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藍弋丰
2 月 05,2014
【能源思考題】(九):為什麼賺不到錢?
最近,全球產業界有一件大消息,Google又出手購併公司了,這次花了32億美元,買下一間叫NEST的公司。 這次購併的規模有多大? 這是Google進行過第2大宗的購併案,僅次於買下摩托羅拉的手機部門。 這也是一門相當「凱」的購併案,因為NEST目前的年營收預計為1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Google以它32年份的營收加以收購。 從這兩點,可以知道它在Google心中的重要性...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集思會館
2 月 05,2014
【時事想想】「王張會」不能說的秘密:為實踐「馬習會」的交心之旅
台灣人民必須澈底醒悟了,曾經說自己燒成灰都是台灣人、民意支持度剩下不到十趴的馬英九總統,為了一圓「馬習會」之夢,正不顧一切地將台灣推入「一個中國框架」,其執行者正是準備赴中國訪問的陸委會主委王郁琦。 馬英九在去年底接受「亞洲周刊」專訪時表達有意願參加明年北京APEC峰會,並與中國領導人進行「馬習會」。然而,要圓「馬席會」之夢,尚缺兩個關鍵元素:一是必須回應北京「一個中國框架」的主張...
新一
2 月 06,2014
【打狗吹水】小心「中國性」:除了課綱亂調小組十人之外
課綱中國化爭議的背後,是再次將台灣人民訓練成為「中國人」的洗腦文化工程。網路上也把這主導課綱中國化的10人小組,當成滯台中國認同者的代表。雖然,隨著選舉為表現的民主化與本土化,以中國為本位主宰的史觀、歷史書寫、文化想像的霸權位置受到挑戰,並緩慢地往符合現狀台灣本位的方向進行微調,此乃國家正常化過程的一環。同時,國民黨政權刻意在制度資源基礎上維持的族群不平等,也逐步廢止取消。...
Ko Tsì-jîn
2 月 07,2014
【我看台語片】台聲喧嘩,我族榮光
對於農曆除夕上映不到一週、全台票房即已破億的《大稻埕》,可以從北村豐晴(2013年首選台片、向1960年代老台語片致敬的《阿嬤的夢中情人》導演)在臉書上的評語「賀歲片黃金比例」說起:「要歡樂,要本土味,有點純愛,非常勵志,十分感動」,最重要的是「要有豬哥亮」! 2010年以來,包括正熱映的《大稻埕》,台片已連續5年壓倒國內外大片坐上農曆新年檔票房冠軍寶座,豬哥亮參與其中3部演出(...
政黨政治
集思會館
2 月 07,2014
【時事想想】金刀出鞘,馬英九的下一步:從「王張會」到「馬習會」
馬英九總統必須回答台灣人民以下問題: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中國台灣」是不是在他心目中台灣的定位?「一中各表」是不是騙騙台灣人民而已? 馬英九的馬年大願,就是躍馬中原,赴北京參加APEC領袖會議,並和習近平進行「馬習會」,以尋求他想像中的歷史定位,讓剩下不到10趴的民意支持度能自谷底翻身,以免2014年「七合一」選舉及2016總統大選一旦失利,落到被黨內同志清算的命運。為促成「馬習會...
佐瑪
2 月 08,2014
柯神的誕生
身為一個魯蛇青年,對於選舉前的藍綠新聞,橫看豎看都有個差不多的樣子-K黨與D黨的互相拉扯、爭執。每次選舉,選民就像走進百貨公司的消費者,在花言巧語之中,意亂情迷的翻掏荷包,回家後才發現買了個中看不中用的東西。可惜選舉並沒有鑑賞期,多數時候人們只能在茶餘飯後幹譙一番,然後讓時間淡化一切。 但這一年來在浩瀚網路中,有意無意的注意到柯文哲醫師,從新聞、PTT、Ted,廣大鄉民間凝塑成新的神話-...
陳清泉
2 月 08,2014
【時事想想】左看烏克蘭困境 右想台灣未來
基輔獨立廣場上的人民蜂起,反政府示威風潮短期內沒有緩解的跡象。政治、經濟情勢與台灣若合符節的烏克蘭,因瀕臨內戰邊緣,引發歐盟與美國的關切。 烏克蘭的政治抗爭行動起於2013年11月,總統亞努科維奇片面中止與歐盟簽署攸關烏克蘭與歐盟經濟整合的「聯繫國協定」(Association Agreement),琵琶別抱轉向俄羅斯主導的「關稅同盟」,激怒無法忍受烏克蘭政經改革停滯狀態的人民,...
倪國榮
2 月 10,2014
【詩想想】總統府撞擊客詩、王教授自焚了自由、鮮花的自由
總統府撞擊客詩 它黑色幽默地 迤邐著 夢境地快速著 它撞上官僚來不及穿上褲子的 屁股 三十五噸耶 (辛亥路 羅斯福 凱道 景福門 快快快 達陣 ...
莊佳穎
2 月 11,2014
致「自由」── 1920年與2014年的台灣,和電影〈大稻埕〉
「自由」,是理解電影〈大稻埕〉的關鍵字。 做為一部票房極佳的賀歲片,很顯然,〈大稻埕〉不是要拍給歷史學者、文史工作者、 文青、鄉民來看的。也因此,這篇關於電影〈大稻埕〉的小文,不會是一篇糾正電影文本裡的歷史細節、或辯證影片中相關文學藝術作品應該如何被細緻處理、或檢討「穿越時空」邏輯是否夠說服人心的文本分析或史學研討論文(以上議題請讀者參照已經發表的電影〈大稻埕〉各精彩評論)。相對的,我想從...
教育文化
蕭瑟寡人
2 月 11,2014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上)
年輕人出國留學,過去幾十年在台灣魅力不減。而畢業後究竟要留在國外發展,還是歸台報效國家,是幾乎所有留學生都會碰到的問題。 由於問題依舊,很多文章如Mr.6的「為什麼我們要回亞細亞」,在留學生圈中流傳已經有五六年了。最近這篇文章又浮出檯面,讓敝人重新開始思考這問題。對於Mr.6,論年紀上算學長,而他這篇文章不無其道理。但是這篇文章似乎只探討了台灣留學生在外與別人格格不入的情況,...
‹
…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