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台灣:二闖彼岸的糖果屋

友善列印版本

台灣過去近二十年的產業變化相信大家有目共睹,西進中國絕對是台灣產業發展最重要的一環。

在2013的今天,我們已目睹中國政府如何與企業聯手鯨吞台灣企業集團。近年來為了收回過去的土地優惠,強拆台商廠房已早已不是新聞。再加上中國對於資金外流的嚴密控管,台商可以說是深困糖果屋,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過去各種代工產業去而不回,台灣青壯人口對產業的憧憬通通得寄望於創業。有了前車之鑑,我們以為大家都看穿了糖果屋的暗局,而有所警惕。然而觀察過去幾年台灣新創公司的整體走向,幾乎都是將中國的「一億中產階級」當作長期發展目標,已西進的EZTALE便是一例。

為什麼台商在中國吃過大虧後,台灣青年仍執意再闖中國市場?

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與我們同文同種,他們願意給我們的租稅、土地、自由貿易等優惠,能給台灣公司日本人、韓國人、美國人得不到的商業競爭優勢。這種好康代誌,不吃白不吃,不是麼?

其實早期的台商也是這麼想。

究竟此日彼日有何不同?

一家新創公司要在國外市場成功,必須要在自然資源、人才、知識、資金或商業環境幾樣中有明顯的優勢。台灣與中國之間,又多了文化與政治的歸屬問題。

不妨讓我們從這幾點去探討。先從文化與政治歸屬開始討論,今天不論台灣人是否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從中國政府的角度看來,其實台灣人不算是中國人。試想,若台灣人算是中國人,為什麼服務貿易協定中台灣公司需以中資合作?難道台資不算中資嗎?除此外,台籍CEO亦不算中國CEO。從這些簡單的分界點來看,台灣對中國政府來說明顯是外資「國家」,而且是即將成為藩屬國的外資「國家」。

說到自然資源與人才,中國自然資源豐富,尤其其稀土更是國際仰賴的重要資源之一。論人才,中國四直轄市人口就超過八千萬,如今更已是國際重點都市。台灣與其相比,先天條件上就已經輸了。

比資金規模,別開玩笑了。務實點,小國要博大,必須用點權謀。商場上的權謀,莫過於掌握知識、定價權、金融規則等軟性競爭優勢。今天台灣人既然在先天資源上輸給中國的情況下還將中國當作預設市場,想必台灣產業軟實力相當雄厚。

說到這邊,問題來了。

台灣經濟發展、市場開放較中國早,在數十年前便有大批留學生遠赴歐美進修。筆者還在念大學時,美國高等學府台灣人很多,在學校幾乎碰不太到甚麼來自中國的留學生(移民不算)。讀研究所時,整個情況大逆轉,中國學生人數從一年幾十、到了上百。而台灣人們原本對於學校與工研院有些研究計畫而感到沾沾自喜,直到見到美國大學院校紛紛與中國機構進行大型研討會進行交流時,才發覺台灣的競爭優勢越來越小。

但那都是過去式了,今天又如何?

其實自從雙禧年前後,中國政府頒布各項對於電子產業的優惠政策(如五年免稅、五年減半)誘使台灣政府放棄"戒急用忍"政策。許多台灣人或許認為布鞋、腳踏車、電腦都可以到中國設廠了,多去個晶圓廠算甚麼,對不對?八吋晶圓廠外移,對台灣來講是有重要的社會意義,那就是台灣在經濟利益下,已經將棺材本都賭上了。怎麼說?晶圓越大,一次可以生產的電子零件就越多。台灣的電子業不單是將成品做出來,在積體電路(IC)這塊更是掌握了重要的製程專利。

讓利,是中國政府做點體面。過去十幾年對於台灣產業一大威脅,莫過於中國廠商無所不用其極的商業竊密。從台積電與中芯半導體之間的糾紛,到最近的宏達電內鬼案,台灣產業內涵被嚴重掏空,此時再言保護產業技術防止外移,來不及了。

然而,我們台灣人像是罵不聽的孩子,今天論及科技創業(網路與軟體),好死不死,我們又開始動中國的腦筋。

好,今日非彼日,要再闖中國搶市場,未嘗不可。但是,這次我們的競爭優勢準備好了嗎?

至此,我們很難不數落台灣人的天真。兩千年時,台灣還坐擁一些重點技術、電子產業還維持世界第一的產值規模,面對中國自然還有些優勢。

但今天的網路科技創業呢?

先前提到,中國留學生在過去十幾年內暴增,在美國已是留學第一大人口。為了招攬中國科高技人才,IBM、微軟、Google先後在中國成立研究中心。而現今科技創業最重要的,不外乎是完善的「雲端生態」,讓計算、儲存、分析、知識探勘等服務化,讓創業家可以以極低的成本去使用龐大的資訊服務,讓想法可以在一夕之間實現,並創造極大產值。

「雲端」的口號在台灣已經炒作多時,但一直停留在幫助電子產業清倉的重硬輕軟政策。雲端生態不但沒有激活,產業停滯反而逼走台灣創業市場,使台灣網路公司紛紛將網站外移至亞馬遜位於新加坡的雲端中心。

反觀中國?新浪、華為等中國企業利用OpenStack開放雲端架構在中國建立了足以與亞馬遜、微軟等抗衡的公有雲。淘寶網東家阿里巴巴也大手筆收購雲端儲存廠商,積極打入相關市場。至今,中國已經是OpenStack第二大使用國,僅次於美國。

從台灣的雲端產業以致整體發展看來,台灣今天不是快要被中國追上,而是已被中國超越,卻還不懂得上進。我們台灣人最大的錯誤就是一直用「大中華」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經濟,一直以為中國會不斷地吸收台灣的經濟壓力。當台商的優惠政策取消後,才看清楚,究竟誰才是「大中華」的老大。

立足小國,台灣該看齊的對象不是中國、不是美國、不是日本,而是丹麥、以色列、瑞典、荷蘭等小國。這些小國有個共通點,那就是重視研發、重視國際交流、重視多語教育,並在政治上與商業上和多個強權交流以保護自己不被一方併吞。論科技產業,紅極一時的ICQ、微軟的Kinect等都是出自以色列創業家;Spotify、Skype則分別出自瑞典與丹麥。以色列科技重鎮特拉維夫更被startup genome project評為世界第二適合創業的城市,擊敗了美國紐約、洛杉磯、西雅圖,僅次於矽谷。瑞典的Stockholm、芬蘭的Helsinki在創業環境評比也表現亮眼,大力威脅倫敦在歐洲的創業中心地位。這些小國與台灣不同,他們並沒有被自己的「語言舒適圈」給限制住,而是力拼足以挑戰世界經濟強權市場的知識與技術。因而能以小搏大。

事實擺在眼前。今天,台灣人在產業上對中國仍然有種自許為殖民者的優越感,依然沒認清事實。當大家在台灣從事網路創業,異想天開欲進軍中國市場,卻完全忘了:中國剽竊嚴重,但台灣的創業界也少有原創,兩方同樣是揣摩美國。當你捧著千萬台幣資本額至中國,才發現中國人早就有同樣的構想,只是人家有地緣優勢、有政府保護政策,還有上億資金。

而我們台灣人呢?

關鍵字: 科技創業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