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化意味老師將被淘汰?

友善列印版本

教育科技化,首當其中的自然是學校與教師。不久前,比爾蓋茲曾聲稱​五年內最好的教育將來自於網路​,不少人以此臆測:這是否代表老師與學校將被大幅淘汰?而前日,同樣的論點在想想上被謝宇程先生的​教育需要愈來愈多專業人士,但他們不當「老師」​一文重燃。敝人相信這論點將是國內外教育界的重要議題。至此,希望能夠以一教育科技人的觀點來拋磚引玉。

敝人以為,答案是一個很紮實的​NO​。因為若教師被大幅淘汰,這代表我們的教育問題更大了。

師資短缺還很容易解決,但若結構性不須老師介入,這代表我們的教育走上了一條很恐怖的路。

比爾蓋茲以及許多其他評論者會導出這樣的,個人認為是因為他們接受了幾個錯誤的假設:

1.教育是內容學習

2.老師的目的是將內容傳授給學生

3.學校的目的是儲存教育性內容和實行內容教學

4.內容教學的目的是增強自我

而這些假設,在經過一點刪改,修正版也還算是合理:

1.讀教科書是內容學習

2.講課的目的是將內容傳授給學生

3.圖書館的目的是儲存教育性內容;講堂實行內容教學

4.內容教學的目的是增強技術

兩者究竟有甚麼差異呢?這些差異是:

1.教育與學習不是只有內容學習

2.老師的工作不是只有講課

3.學校不是只有圖書館而已

4.一個人不是只有技術而已

為什麼在分析教育時會接受上面提到的錯誤假設呢?

首先,因為很多人習慣用訓練的角度去看待教育,大家以為教育就純粹只是技能訓練。這種觀點完全疏忽了學習並不單單是一種能力,而是增強其他能力的能力,故不能與其他技能混為一談。

再來,教育是一種公共利益,而不是一種可以完全市場化的商品。​教育需要愈來愈多專業人士,但他們不當「老師」​一文將教育與餐飲作為類比,這種比較敝人認為並不恰當,因為餐飲業在決定節省成本的同時可以犧牲品質,教育卻完全不能這麼做,至少不能夠「決定」這麼做。

兩種產業的思維是非常不同的。

至於認為教師未來將會面臨大幅淘汰的觀點究竟忽略了甚麼,我們將在這邊來慢慢探討。

教育與學習不是只有內容學習

你若大過大學你應該知道很多學科在大學和在高中是截然不同的,如高中讀的歷史和大學的歷史辯思,或是高中數學與大學的離散,都有根本的不同。很多在高中自詡強者的學生到了大學以後卻因為體質不良而敗陣,這情況其實不難解釋。因為知識有很多種。

我們在基礎教育中學習的大多可分為兩種知識:背誦型知識(factual/declarative knowledge)以及程序化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前者是沒有甚麼高深道理的固定內容,後者則是有可固定規律之步驟化內容。知道雅加達在哪裡、從一數到十、知道紅色混藍色會變成甚麼顏色,都可算是背誦型知識;而如果分解因式、平衡化學公式則算是程序化知識。

這兩種知識的共通性就是有一定規律,只要多練習、多背誦便能夠出師。

到了大學以後,我們碰到的知識種類多了,但我們大致上可以大概分為兩種:邏輯性知識(logical knowledge)以及元認知知識(metacognitive knowledge)。邏輯性知識與程序化知識的不同在於邏輯性知識講求事理的活用,並且用事理的可連結性和可塑性來設計自己想要的結果。拿物理來講好了,國高中時講求的是用公式去計算某個數值,大不了導個公式出來,這些都是有一定程序可循;但到了大學,物理成了科學和高中一種具有設計邏輯的工具,學生必須要懂得如何活用物理去設計出自己可望見到的成果。至此,物理中各事務不再只是公式,而是一套靈活的邏輯系統。

邏輯性知識麻煩的地方就在於他只能被激發,不能直接學習。學習邏輯性知識不只是符號的加減乘除,而是要深入了解原理與事物之間之關聯性,這通常需要利用類比來解釋,​老師依學生的背景給予個人化的講解是書本和數位化系統至少在未來十年內都不太可能取代的​。

元認知知識,說穿了,在教育中就是學習自己如何學習,講白話一點就是學習規範自己的學習策略。元認知知識包括時間管理、求助管道、自我評量、有效提問等,​這些策略都是比技術性內容還要更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知識,因為成功的人通常不是因為懂的多,而是懂得如何有效學習和持之以恆​。元認知幾乎可納入社會性知識的範疇,意味著其必須靠互動和自身經驗去學習,而不是從書本上直接學習。老師和學校的角色在建立元認知知識是舉足輕重,這部分敝人以一個教育科技人的身分來看,都是數位化系統不可能取代的。

由此可見,如果因為學生的基本內容學習可以數位化就認定老師可以大幅裁減,那代表我們的教育方針出了很大的問題哪!

一個人不是只有技術而已

在台灣,大學教育不夠專業、和產業脫節,已經被罵到臭掉了。在國外,這種論調也沒差太多。在美歐,在主流大學外仍有一屹立不搖的教育傳統,那就是自由教育體系(Liberal arts education)。

甚麼是自由教育?如儒家制定六藝,古希臘人曾制定了自己對學生的學術標準。與儒家稍有不同的是,古希臘人要求的教育底限是學生必須要有足夠的見聞來成為能獨立、自由思考的公民,故稱自由教育。如今自由教育已經經過許多變革,但基本仍不離科學與藝術兩大塊,前者主導分析與認知,後者主導感受與創造。在美國,所謂的自由教育學院(或大學),一般來說都不會設專業科目,而是以物理、音樂、數學、藝術史等理文科來引領學生的思維,這與現代大學的專業訴求正好相反。由於著重於自由思考,美國自由教育學院除了要求學生思辨之外,學校行政體制自由度也相當高,有的學校不分系、有的學校不打成績、有的學校甚至只有一種文憑(沒有主修)。

王力宏就讀的Williams College就是美國數一數二的自由教育學院。此外,美國長春藤聯盟八家學校都是自由教育掛帥,而美國主流大學一般來講自由教育都辦得相當紮實,這跟許多大學評鑑和學生榮譽制度(Honors)的標準與要求有關。

專業技能與自由教育當然不是兩者擇一,而是需要兩者並進。畢竟專業技能讓我們能在現代產業中工作,但自由教育卻是促進我們思考、判斷、決策和與人合作的重要教學重點。

若今天我們的教育系統、學校以致老師可以大幅地被數位化系統取代,那代表我們的教育已經完全移除了自由教育的思辨和創造元素。

當我們的教育可以跟速食與連鎖餐飲做類比,那台灣的教育系統惡夢才正要開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