現了,浮現在意識上,這並非意味著我們因為某些創傷,而「潛抑」(repression)的不自覺防衛機制就消失了。其實,以「不」或「不是什麼」方式呈現的記憶,意味著潛抑機制還在作用,創傷而受苦的經驗仍發揮作用,讓創傷下的真正記憶,仍難以完全浮現。

我認為對人類來說,是否真有記憶的完全浮現,仍是值得保留的說法,但佛洛伊德這些描述,至今仍符合我們在心理治療實務裡的現象,何以有些個案常先以「不是什麼」呈現記憶,後來雖然變成「是」了,但他們的問題和症狀,並沒有因有這些記憶,就馬上改善。當然還有很多角度解釋這現象,但前述記憶的否定和潛抑機制,是值思索的方向之一。

回頭來看,例如,《活著回來的男人》,以有什麼發生過的方式呈現,相對於台灣的日本時代受苦記憶的否定和潛抑存在,讓這本書在以「不」或「不是那樣」方式呈現,此刻以日本相關記憶,對照「不是」國民黨版的記憶,就意味著另種「不是什麼」的方式。好像是一種記憶的再現,但對照脈絡,有「不是什麼」的潛意識意義。

潛意識沒有「不」的記憶,這種以「不」的型式呈現出來,是有意識上知識的洞識(insight),但潛抑的防衛機制不必然放下了,使得人的記憶一直有這種困難。但是這種困難卻構成了人的真實,而且透過行動,變成我們眼前的現實。例如,這本書目前在台灣出版(一種行動)的意義。

不過,眼前的現實是分裂,記憶的分裂,也許表象之一是投射成政黨等,對於每個人自身經驗或被上一代傳承的失語,卻在行動和情感上傳達出來的真實,構成了對於外在現實上,大家難以對話和整合。這涉及更深沈的人自身經驗,或傳承這些受苦經驗後的消化處理。

也涉及何以會有相排斥的感受出現?當最近日本相關的記憶被呈現出來,例如,終戰或勝利七十年相關活動,和台灣被轟炸的論述,不再處於人民記憶的黑箱裡。但是何以有人會說,這些日本相關的記憶,讓國民政府帶來軍民的記憶被排斥呢?就外顯上,顯然不合事實,因為七十年來的記憶市場,都是國民政府帶來的軍民記憶為主。

但我們不能忽略和抹煞的是,何以當日本相關的記憶出現後,帶來另一方的危機感呢?如果我們說這些危機感,其實反映著當年至今,某些不能呈現的經驗,例如,不能說反共無望論。某些受苦經驗不能談論,不能想像的經驗,和當年台灣在地者,因為語言隔閡,加上一些屠殺事件的記憶,構成了另一種受苦(細節一定比這二分法更複雜)。

但仍以我們「不要成為怎麼樣」存在這塊土地上,雖然行動上有了「不要怎樣」,這土地上的人有了更多自由和民主,但是在這些「不」或「不是什麼」,或是「不要怎麼樣」的心理動力下,我們仍不可忘記,那些受苦和受創的潛在記憶至今仍然巨大,在不同場域出現,仍需要在出現時,被不斷地指陳出來,不是說了一次就算了,也不是以過去就過去了來對待。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