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環境經濟
陳貴昌
8 月 15,2012
製造業老兵的經濟建言
最近很多學者專家對於台灣人才被中國重金挖角憂心忡忡,當然,最根本的問題就在台灣近十年來薪資非但沒有成長,還倒退到十幾年前的水準;再加上最近物價上漲,生活更加困苦,每個人都為了爭取更好的物質生活,無不戮力以赴,在這當下,有機會領更高的薪水,誰會不動心?即使離鄉背井,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台灣企業的薪資會倒退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很多製造業外移,造成台灣工作機會大量流失,人力供過於求,...
全球脈動
台灣懸鉤子
8 月 15,2012
【時事想想】倫敦奧運為何成功?
三週前,沒有人相信倫敦奧運會是近二、三十年來,最成功、最快樂的奧運會。左派埋怨奧運精神已被商業資本主義玷污,右派則認為交通系統會超出負荷,觀光客會減少、零售業會不振,經濟前景更雪上加霜。 左派還說,這只不過是另一個粗鄙的民族主義秀場;右派則懷疑,公共經費又被浪費在一個沒有效益的龐大計畫之中。 然而三個星期後,即使最不愛運動、最挑剔的評論人,也都不得不同意,倫敦奧運是一次成功的盛事。...
中國問題
袁載俊
8 月 15,2012
謎團:他們如何成為國家領袖?
中國高層的人事變化,外界相當關注。但是,從學術的角度而言,研究中國的精英政治,尤其是中共高層的人事變動,基本上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原因之一,在於研究對象的發展變化並不遵循公開且穩定的規則。第二個原因是,所有相關信息在官方公佈之前都是高度封鎖的「國家機密」。 為什麼是這樣?通過觀察中國的整體政治結構並追溯政治權力的來源,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在中國的一黨體制中,...
文化研究
,
主權兩岸
周清月
8 月 17,2012
兩岸三地愛拜神
我生於台中,長於台北,目前住在加拿大的溫哥華。曾在北京,上海與香港居住,達十多年之久。我一直認為,在海峽兩岸三地的各種問題上,比較容易達到共識的,可能是有關拜神的習俗。 我不是什麼宗教專家,但是多年來對宗教一直非常感興趣,喜歡閱讀有關宗教的書,也喜歡去教堂,寺廟,或清真寺。對自己的這種「嗜好」,我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去年在臺北過年,陪好友去算命。那位鐵嘴看著我進門,自動(而且免費)地跟我說...
全球脈動
林育立
8 月 18,2012
下次不要再跟團了,好嗎?
老同事的寶貝女兒和兒子跟團到柏林觀光,對德國的社會和歷史很感興趣,說想跟我聊聊。三十歲的人生不知不覺走到盡頭,身為自由記者連飯碗都顧不好,能給小我整整十歲的年輕世代什麼啟發啊?禁不住細看年輕人迷惘眼神的衝動,我還是答應了。 坐在旅館大廳的沙發椅,一開始兩人都沈默不語,沒多久這對害羞的兄妹覺得我可以信任,開始分享對德國的第一印象,「草地上有這麼多年輕人躺著曬太陽,日子過得好像很悠閒,...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Yilansaga
8 月 18,2012
一種大河音樂節的想像
總長73公裡的蘭陽溪,這條宜蘭的母親之河,經歷過日本人的整治,在出海處匯集了冬山河、宜蘭河,三溪入海,形成河口沼澤地帶壯闊的大河景觀。 始終無法忘記,小時候來了好幾次的河口沙灘,隱藏著不同的人文景觀。曾經看過灘上隨處可見河豚的屍體,長大後才知道,這是漁民在近海作業時,一旦捕獲無用處的小河豚,通常會在小船或舢舨上將河豚打昏,丟入海中,隨著浪潮拍上岸來。...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李中志
8 月 20,2012
舊國旗下的新國族
中國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還算新聞嗎?哪一次不是刀刀見骨,欲置台灣於死地?這次倫敦奧管到民間商店掛的萬國旗,只能算中國小鼻子小眼睛, 在我國的外交潰敗史上,實在連擦破皮都不算,最多就是戳破馬總統的和解神話。但台灣的政壇是一灘鯊魚池,只要有一滴血,藍綠的鯊魚就激動興奮到不行。果不其然,兩三星期以來,藍綠各取所需,慫恿輿論,朝對方狂咬不已。 活在這鯊魚池裡,無感於庶民百姓的喜怒哀樂,...
教育文化
賀陳旦
8 月 20,2012
想想教育...
「小英基金會」要喚起的是社會全面的反思,有許多習而不察的議題要多想想,才能改變成規,走出新路。尤其基金會既然登記在「教育」名下,而教育又是社會進步的養分。要「思」出有名,要思而後行,恐怕該多想想教育。我不怕外行獻醜,先丟些想法請大家多討論。 教育問題太廣了!個人想從最近這一波人才荒的焦慮談起。首先,我不認為人才要和高學歷劃等號,更不必看到某些國際名校祭出優惠獎助學金‧就擔心台灣沒有明天了。...
教育文化
劉承賢
8 月 21,2012
普魯普魯姆遊記
年初,利用假期到一個名為「普魯普魯姆」(Vulu-vulum)的小國旅行(以下稱「普國」),普國除了一些過度開發及工業化所造成的污染及破壞之外,基本上仍是很怡人的。 撇下景緻,這篇遊記打算專注在普國最特別的地方,諸位知道嗎?!在不到四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普國設立了好幾個語言區,在各個語言區裡,路標及招牌等公共標誌都是雙語的,各別語言區裡的行政用語、以及公私立學校的主要教學用語,...
教育文化
,
中國問題
盧斯達
8 月 22,2012
我們的臉那麼年輕,心卻那麼蒼老
香港的學生在初中第三年,就要面臨分科。學生要選擇今後主文、主商、主理。那一年,我們總共要唸十多科,課程表排得密密麻麻,包括中文、英文、數學、中史、世界史、經濟、物理、化學、生物,還有音樂、視覺藝術、普通話(國語)、公民教育等等。要兼讀十數科,科目遍及文、理、商,壓力不可謂不沉重。 那一年,大家就開始提醒你,你得落場競爭了,之後還有會考、高考。現在學歷貶值,不算甚麼。但考不上大學,...
‹
…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
›