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李中志
8 月 14,2014
何不給予王丹政治庇護?
王丹滯美無法回台就醫一事,最終還是要由美國這位民主老大哥為他解套,不在支微末節的法規上刁難,為王丹行個方便,迅速批准回美證。對無國籍的王丹而言,回美證等同進出美國以外國家的護照替代證件,滿足了馬政府堅持王丹「依規」入境的要求,皆大歡喜。 話說1989年中國血腥鎮壓學生,美國對當年滯美的中國留學生全面給予政治庇護,發出的綠卡被後來的中國人以「六四血卡」謔稱,忌妒之心多於批判。...
李柏昇
8 月 14,2014
匪諜就在你身邊?──從蔡博藝事件談起
淡江大學的學生會長選舉,意外的因為蔡博藝決定參選而激起一陣茶壺風暴,臉書上許多人開始討論:「中國人可不可以參選學生會長這回事」不乏有統戰陰謀論者、也不乏有從敵對國家的角度去論述應當限制中國人參政權等等。臉書堪比Mr. 73萬重出江湖選臺大研究生會長時熱鬧。但跟73萬重出江湖時最大的差別是,當時臉書上一面倒的在為73萬會長坐反宣傳,彷彿在看一場鬧劇(後來開出來的票數也證明他是一場鬧劇)。...
教育文化
東樵
8 月 15,2014
【政策想想】 十二年國教的省思與檢視
蔣偉寧上台,吳清基緊依身旁說:「十二年國教一定無縫接軌」時,我心想:「這事情要糟了!」果不然,終於搞出如此一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來,變成眾多家長、學生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唯一只有補教業者磨拳擦掌、雀躍欣喜,暗爽在心裡。 學習本該是一輩子相續不斷的事,有人與生俱來就有藝術才華,有人具備語言天份,有人慣於視覺學習,有人習於聽覺認知,有人擅長動手操作,也有人專長邏輯思維,...
電影戲劇
CHIU MEi
8 月 15,2014
羅賓威廉斯 ─ 傳奇殞落,一個愛笑愛哭的詩人
這個夏末,8月11日十二點二分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 以近乎撕裂、令人難過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美國痛失一代諧星,法國公視當晚播放他的經典影片:《早安越南Good Morning Vietnam》,新聞台點播了一首路易阿姆斯壯的歌送給他,夜裡重看《早安越南》時,頓覺感傷,私心想以文章紀念他。 羅賓令我想起台灣的喜劇傳奇─許不了。他們都是習慣把歡樂、笑話、...
電影戲劇
張硯拓
8 月 16,2014
為什麼只能看著照片掉眼淚?
凡是愛看歐美電影的讀者,一定都對納粹德國在二戰時期屠殺猶太人的歷史不陌生,從二十年前的《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到近期的《為愛朗讀》、《心鎖》等等,就連最流行的《X戰警》也巧妙融入了這個隱題。之所以一拍再拍,除了眾所皆知好萊塢的權力核心有不少猶太人之外,還因為這個題材不論怎麼拍:泣血震天哭斷腸的,或節制怯懦後創傷的,都難掩背後強大的令人心驚的感染力。那些荒謬的殘酷,平庸的邪惡,...
文化研究
史努比
8 月 16,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那些每天出現在電視上的沙賓娜
電視台本身的新聞,經常比電視新聞更加引人注目,或許也因為如此,「電視台新聞」足以成為一條採訪路線,指派記者負責;無論是人事、節目規劃到營收,都是話題。 近年來,美女主播當道,有關主播的新聞也列入採訪內容。很可惜的是,正如同「記者」已逐漸成為一項貶抑詞,主播競相偶像化、名人化、綜藝化的結果,也幾乎讓主播快要成為相同的負面名詞。 最近的兩則新聞可以印證。第一,...
洛書
8 月 17,2014
從蔡博藝到林濁水:切實分析與戰略之必要
蔡博藝選淡江學生會長的爭議,罕見地讓我臉書上的「運動圈」分裂了。也因此,蔡博藝被某些朋友戲稱為「社運照妖鏡」,揭開某些極端台派偽裝進步的面紗(當然,對這些台派來說是照出其他群體的天真與虛偽)。 我的確覺得蔡博藝是照妖鏡,但是這面鏡子主要並不是照出彼此互相誤解以及過去掩蓋在共同敵人下的的矛盾,而是照出近年來對中國的談法過於快速、扁平,以至於我們在面對中國時眼界與戰略的貧乏。...
全球脈動
陳陽升
8 月 17,2014
歐洲人權法院裁判粉碎了婚姻平權嗎?
「台灣守護家庭官方網站」日前刊出一則翻自外電的報導,以「歐洲人權法院:同性婚姻不是人權」的聳動標語為題,並在內文中指出:「判決結果對歐洲的同性戀權利帶來毀滅性的影響,粉碎同性『婚姻』成為事實的希望」……」 然而這則報導的正確性啟人疑竇,於是我找出並讀了這則讓「守護家庭網站」異常振奮的判決:CASE OF HÄMÄLÄINEN v. FINLAND,發現並不如「守護家庭網站」...
賴天恆
8 月 18,2014
所謂的「仇富心態」
富爸爸為小孩帶來各種優勢,而我們不禁思考自己對這類消息的反感到底是否只是基於所謂的「仇富心態」:自己沒本事,就只好羨慕加上嫉妒,見不得別人好。 我認為這是個過於簡化甚至錯誤的解釋。近期幾則訊息值得思考:王品董事長戴勝益先生的兒子反應當兵太累,於是王董前往部隊協調助兒子脫離苦海;同樣是王董與兒子之間,王董只給兒子六千萬創業要他自負盈虧;連戰先生的兒子,...
司法人權
撲馬
8 月 18,2014
【撲馬想想】 人渣V.S.台八子
高等法院認為,馮光遠罵盛治仁「人渣」構成公然侮辱的「人格否定」,拘役20天。 我國目前有侮辱和誹謗兩種不同的犯罪。如果今天某公務員根本沒收錢,我卻說他收錢,這會造成具體事件中名譽的損害,因此藉由虛構事實來破壞他人具體的名譽,就是誹謗罪目前存在的目的。 但是侮辱就不一樣了。侮辱跟事實無關。例如馮光遠罵盛治仁是人渣,法院不用去調查「盛治仁到底是不是人渣」這個事實。...
‹
…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