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楊長鎮
12 月 25,2013
【時事想想】大年初一 父親的歌聲
父親在世時,有一年,他不惜重貲裝了小耳朵,為了要收櫻花二號,聽吉永小百合,和他青春歲月中的老日本歌。也許是那些歌聲喚醒他年少的記憶。 那年大年初一天剛亮,我從父親的歌聲中醒起,緩緩悠長的日語歌從後院傳來。父親晨起總是在後院用冷水梳洗,寒流來也不例外,他就在晨光中對著遠山吟詠。那一輩受日本教育的男人平日是嚴父的形象,很少唱歌的。我問了那是甚麼歌?他說是祈禱和平。...
張智程
12 月 25,2013
【京都想想】日月無光?工人何以在公害事件中噤聲?——日本水俁病公害鬥爭中的工會
作為公害原因發生企業的勞動者,我們對於自己至今為止的沉默感到羞恥,因此今後我們將與市民們共同攜手向水俁病戰鬥 ...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陳廷豪
12 月 25,2013
反WTO的印尼之旅 〈六〉 DOWN DOWN WTO!--記韓農〈上〉
在這次抗議WTO的旅程中,韓農的行動可是一個亮點。 不只是各國來的團體中人數最多〈為此,主辦單位農民之路還特地準備二台專門的供韓農行動的遊覽車〉,還有各種的抗議道具,如大型的布條、戰鼓、衣服、口號、歌曲等一應俱全,可說是花非常多的心力和時間在準備,更感覺的出來具有豐富的抗爭經驗。 不過,我們要知道,人們之所以會用許多的精力來抗議,不是因為「吃飽撐著沒事幹」,...
新一
12 月 26,2013
【週四想想】打狗吹水:為什麼國民黨不倒之「地方政治服務業」
小時候常聽阿公語重心長地說:「國民黨沒倒,台灣不會好」。原以為阿公跟長輩們偏激了,隨著年齡增長,益發覺得此說跟頗具俗諺式的應世智慧,是長輩們現實生活中所結晶出的智慧箴語。換言之,如果用社會科學的關係邏輯來解讀,則「中國國民黨從台灣蒸發」是台灣社會變好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白話地講,國民黨滾出地球,台灣不一定會變好,但國民黨沒有從台灣蒸發,則台灣絕對不可能變好。長輩的話,...
歷史書寫
mlkj
12 月 27,2013
歷史想想:誰是代罪羔羊
先講一個歷史故事。 完顏崇厚,這個名字並不被大多數人所熟悉,史學家對他也沒有太多著墨;不過經濟學人雜誌在前幾天的聖誕特輯中,以一篇「代罪羔羊The fall guy」為名,寫了有關他的故事,這個故事概述如下。 從小出身優渥,為旗人貴族的完顏崇厚,是咸豐同治年間涉外重要大臣之一。可惜雖然出身貴族,家學淵源良好,父兄皆為進士、在朝為官;但完顏崇厚不是念書的料,舉人考了三次才中舉,...
Ko Tsì-jîn
12 月 27,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灣的誕生與重生
當我對現實的台灣社會感到苦悶且窒息時,每當我獨自遊晃梭巡於海岸線僅剩的沼澤荒野時,常常不由自主地循著古文獻回到諸神浮現的古台灣。 王家祥,《倒風內海》,1997 2003年初,台北故宮推出「福爾摩沙:17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特展,杜正勝院長於展出前接受專訪,談到台灣和中國的關係表示,「當台灣主體性很清楚的時候,其發展性很強;但如果成為某個大體的一部份時,它的活力就會消失...
林濁水
12 月 27,2013
【華山論劍】 凍結台獨黨綱?真是奇談怪論
26日民進黨舉行最後一場華山會議,討論的題目是《新世界觀下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會議中途主席柯建銘突然發送一份書面文件,主張民進黨應該宣告凍結《台獨黨綱》,事出突然,大家都非常意外。當主席的柯建銘強調他提這個建議,純粹是個人的想法,但是由於柯的身份特殊,柯的建議書又特別引用了蘇主席「沒有必要再回過頭去搞台獨」的一段話,因此,儘管我相信這件事恐怕就真的是柯總召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突兀行為,...
電影戲劇
廖志峰
12 月 28,2013
【想想看電影】瘋子?還是哲學家皇帝?《秘書長萬萬歲》觀後
政治是高明的騙術,說出這句雋語的是德國哲學家康德,不過,大部分的台灣人所知道的這句話,卻是出自曾捲起台灣政壇風雲的朱高正之口。當朱高正在國會廟堂之上,以強烈的肢體動作和政治話語撕開政治偽善的假面,康德這句名言成了最佳旁證。如果康德地下有知,他可能會修正這句話,因為政治在台灣充斥的是低級的黑心拷貝,一點也不高明。 與眾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政治是由所謂的騙術形塑,...
小英教育基金會社會力發展中心
12 月 29,2013
【2014起造:政治工作坊】 起造新政治!
如果政治已蒙上汙名, 讓我們用行動證明:政治,就是那項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工作。 在【起造:政治工作坊】,我們回顧政治變革史,也認識政治實務工作。 邀請有志社會改革的你,一同來研討政治,起造新政治! 當大埔張藥房遭怪手鏟除,我們憤怒,我們不捨同生活在島嶼上的人民被強權欺壓。當國家元首和立法院長在電視機裡相互指控,又緊緊擁抱,我們不解,不甘國家主人竟被當作看戲觀眾。...
李拓梓
12 月 29,2013
【週日想想】再辦一次「中國政策大辯論」
聽說人如果開始懷舊,一般都是老化的象徵。一年行將結束,要我回憶起對這年的想像,腦中卻浮現了1997、98年的樣貌。那是國民黨執政風燭殘年之際,社會力量雖然保守,但有過幾次讓政府震撼的公民抗議活動。民進黨在97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橫掃全國,次年冬天,為了邁向執政,主席許信良決定辦一場全黨辯論,檢驗他所提出極具爭議、和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戒急用忍」主張有明確差異的「大膽西進」論調。...
‹
…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