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法國】一種節目的可能

友善列印版本

近年來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就像是一堂堂的課一樣,讓許多民眾突然發現有所謂的土地正義、公民不服從、媒體壟斷等概念,但我們發現,更多民眾對這些象牙塔內的艱澀名詞一知半解,除了顯示出了台灣象牙塔內的菁英和一般普羅大眾間在各個議題上的知識落差外,在使用行話(jargon)的學術圈和普羅民眾之間應該有一個中間地帶讓更多民眾能夠更容易地參與社會議題的討論。

當然,這跟我們一般人沒有閱讀習慣造成思辨能力匱乏有很大的關係,台灣出版業的危機,說到底其實是閱讀人口不足導致書的銷量不足,書香社會這個口號我們聽了數十年,但是實際上我們社會並不重視閱讀,就算閱讀也是限於個人經驗,並沒有討論的園地,很難進一步形成一種社會的風氣以及共識,而這正是公民社會建立不可或缺的要素。我們來介紹一下法國的例子,有一種電視節目凝聚了民眾對於社會議題的共識,或者至少提供了理性討論的一個範例,真正提升了公民的素質,這也可以讓我們了解我們剛形成的公民社會跟法國的差距還有多大。 

法國是一個由菁英主導議題的社會,跟台灣「官大學問大,有錢是老大」,大老闆動輒對任何議題都可以發聲不同,在法國,富人是沒有聲音的,所謂的菁英常常是藝人、藝術家、作家等,法國社會的議題經常是由巴黎的知識份子小圈圈(intelligentsia parisienne) 所主導,這承襲了17世紀以來的沙龍傳統。影響至今,這些在台灣被認為是邊緣的職業在法國卻最受人尊敬,在各種媒體上他們都是常客,普羅大眾也追隨著這個圈圈的品味,例如每年九月開始的各個文學獎,總是銷量的保證,其中最重要的龔固爾獎(Prix Goncourt),得獎作品的銷量至少是40萬本起跳,也會引起此間各媒體的追逐和討論。

另外一個法國社會的傳統是政治諷刺(Satire),平面媒體的代表是一份即將在明年滿 100歲的鴨鳴報(Canard Enchaîné),這份報紙一個每逢周三出刊一次,發行量高達60萬份,和別的報紙相比鴨鳴報特別薄,因為整份報紙都在諷刺當週政治,其中並且充滿了政治諷刺漫畫(caricature)。

廣播方面,以模仿政治人物見長的Nicolas Canteloup每天早上在收聽率極高的歐洲一台(Europe1)十分鐘的模仿秀十年來一直是同時段廣播節目的前幾名;法國人也絕對不會沒看過已有將近20年歷史於Canal+台播出的皮偶新聞(Les Guignols de l’info) ...總而言之從早到晚在各種媒體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或聽到政治諷刺的節目,這是法國人笑看政治的方法。

回到我們所說的電視節目,我們要介紹的是筆者從2006年開播開始看到現在的一個節目:今晚夜未眠(On n’est pas couché),這是法國第二台(France 2)於禮拜六晚上11點至2點播出的脫口秀,主持人是以嘲諷政治為名的幽默藝人(humoriste) Laurent Rouqier。

三個小時的節目裡大概會有將近十位左右的來賓,如同現代沙龍一般,來賓是作家、演員、歌手、運動員,各種有話題性的人物,每位來賓都要輪流接受主持人的專訪,接受專訪的同時其他來賓也會一起跟著討論,這個節目最特別的是有兩位評論家,他們是固定的來賓,這一季的評論家是兩位知名記者,他們的功能是要評論所有來賓的作品或者被訪問政治人物的作為,這時就展現出巴黎菁英全才式的品味,常常有作家被嚴厲批評後跟兩位評論者翻臉,也有政治人物因為受不了評論的犀利當場走人,這是法國式的「沒禮貌」,跟台灣常常流於表面或者見面三分情的專訪,只問好的不問壞的,或者問題沒有追到底有很大的不同。

這個節目跟一般的政論節目不同,儘管從頭到尾都是在討論和專訪,但主持人幽默諷刺的串場,讓筆者往往強忍睡意把這個同時段收視冠軍(平均收視率約20%)的節目看完,看完後就像經歷了一場思辨之旅,同時了解了目前法國社會的脈動。 

事實上,其實類似的脫口秀在法國媒體上還不少,他們也有許多一板一眼的政論、書評、或者介紹藝術的節目,這一類的節目之所以能這麼受到歡迎,很重要的是節目的氣氛原因是在主持人機智幽默的諷刺笑話中讓普羅大眾也能參與嚴肅議題的討論,這跟給人「反智」印象的台灣節目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近年來台灣電視界對於中國崛起產生焦慮,認為中國節目的質感已經超過台灣許多,其實例如「中國好聲音」之類的節目只是中國電視台夾帶著資金優勢向西方國家購買原版的節目重製版權所得到的結果,這讓一向以用有限製作成本「參考」歐美日綜藝節目的台灣製作單位相形見拙,其實台灣觀眾長期以來看的才是山寨版的節目。

台灣的電視圈與其陷在製作費的迷思中自怨自哀還不如與時俱進,向法國看齊,把握台灣言論自由的環境,善用台灣公民社會正開始起步的需求,製作能兼顧娛樂和增進公民知識能力的節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