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劍】 東海風雷──冷戰再起?外交休兵付的成本是主權(中)

友善列印版本

「防空識別區」ADIZ和島鍊戰略都是冷戰時代的產物,是1950年之後美國用來圍堵共產國家擴張佈署出來的。

在之前,一個國家可以合法地禁止外國飛機在領空—領土和領海上空飛行,但是干預領空以外的外國飛機的飛行並不被接受。

1950後美國為了因應對防空體系構成巨大威脅的噴射機+核彈的出現,擴大預警距離,增加反應時間,防堵蘇聯與中共偷襲,於是以自由國家領土為基線,往外畫設到共產國家領土基線約130公裡的地方成防空識別區。凡進入防空識別區的飛行器,都應提供識別資料與飛航計劃,以便辨識雷達上的飛行器有無敵意。

從1950到如今,公佈防空識別區的只有二十多個國家,其中絕大部份都是冷戰期間美國的盟國,如參加北約的加拿大、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冰島、土耳其、希臘和島鍊上的台灣、日本、菲律賓、韓國以及其他盟國如澳大利亞、泰國、巴拿馬。至於中國,一直到今年以前沒有這樣的設置。

「冷戰結束」初期,整個世界期待和平美麗的「新秩序」,防空識別區和島鍊圍堵兩樣一時淡出大家的視野。一直到911事件發生,ADIZ重新受到美國重視,但卻把監視目標從針對國際空域為改成針對國內航域。

中國成為巍然崛起大國後,海空軍穿越島鍊遨遊太平洋便成為志之所在,於是島鍊緊張漸升,2010年天安艦事件後,緊張更急速高漲,其中更以釣魚台中、日台的對峙最為險峻。

1969美國將日本防空識別區的管制權移交給了日本政府。日本先在1972擴大了一次防空識別區的範圍。在島鍊緊張上升後又在2005和2010年兩次擴大防空識別區的範圍,日本戰機還一再升空監控飛臨釣魚台的中國戰機,雙方緊張愈堆愈高。

中國在毛澤東時代,空軍戰力不靈光,被台灣壓得死死的,劃定ADIZ沒有意義,1970年代後聯美制蘇,太平洋西岸無戰事,況且採韜光養晦戰略,再接下來,1990年代開始,冷戰已經結束,這一連串的長期發展中,中國劃定ADIZ都成了沒必要的事。但是島鍊緊張升高後,中國對於日本ADIZ畫到距自己岸邊130公裡,日本戰機在東海中?以西近距離跟蹤監控自己的戰機非常憤怒,於是在二中全會後宣布ADIZ,進行所謂「報復性」的畫定,既涵蓋了釣魚台又逼近琉球領土130公裡。

本來「防空識別區」(ADIZ)、「飛航情報區」(FIR)、領空,是完全不同的三個概念。領空是主權的範圍。飛航情報區則是由世界民航組織所劃定的航空管制邊界,具有排他性管制權,但不涉及主權。而ADIZ是空中的國防線,雖然沒有主權意涵,又沒有國際法依據,只是畫定國的片面設置,但是ADIZ自上世紀50年代出現以來, 已經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默認和遵守,包括中國在進入上述20多個設立空中識別區的國家和地區時,都主動遵守了沿海國的相關規定,主動通報了國籍、飛行目的等信息, 履行了相關義務。

由於ADIZ的規範並沒有國際法的強制力,因此,相關國家如果不滿大可以置之不理就好,但是,這次中國公佈東海ADIZ卻引起了國際廣泛而強烈的反應。台,日,韓強烈抗議,最直接的理由是中國ADIZ把的國土主權爭議的島嶼畫進去了真是可忍執不可忍;美國則認為如今中國把不相干的東北亞東南亞互飛的飛機納入監控,做法不符合美國創設時,只針對打算進入美國領空的飛機的目的。

眾多的國際戰略學家對中國的擔心還不只如此,因為他們聽到了中國國防部在23日宣布東中國海為防空識別區域,還表示「中國將在完成相關準備工作後,適時設立其他防空識別區」,著名將官尹卓當天又在中國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上表示「像黃海、南海這些相關海域,今後都會劃設防空識別區」,顯示中國的作法並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針對日韓約恩怨或報復行為而已,而是一個總體性的全面性的對外行為,不只把環繞中國的黃、東、南海全納成中國的內海,而且要進一步向外擴張。

去年中日開始在東海競飆戰機後,東亞海域從北到南劍拔弩張,有人擔冷戰再起,但也有戰略專家都說「這不是冷戰」,「冷戰已經結束了,也不會再發生」,眾說紛紜。

其實今天東亞島鍊上的緊張還遠過於所謂冷戰時期。

無論冷戰、後冷戰,全是歐洲中心主義下的概念,用在東亞並不貼切。二次戰後,但當歐洲在冷戰對峙期間,東亞熱戰不斷,韓戰、越戰、中越之戰接連爆發。當歐洲冷戰進入後半期,在東亞,中日卻又神奇地進入了「蜜月期」,整個島鍊上根本平安得很,東亞根本說不上什麼冷戰。

等到1991年,蘇聯解體,華沙條約解散,歐洲冷戰時代結束,歐洲進行大裁軍;這時東亞的冷戰反而才短暫平靜後便在島鍊開始起動,歐洲原先進行的事備競賽現在由東亞各國接棒演出。而原先配合島全年圍堵的ADIZ功能更不只開始復活,而且從前由美日台這一方片面布署ADIZ演變到中國也跟進布署互別苖頭。

當然現在島鍊上上的緊張內涵與過去冷戰時期大不相同,如資本主義VS.社會主義的對立被世界主義VS.民族主義對立取代,政、經、軍在總體戰觀念下全面對峙被經濟全球化緩解⋯⋯等等;但是,內容上民主VS.威權的對立仍然存在,而在軍事上的對峙形態,冷戰初期佈署的ADIZ+島鍊對峙的動態反而現在才真正展開。

這是中國挑戰美國在西太平洋長期以來主導權的先兆,崛起而區域阻絕和反介入能力不斷增強的中國將從此訂立自己新的標準,試圖改變東亞的安全秩序嗎?有趣的是宣布設立防空識別區,卻是貨真價實的一甲子前就發明的老遊戲。 

馬總統外交休兵戰略的出台很奇怪,背後是基於兩個不同,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情勢判斷。一個是識為中美將發展愈來愈和諧的戰略伙伴關係,這看法在2008年之後是馬總統持續了好幾年;另外,是世界權力已在轉移過程中,美國將採棄台論。現在看來馬的兩個情勢判斷都不對勁,既然如此,外交休兵還要繼續嗎?

當中國一公開ADIZ時,馬政府說第一時間就和美方聯繫,雙方每天密切溝通;還表示對中國作法不以為然,國防部發言人對此表示遺憾;中國的ADIZ馬政府認為既和我國的ADIZ重疊,更和我國對釣魚台主權主張衝突,這些說法做法似乎是都和外交休兵作法有了不同;但是另一方面政府又乖乖地同意民航公司向中國提交走飛航計劃書,這又完全是外交休兵的一套有損主權立場的老作法,葉匡時說,防空識別區無涉領空與主權問題,中國大陸的飛機也一樣要把飛航計畫書交給台灣,這說法完全不通,因為中國固然把飛台灣的計畫書交給台灣,但是會把飛韓國日本的計畫書也交給台灣嗎?

學界有個說法引用最近《中國國防白皮書》等權威文件,確認了中國對外戰略綱要的持續有效性--即中國有可延伸至2020年都維持良好的外部安全環境,以便專注於內部發展「戰略機遇期」。但是這些文件也提醒戰略機遇期處於空前緊張之下,而美國亞太再平衡被認為是緊張的源頭之一。

緊張的源頭主要在美國亞太再平衡嗎?問題恐怕沒這麼簡單。要找中國當今造成國際緊張的往海上的擴張策略的源頭,恐怕到已故的劉華清的,近海,突破島,走向遠洋的海軍遠洋發展三步走的雄圖,和習近平中美兩國共同遨遊太平洋的偉大中國夢的壯志中去才真正找得到。而無論如何,要因應中國這樣的戰略雄心圖捲起的風濤,台灣以為內容單薄的外交休兵就足夠應付未免太偷懶,太一廂情願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